
关于某办公楼楼板裂缝调查分析报告 .doc
3页1关于某办公楼楼板裂缝调查分析报告 关键词: 楼板 裂缝 一、概况某办公楼工程总宽 24M,总长 95.7M, (9)、 (10)轴间有一道 100 宽的伸缩缝, (1)~(9)轴长 45.6M, (10)~(19)轴长 50M,于 2002 年 3 月 18~19 日浇捣二层楼板砼,于同年 4 月 4 日浇捣屋面砼,砼浇捣时室外平均气温在 30~33℃,屋面做刚性防水后做膨胀珍珠岩隔热层2003 年 1 月份在装修中发现楼板有裂缝,情况如下: ①均平行于(1)轴,即宽度方向,形状细、长、比较顺直; ②二层板及屋面板在(3)~(4)轴约跨中位置即约 3M 地方、二层板从(A)~(B)、屋面板从(A)~(E)轴整个宽度方向有一道裂缝,屋面板裂缝贯穿整块梁板; ③二层板(14)~(15)轴约跨中位置即约 3M 地方、从(A)~(1/C)轴有一条约12M 长的裂缝,裂缝在梁位断开;约同一竖直面、靠近(C)轴上,屋面板有一条约3M 的裂缝; ④二层板靠(1)X(A)轴角柱位置有一道近似以角柱为直角、直角边长约为2M 的直角斜边裂缝;二、裂缝原因分析 1、从裂缝的位置、形状可以排除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可能; 2、对该部位的板筋进行复核计算,板筋满足承载力要求;2 3、二层板靠(1)X(A)轴角柱位置裂缝为钢筋构造措施不足造成; 4、伸缩缝构造措施: 砼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砼框架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规定如下:室内或土中现浇式砼结构为 55M,当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时,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现伸缩缝的间距分别为 45.6M 及 50M,已接近规范的最大允许值,同时没有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 伸缩缝间距的过大、构造措施不足是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5、温度变形分析:以(1)~(9)轴为例砼浇捣时温度较高,入模温度约为 30℃,白天爆晒下温度可达 37℃,而冬天最低室外气温为 7℃,温差达 23~30℃ ①温度变形计算 △L=L(t2-t1)Xα 式中: △L----随温度变化面伸长或缩短的变形值(MM) L----结构长度(M) t2-t1----温度差(℃) α----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砼为 1.0X10-5 则△L=45.6X103X(30-7)X1.0X10-35 =10.5MM 变形的收缩率为:10.5÷45600=2.3X10-4 ②钢筋砼不考虑徐变影响的极限拉伸值(材料的最终相对拉伸变形允许值),可按经验公式计算: εpa=0.5ft(1+ρ/d)X10A-4 式中:εpa----钢筋砼的极限拉伸值 ft ----砼的抗拉设计强度(N/MM2),本工程为 C25 砼,抗拉设计强度为1.3N/MM2 ρ----截面配筋率 X100,本工程板厚 120MM,裂缝截面处配筋为Φ8@200(As=251MM2):ρ=251÷(120X1000)X100=0.21 d----钢筋直径(CM),本工程 d=0.8裂缝截面处的钢筋砼极限拉伸值为: εpa=0.82X10A-4 比较温度变形收缩率及钢筋砼的极限拉伸值,温度变形收缩是钢筋砼极限拉伸值的 2.8 倍,温度变形的过大及该截面处抗拉钢筋的过少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 该裂缝由砼收缩徐变、温度变形及构造措施不足引起,楼板承载力满足要求,4不影响使用,可在装饰抹灰中覆盖掉四、建议 1、对于长度超过 40M 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如设计中没留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应建议在中间设置,或砼中掺加 HE 膨胀剂,以补偿砼的收缩徐变; 2、对于角柱部位的三角裂缝,除按构造放置双层面筋外,同时面筋放置 5Φ10放射筋,以角柱为中心伸至板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