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pdf
7页2024 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3 分)江海大地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新南通的是()A直接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废水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2(3 分)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的石灰石,其主要成分 CaCO3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3(3 分)“实验室用 H2O2、MnO2制取 O2”涉及的实验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A装入 MnO2B制备 O2C干燥 O2D收集 O24(3 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为淀粉B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C制作门窗的铝合金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生锈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 1516 题南通作为沿海城市,对海水资源的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海水中可获得淡水、NaCl、KCl 等物质,电解饱和 NaCl 溶液得到 Cl2、H2和 NaOH,Cl2、H2进一步反应生成 HCl,HCl 溶于水制得盐酸5下列关于 Cl2+H22HCl 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氯化钾熔点高,可用作钾肥B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用作调味品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吸收酸性气体D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7(3 分)SO2与 O2反应制备 SO3是硫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C参加反应的 SO2和 O2的质量比为 2:1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O2SO38(3 分)“侯氏制碱法”大幅提高了 NaCl 的利用率NaHCO3、NaCl、NH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 NaCl 的溶解度B将 20的 NaCl 饱和溶液升高 5,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40时,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 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40时,将 15gNaCl 溶于 50g 水中,可获得 NaCl 饱和溶液9(3 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B比较 Al 片、Cu 片的硬度:将两片金属相互刻画,观察现象C探究 CO 和 Fe2O3反应的气态产物: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D判断某水样是否属于硬水:用玻璃棒蘸取该水样滴在 pH 试纸上,观察现象10(3 分)学习小组为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 X 的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1 观察产物 X 的颜色为红色步骤 2 向产物 X 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得到 9.6g 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步骤3 向步骤2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H2Y溶液,测得与CuCl2反应的Na2H2Y的质量为33.6g已知:Na2H2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36Cu2O 为红色固体Cu2O+2HClCu+CuCl2+H2OCuCl2+Na2H2YCuH2Y+2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 X 为 Cu 单质B步骤 2 所得蓝色溶液中仅含有 Cu2+、Cl两种离子C步骤 3 中参加反应的 CuCl2的质量为 27gD产物 X 中 Cu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0.9%二、解答题第二、解答题第 21 至至 25 题为化学试题,第题为化学试题,第 26 至至 37 题为物理试题答案请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题为物理试题答案请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11(8 分)合成氨是 20 世纪伟大的成就之一研究氨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具有重要意义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构成氨分子的微粒是氮原子和液态的氨转化为氨气的过程中,氨分子间的距离(填“变大”或“变小”)2)反应 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N 的质子数为 7,核外第一层有 2 个电子,则第二层有个电子由 Cl 转化为 Cl的过程中,Cl(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
中 H 的化合价为+1 价,则 N 的化合价为价3)NH3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应用广泛NH3燃烧生成 N2和 H2O,未来可用作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从产物的角度分析3相比于 CH4的优点是NH3可用于烟气脱硝,如 4NH3+6R5N2+6H2O,R 的化学式为12(6 分)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 MgCO3,含少量 FeO、Fe2O3、Al2O3)为原料制备 MgCO3实验过程如下:已知:在溶液中,pH5.0 时 AlCl3完全转化为 Al(OH)3沉淀,pH8.5 时 MgCl2开始生成 Mg(OH)2沉淀MgCl2在过量 Na2CO3溶液中会生成 Mg(OH)2沉淀1)“酸溶”时,Mg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Cl2+2HCl+H2O22FeCl3+2H2O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O、酸溶”时需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原因可能是(写一条)3)“调 pH”时,需控制溶液 pH 为4)“沉镁”时,为提高 MgCO3的纯度,试剂加入顺序为(填“a”或“b”)a.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MgCl2溶液b.向 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13(9 分)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制取氢气(1)相同温度下,相同大小的 Fe 片、Zn 片,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制取 H2,反应更剧烈的是(填“Fe”或“Zn”)2)高温下 C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 和 H2,CO 和水蒸气继续反应得到 CO2和 H2CO 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 H2、CO、CO2及水蒸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CaO 可提高 H2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原因是3)利用太阳能电厂富余电力电解水制氢,电极上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如图 1 所示太阳能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B 电极表面生成 H2的过程可描述为储存氢气(4)碳纳米管(图 2)与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吸附储氢的能力是活性炭的 10 倍碳纳米管吸附储氢属于变化5)Mg2Cu 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Mg2Cu 与 H2反应生成 MgHn,MgHn中 Mg 与 H 的质量比为12:1,则 n14(11 分)学习小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并探究其性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1)“称量”时,用(填“镊子”或“药匙”)从试剂瓶中取出 NaHCO3粉末2)“溶解”时,若需量取 15.0mL 的水,当量筒中已有 14.6mL 水时(填字母)。
3)配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填字母)a.搅拌b.引流c.蘸取探究 NaHCO3溶液的性质(4)取少量 NaHCO3溶液,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色,说明 NaHCO3溶液呈碱性5)取三份 NaHCO3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入 CaCl2溶液试剂用量、浓度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实验 1实验 2实验 3NaHCO3溶液1mL0.8%1mL0.8%1mL0.8%CaCl2溶液1 滴 0.1%1 滴 11%6 滴 11%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实验 3”生成的白色沉淀为 CaCO3,无色气体为 CO2,此外还生成 NaCl 和 H2O,“实验 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 2、3”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同,从气体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 2”中没有观察到 CO2逸出的原因是三组实验研究表明:1mL0.8%的 NaHCO3溶液与 CaCl2溶液混合后,能否观察到明显现象与相关已知:向 1mL0.8%的 Na2CO3溶液中滴入 1 滴 0.1%的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设计实验鉴别浓 度均为 0.8%的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简述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0.1%的 CaCl2溶液)15(6 分)利用 CO2合成甲醇(CH3OH)是捕集 CO2的一种方法1)CO2催化加氢合成 CH3OH 的反应为 CO2+3H2CH3OH+H2O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以 17.6 吨 CO2为原料反应制得 3.2 吨 CH3OH,计算 CO2的转化率CO2的转化率100%CO2,请将计算过程写到答题卡上)(2)CO 和 H2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也能合成 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答案】B2【答案】C3【答案】B4【答案】B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C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1)氢原子;变大2)5;得到电子;33)燃烧产物无污染(或环保);NO12【答案】(1)MgCO3+2HClMgCl2+CO2+H2O;(2)Fe;废渣溶解充分,提高原料的浸出率(合理即可);(3)5.0pH8.5;(4)b13【答案】(1)Zn2)CO+H2OCO2+H2;氧化钙与水蒸气反应,消耗了水蒸气,使氢气的百分含量提高3)可再生能源;氢离子在 B 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分子4)物理14【答案】(1)药匙。
2)c5)2NaHCO3+CaCl2CaCO3+2NaCl+CO2+H2O产生的 CO2很少,全部溶解在溶液中(溶液中 CO2未达到饱和)CaCl2溶液的浓度分别取 1mL0.8%的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向其中各加入 1 滴 0.1%的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Na2CO3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NaHCO3溶液15【答案】(1)不属于;25%;(2)CO+2H2CH3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