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闸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7.15.doc
33页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 【水闸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水闸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五日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经理部 2 目 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31 地形及地貌 13.2 气象 23.3 地下水 234 地层岩性 24 深基坑概述 44.1 深基坑定义 44.2 基坑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44.3 水闸基坑等级判定 55 施工布置 551 下基坑道路布置 55.2 施工用电 55.3 施工用水 65.4 施工用风 655 施工通讯 66 基坑开挖 661 开挖工艺 662 基底宽度确定 763 开挖坡比确定 76.4 基底处理 76.5 堆土处理 77 基坑降排水 771 井点降水 772 集水明排 88 基坑支护设计 98。
1 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98.2 支护参数 1083 支护施工 108.4 支护工程量 109 基坑安全监测 119.1 监测项目及组织安排 119.2 施工监测组织与流程 1110 资源配置 17101 机械设备配置 17102 劳动力资源配置 1811 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811.1 组织保证措施 18112 开挖质量控制措施 1911.3 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912 安全保护措施 2012.1 安全防护 2012.2 施工风险分析 2012.3 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2013 应急预案 24131 组织机构 24132应急响应程序 25133 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2513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11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115 附图 32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经理部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 【水闸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水闸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 (1)成都市天府新区投资集团“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招、投标文件;(2)《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494号);(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6)《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8)初步设计图纸及地勘资料;(9)其他相关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等.2 工程概况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位于华牧路以南,天府大道以西,元华路以东,铁路货运外绕线以北的锦江流经区域,全长约10。
8km河道沿线共布置3级景观水闸,其中1#水闸位于河道中心桩号K3+769处,2#水闸位于K6+200处,3#水闸位于K10+390处,均采用橡胶坝结构,总宽度152m,其中泄流坝孔采用2孔布置,单孔净宽75m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及现场地形,三座水闸开挖基坑属于深基坑施工范畴为加强深基坑施工管理,确保坑壁稳定及基坑周边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方案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1 地形及地貌(1)1#水闸拟建1#水闸所处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地貌简单,微地貌不发育场地右岸多为旱地;左岸为成仁路,路堤边坡高约70m,边坡较陡2)2#水闸拟建2#水闸所处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地貌简单,微地貌不发育左右两岸多为旱地,基坑周边无特殊建筑物3)3#水闸 拟建3#水闸所处地貌单元为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地貌简单,微地貌不发育左右两岸多为旱地,基坑周边无特殊建筑物2 气象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3.3 地下水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河水及区域地下水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具较强的渗透性1)1#水闸拟建场地内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32m,相应标高为457.97~458.72m;地下水受锦江河水补给影响较大2)2#水闸拟建场地内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07m,相应标高为45826~458.59m;地下水受锦江河水补给影响较大3)3#水闸拟建场地内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23~5.5m,相应标高为45404~45454m;地下水受锦江河水补给影响较大3.4 地层岩性(1)1#水闸拟建1#水闸场区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和白垩系夹关组基岩(K1-2j).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②:灰色;松散;湿~饱和;为新近期沉积土,主要由粉土组成,含粉砂、粘性土等,上部富含有机质;最大厚度3.5m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A.细砂:灰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及其他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饱和;松散分布于卵石层顶面,最大厚度约1.7mB.中砂:灰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及其他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
饱和;松散仅局部存在,厚度约04m.C.卵石:灰黄色、灰色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多成圆形~亚圆形一般粒径3~9cm.部分粒径大于15cm,混少量漂石充填物主要为中砂,混少量砾石,含量约20%~45%以弱风化为主稍湿~饱和按卵石土层的密实程度及充填物含量等的差异,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四个亚层.卵石土分布连续,最大顶面埋深为4.1m3)白垩系夹关组基岩(K1—2j)拟建1#闸区分布基岩层为棕红色,灰红色的泥质砂岩,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场地内基岩根据其物质组成及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基岩顶板埋深18~106m,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2#水闸拟建2#水闸场区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和白垩系夹关组基岩(K1-2j)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A.杂填土:色杂;主要由原混凝土路面、回填砂卵石等硬杂质混少量粘性土组成,硬杂质含量约30%~40%;结构杂乱,松散;稍密;湿.部分地段缺失.最大厚度3B.素填土①:灰色;主要由粘性土混约10%~20%左右砖瓦碎屑块、卵石等硬杂质组成;顶部含植物根系等有机质;可塑;湿。
仅局部地段分布,最大厚度1C.素填土②:灰色;松散;湿~饱和;为新近期沉积土,主要由粉土组成,含粉砂、粘性土等,上部富含有机质;最大厚度4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卵石:灰黄色、灰色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多成圆形~亚圆形.一般粒径3~9cm部分粒径大于15cm,混少量漂石充填物主要为中砂,混少量砾石,含量约20%~45%以弱风化为主稍湿~饱和按卵石土层的密实程度及充填物含量等的差异,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四个亚层卵石土分布连续,最大顶面埋深为43)白垩系夹关组基岩(K1-2j)拟建2#闸区分布基岩层为棕红色,灰红色的泥质砂岩、砾岩和泥岩,呈互层状分布,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场地内基岩根据其物质组成及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砾岩和中风化泥岩基岩顶板埋深18m,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3)3#水闸拟建3#闸区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和白垩系夹关组基岩(K1—2j)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人工填土层为杂填土、素填土①、素填土②,各土层特性基本同2#水闸;人工填土厚度0。
5~5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A.细砂:土层特性基本同1#水闸,分布于卵石层顶面,最大厚度约0B.中砂:土层特性基本同1#水闸,呈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中,最大厚度约1C.卵石:土层特性基本同1#水闸,卵石层分布连续,最大顶面埋深53)白垩系夹关组基岩(K1—2j)岩层特性基本同2#水闸,基岩顶板埋深04~12.5m.4 深基坑概述4.1 深基坑定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建质[2009] 87号)文规定,深基坑工程的定义为:(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 基坑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应根据其失效后损失程度严重性及基坑变形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的严重性,并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按下表1确定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表1建筑物距基坑边的距离及特征(S)建筑物的重要性或周边条件H≥12m5≤H<12mH≤5mS<0.5H重要一一一一般一二次要一三0.5H≤S<H重要一一二一般一二次要二三H≤S<1.5H重要一一二一般二三次要二三基坑边缘无建筑物或S≥1.5H/一二三膨胀土或软弱土层/一一二说明:软弱土层指淤泥、淤泥质土、松散填土或松散粉、细砂层。
4.3 水闸基坑等级判定(1)1#水闸1#水闸右岸为农田,左岸为老成仁路,基坑开挖对老成仁路影响较大,部分地段在现有河道内开挖,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90m.本水闸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2)2#水闸2#水闸左岸、右岸均为农田,基坑开挖对周边影响较小,周边条件一般,大部分地段在河道内开挖,最大开挖深度约9本水闸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3)3#水闸3#水闸左岸、右岸均为农田,周边20m范围内无建筑物分布,周边条件一般,基坑开挖对周边影响较小,部分地段在河道内开挖,最大开挖深度约11.5m.本水闸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5 施工布置51 下基坑道路布置根据施工需要修建下基坑道路与贯通道路和工作面相接,下基坑道路高程随开挖面高程而逐步降低,最终至设计基坑底部.根据《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及水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