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指南设计试行稿子331.doc
61页word某某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指南〔试行〕某某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某某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二〇一五年三月 / 前 言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是指为提高中小河流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兼顾河流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以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治理项目按照《关于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水建管[2014]144号〕和《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治理勘察设计工作质量的意见》〔水规计[2013]495号〕要求,为规X和指导我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X主要设计内容,提高设计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14〕的要求,并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619-201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水规计[2011]277号〕编制,指南共包括17章81节和1个附录本指南由某某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管理,由某某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指南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应给某某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地址:某某市天河区天寿路116号;:020-38036683;邮政编码:51063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某某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某某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某某水科院勘测某某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某某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某某省山洪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某某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某某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某某省水利重点科研基地主要起草人:黄本胜、陈晓文、黄锦林、陈仲策、X 婷、邓 健、杜秀忠王 庆、钟伟强、倪培桐、王立华、唐造造、董 明、洪昌红X 挺、杨永民、黄健东、苗 青、谭 超、X 达、魏俊彪孙昌利、X晓艳、X荣上目 次1 总如此12 综合说明33 水文53.1 流域概况53.2 气象水文53.3 洪水53.4 排水流量63.5 泥沙73.6 水位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73.7 附图与附表74 工程地质与测量84.1 工程测量84.2 工程地质勘察84.3 报告编制要求95 工程任务和规模115.1 概述115.2 工程任务115.3 工程规模115.4 附图与附表146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156.1 设计依据156.2 工程等级和标准156.3 工程总布置156.4 河道疏浚清淤156.5 岸坡整治与护岸工程166.6 堤防工程196.7 水陂工程236.8 控导工程246.9 穿堤建筑物256.10 水生态环境、水景观与水文化工程266.11 图表与附件287 机电与金属结构297.1 根本要求297.2 电气297.3 金属结构297.4 附图与附表298 施工组织设计308.1 施工条件308.2 天然建筑材料与弃渣场308.3 施工导流308.4 主体工程施工318.5 施工交通运输318.6 施工工厂设施318.7 施工总布置318.8 施工总进度318.9 主要技术供给328.10 附图与附表339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349.1 概述349.2 征地X围349.3 征地实物指标349.4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349.5 补偿投资概算349.6 图表与附件3410 环境保护设计3610.1 概述3610.2 水环境保护3610.3 生态保护3610.4 土壤环境保护3610.5 大气与声环境保护3610.6 人群健康保护3610.7 其他环境保护3710.8 环境管理与监测3710.9 附图3711 水土保持设计3811.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X围3811.2 水土流失预测3811.3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3811.4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3811.5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39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4012.1 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4012.2 劳动安全措施4012.3 工业卫生措施4012.4 安全卫生管理4013 节能设计4113.1 设计依据4113.2 节能设计4113.3 节能效益评价4114 工程管理设计4214.1 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4214.2 管理方法4214.3 工程管理X围与保护X围4214.4 工程管理设施4314.5 工程管理运行费用与资金来源4315 设计概算4415.1 概述4415.2 编制内容与依据4415.3 设计概算成果4516 经济评价4716.1 概述4716.2 费用计算4716.3 效益计算4716.4 国民经济评价4816.5 财务分析4816.6 综合评价4816.7 附表4817 结论和建议50附录511 总如此1.0.1 为适应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X主要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本指南。
1.0.2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要在已批复的《某某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与完成“清违清障〞工作的根底上实施,项目直接进展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无需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1.0.3 本指南适用于流域面积50~3000km2的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流域面积小于50 km2的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可参照使用1.0.4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河道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的要求,充分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努力实现河道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1.0.5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应遵循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原如此,以整条河流为治理单元,按照“先受灾严重后受灾一般,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的原如此分期分批推进实施,优先治理人口集中、洪水威胁大、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对象重要、治理成效突出的河段1.0.6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应按照清障清违先行、清淤护岸并重的治理思路,合理确定治理X围、防洪标准和建设任务,以河道整治、河势控导、河道疏浚、护岸护脚等措施为主,因需设防,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问题在河道治理的同时同步推进当地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区域综合防灾能力。
1.0.7 在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治理河道应兼顾生态建设,鼓励河道治理与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发挥河道综合功能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河道治理开展水生态环境、水景观和水文化工程建设1.0.8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应符合如下要求:1 应以流域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为依据2 应加强根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特点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3 应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利益,协调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力发电、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景观等方面的关系4 应重视水文分析、河流冲淤演变与河势变化分析,加强整治河宽和堤距的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尽量维持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持河势稳定与河道冲淤平衡5 应进展方案论证,选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低本钱维护的治理方案6 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如此,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生态治理措施,优先选择经济环保的建筑材料1.0.9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章节安排应按照本指南第2章的编制要求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以下各章应按照本指南第3章~第17章的编制要求依次编排。
报告文字应规X准确,内容应简明扼要,图纸应完整清晰1.0.10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与某某省现行有关规程、规X和标准的规定2 综合说明2.0.1 绪言应简述以下内容: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兴建缘由、工程任务与规模 2 简述《某某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批复情况与“清违清障〞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勘察设计过程、以与各相关部门与地方达成的协议2.0.2 水文应简述工程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包括气象、水文、泥沙、水质、冰情等资料情况,说明主要特征值和分析计算成果2.0.3 工程地质应简述区域地质、工程区与建筑物场址的地质概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其结论性意见,天然料场与人工建筑材料勘查和试验的主要成果2.0.4 工程任务和规模应简述以下内容:1 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概况与开展状况、项目对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所发挥的作用2 简述工程任务、工程建设内容3 简述工程规模、水利计算成果与各项特征值2.0.5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应简述以下内容:1方案选择与比拟结论,工程总体布置方案2 各主要建筑物的规模、等级、标准、布置、型式等。
2.0.6 机电与金属结构应简述机电与主要金属结构选型、数量和布设2.0.7 施工组织设计应简述施工条件、料场选择、施工导截流方案、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主要场内外交通、施工总布置、总工程量与主要建筑材料用量、施工进度与总工期2.0.8 工程建设征地应简述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X围,实物指标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成果,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安置概算2.0.9 环境保护设计应简述设计依据、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设计、环境管理与监测、环境保护设计概算编制依据与投资2.0.10水土保持设计应简述设计依据、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和设计、监测与管理、水土保持设计概算编制依据与投资2.0.1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应简述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标准、存在的主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问题与相应的防护措施设计2.0.12节能设计应简述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和能耗指标,主要节能措施和节能效益评价2.0.13工程管理设计应简述工程管理原如此、机构、方法、管理与保护X围、主要管理设施与工程管理费用来源2.0.14设计概算应简述编制原如此与依据、价格水平年和工程静态总投资、总投资与其投资构成2.0.15经济评价应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2.0.16 结论与建议应综述工程建设总的结论意见,并提出今后工作建议2.0.17 附件应包含以下内容:1 工程特性表〔格式见附录〕2 流域水系与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3 工程总布置图4 工程量汇总表5 总概算表3 水文3.1 流域概况3.1.1 说明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流特征、水土保持概况3.1.2说明流域内已建和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名称、位置以与各工程的主要任务3.2 气象水文3.2.1概述流域的气象特征和气象要素特征值3.2.2说明设计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情况,工程场址以与设计依据站、参证站的流域特征值3.2.3简述设计依据站、参证站的水文观测项目、观测年限和资料整编等情况3.2.4明确工程设计采用或参考的水文站或雨量站资料系列,并分析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3.2.5 没有水文站或水位站的河道,可根据需要结合地形测量同时进展水位测量,供水面线计算使用3.3 洪水3.3.1概述流域暴雨特性、暴雨成因,说明洪水成因、洪水特性与其时空分布3.3.2说明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洪水的影响、洪水系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