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安瓜片的制作过程.docx
2页六安瓜片的制作过程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 少许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 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 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 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 烘叶量仅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 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其独特处是无 法用机械,必须采用传统工艺,工具是生锅、熟锅和竹丝帚或芒花帚 炒制时,每次投鲜叶100克左右,翻炒1-2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 暗时,转至熟锅,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六安瓜片的颜色、 香味之所以与其它茶叶不一样,其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 老火拉毛火时,均用精选栗炭,每烘笼投2-3斤,烘到八九成干时, 拣去黄片、漂片、红筋、老叶等拉毛火的后一天开始拉小火,每烘 笼投叶5-6斤,火温不宜太高,烘到足干拉老火,场面很大,木炭 通红,火焰冲天,两个人抬着烘笼烘上3-5秒钟,拾下翻茶,如此这 般,连续翻烘81次,直至叶片绿中带霜,趁热装桶密封。
这样,六 安瓜片就形成了特殊的色、香、味、形果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 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 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C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 酌减,老叶稍增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 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 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 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 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C左右, 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片、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片、老 片混匀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 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 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要先排齐挤紧,烧旺烧 匀,火焰冲天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 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 2-3只烘笼轮流上烘。
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我国茶叶烘焙技术 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 拉击,一个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 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