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戊戍维新与我国近代教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406760
  • 上传时间:2017-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戊戌维新与我国近代教育潘君祥1898 年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它又是我国近代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不仅在政治上、思想上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近代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就戊戌维新与我国近代教育的关系作一个初步的探讨戊戌维新人士教育思想的孕育及其历史条件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资本主义列强不但掠夺了我国的大片领土,攫取了我国很多政治、经济特权,而且扩大和加深了他们对华的文化、思想侵略大批披着传教士、文化人外衣的殖民主义者不断涌进我国,传布西方宗教迷信,创办学校进行殖民主义的效化教育在殖民列强扩大文化侵略的同时,我国旧有的封建八股取土制度还顽固地保留着这种害人的科举制度,使人“不通物理,不通掌故,不通古今,不知事务” ① 著名的维新人士严复总括了八股科举制度的三大罪状:“一是锢智慧;二是坏心术,三是滋游手” ② 具有维新思想,欲图我国富强的人们都主张对旧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当时,还有洋务派提倡的洋务教育,主张在不变更封建教育制度的前提下,对旧教育方法作些改变,在教学内容上加上了一点西方浅近的近代科学技术知识。

      这种洋务教育,貌若新颖,但也弊端百出,也遭到维新人士的猛烈的抨击这时,人们对腐朽反动的八股取士制度的不满日益加深了一些新式的学堂自发地兴办起来了,成为封建八股取上制度的对立面例如在 1878 年,上海的张焕伦创办了“正蒙书院” ,它“不接帖括,以明义理,识时务为宗旨,课余游戏,明以兵法部勒,兼来西人教科所长” ③ ,其课程也不同于科举私塾,有算数、礼仪、游戏、技艺诸项,并以俗语译文言,始以新法教授” ④ ,是我国最早的私人创办的分科设教的新式普通学校在 1896 年,张之洞根据江西绅士蔡金台等人的呈请,泰准予高安县设立蚕桑学校,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专业学校1897 年,浙江杭州也成立了“蚕学馆” ⑤ 一场教育改革,正在开始酝酿,就是连身在深宫禁围之中的光绪帝也从现实中渐渐地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必要,认为“西人皆日为有用之学,我民独日为无用之学” , ⑥ 表示要改革旧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维新人士对效育事业十分注重康有为在 1895 年《上清帝第二书》中就指出:“考泰西之所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 ⑦ 在他们看来,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良好的教育,认为只有一方面大兴实业,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开专门学以有人才”才能开创一个“举国移风,争讲工艺,日事新法,日发新议,民智大开,物质大进”的局面⑧ 。

      变法运动的另一名主将梁启超也指出:“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留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⑨ 他还进一步指出:“吾今为一言以蔽之: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⑩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呢?维新人士提出:必须效仿西方各国列强的先例,特别是我国的东邻日本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即学习日本致富致强的教育制度和方法而要兴教育,办学校,首先就要变科举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洋务教育中发展起来的维新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呢:首先,维新志士们提倡的教育直接地同维新事业相联系,带有强烈的救亡图强性质,他们把教育看成是服务于维新事业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戊戌维新政治上的一个主要主张是“抑君权,兴民权” ,在他们看来,要兴民权,就要从事教育,因为“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11,主张对学生“反复讲明政法所以然之理,国以何而强,以何而弱,民以何而曾,以何而愚,令其恍然于中国种种旧习之必不可以立国,然后授以东西史志各书,使知维新之有功” ,进而使学生“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己任” 12。

      这种为维新目的而提倡的教育,跟洋务派提倡的教育区别是很明显的其次,维新人士倡导的教育开始重视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洋务派兴办的教育事业,主要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科学则仍然坚持排斥的态度维新人士的教育思想则相反,他们批判洋务教育“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效之事少” ,强调借鉴西方国家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强调“今日为学,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13,第三,戊戌时期的教育,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强调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我国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在科学文化上与西方的差距,意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这就是所谓“内讲中国文学……外求各国科学” 14维新人士尽力赞美技术先进的机器“一日可兼十数日之程” ,“一年可办十数年之事” , “一世所成就,可抵数十世” “有学之农,获数十倍于无学之农”15,大力提倡西方的自然科学第四,他们还针对学堂的大量兴办,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批判了洋务教育一切都廷请西方教习的做法,在我国开始提倡师范教育,注意培养我国自己的师资梁启超当时就曾在《时务报》上发表自己的主张,认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16,大力提倡师范教育,其目光可以说是比较远大的。

      戊戌维新时期的新教育戊戌维新人士的教育思想,不同程度的付诸实现,对维新事业的开展起过不小的推动作用为了培养维新人才,不少维新志士都曾亲自创办过新式的学堂,推动了当时新式教育的发展康有为于 1891 年在广州创设“万木草堂” ,亲自进行讲学,梁启超就是他当时的学生之一1894 年严复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 ,1897 年梁启超、谭嗣同等在湖南长沙创设“时务学堂” ,1897 年谭嗣同等还创办了“浏阳算学馆” 1898 年陈芝昌在广州还曾创设“时敏学堂” ,他们还大力提倡女子学校,创办了特设的女子学堂维新人士创办的学堂中显著名的是湖南长沙的“时务学堂” ,时称湖南的最高学府1897 年先招收学生四十八,至戊戌年,又招收学生二班,再加上外课生合计有师生二百余人由于学堂以维新为宗旨,所以办得生气勃勃 “研究学术,讨论政治,师生之间,融洽无问” 总教习梁启超每日在讲堂四小时, “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 开创孕育了湖南一省的维新之风,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上从未有过的新风貌其培养的学生,不但在戊戌变法中发挥了作用,就是对后来的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时著名的革命党人蔡锷等就是当年时务学堂的学生。

      维新之士对教育的另一个贡献是创办了很多倡导科学和教育的学会,提倡和交流自然科学仅以戊戌时期的统计,在维新人士的倡导推动下,自然科学“学会之风遍天下”上海成立了农学会(又名务农学会) ,译书公会、 ”医学善会,在全国各地分别成立了测量学会、明达学会、质学会、算学会、化学会、医学会、格致公、工艺会等等, “一年之间,设会百数,学不复以此为大戒矣”!维新人士亲自在学会中集众讲学,宣传自然科学知识梁启超为推广西学,写作了《西学书目表》 、 《读西学书法》 ,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及读书方法作了介绍谭嗣同多次在南学会的集会上主讲天文知识,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 ;主讲地理,宣传“地园说”主讲人体解剖常识,宣传近代医学科学 17湖南维新派皮锡瑞也进行学术讲演他的儿子还将近代地理学原理写入《醒世歌》 ,说:“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居中央准四旁”? 18批判顽固守旧派那种认为我国是“居天下之中”和坚持夷夏之辨的腐朽观念这样维新风气就开始冲破了封建专制制度箝制人们言论的成例在各地成立的学会中,特别是上海的农学会,成立后影响很大文以“兼采中西各法供给会友研究和实地实验为宗旨” ,受到东南各省地方人士的支持。

      他们还在各地分头活动,如在浙江宁海设立了“树艺会” ,瑞安有“务农友会”等等,与上海峋总会互相呼应1897年,上海的总会还创刊了《农学报》宣传农业科学知识,引进西方的先进农艺以致光绪帝知道上海“农学会”以后,还特意下旨了解“农学会”的章程,要各地方仿效提倡,对各地的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在维新高潮时期成立的学会有“南学会,群前会、延年会、学战会、法律会、不半载之间,讲堂三场居然林立或暂僦书院屋舍,或另赁街市民房,人尽债兴,士皆淬厉” 19,仅南学会一个,入会的人员计达一千二百多人 20附记“目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各县府私立学校,纷纷并起,小学会尤盛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使沈毅之才,遍地皆是,其人皆在二三十岁之间,无科第,天官阶,声名未显著者,而其数不可算计说明了兴学会、办学堂对改变地方风气的作用是很大的由于戊戌时期维新人士的倡导,学会的兴办,学堂的开设,使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崇尚自然科学的风气逐渐形成当时人们往往将算学看成是西方自然科学的琴础, “认为一切西学皆从算学” ,所以在戊戌时期,算学一时十分盛行不少地方来办算学书院,也有的在原有的书院中添设算学的课程,竞相仿效,成为风气。

      1897 年,在上海还成立了“算学会” ,同时刊印《算学报》 ,对普及算学及自然科学知识起了不小的作用在戊戌前间,维新人士中涌现了不少从事教育改革的著名改革家湖南学政江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江标任湖南学政,管理地方教育,以“变风气,开辟新治为己任” 21,到任伊始,即大力改革原有的教育机构,对校经书院进行整顿,他建造书楼,广购书籍,添置了天文、舆地、测量等仪器,补加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力求使学生“于考古之外,兼可知今”22由于江标的提倡,湖南的风气为之一新,思想开通的士绅们纷纷改革各地的书院章程,有计划地兴建,创办新式学堂,有的还提出了“教必因才,事必务实”的教育方法 24这种新式的教育和取士方法,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人,以后维新运动的有影响的人物如唐才常、樊锥等都受到江标的关心和培养在维新人士的努力推动下,在 1898 年 6 月,终于迎来了戊戌维新的高潮——百日维新从 1898 年开始,光绪帝在维新人士的推动下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新政的诏今,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其中直接有关教育的诏令就近二十条左右其主要内容涉及到整顿旧学校;各地旧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新学堂;废除旧式的八股科举制度,改试策论;开设新科取士,增派留学生出国,在首都开办京师大学堂。

      为全国倡导办学之风;创办译书局;奖励各种学会的成立,对兴办各种学校、图书馆、博物院、藏书楼等有关文软事业有贡献的人实行奖励等等一时维新人士的愿望,成了国家的政策向全国推行在戊戌维新的高潮中,在我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取土制度受到了有力的冲击,第一次明确宣布被废除从 1896 年就开始筹备的京师大学堂,在 1898 年正式建成,各地中小学堂也纷纷成立,各省原有的旧式书院也纷纷改建成新式学堂在戊戌维新的高潮中,还建立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子学校———经正女权这些都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和评价戊戌变法时,我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尚还薄弱,而顽固守旧的封建势力一时十分猖獗1898 年 10 月,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终于被扼杀了但是戊戌维新运动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影响却决不是反动势力所能抹煞的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如此戊戌政变以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停止各省书院改建学校之举,恢复各项考试仍用八股试帖经文策问,停止了经济特科的取士,对文教方面的维新措施实行反攻倒算,企图恢复封建教育制度的旧秩序但是,在戊戌维新中倡导和形成的风气毕竟不是反动派的一纸禁令所能取消的维新人士欧榘甲在论及戊戌维新以后民间风气的变化时说道:“自八股之废也,翻译书籍出版者,人人争购,市为之空” ,形成了一个“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局面。

      在近代历史上,封建教育制度的死亡和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诞生,毕竟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决不是几个挡车的小丑所能扭转的在戊戌维新期间曾明确废除的八股取士制度虽重新恢复,但这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