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论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方式及意义初探.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8549628
  • 上传时间:2018-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浅论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方式及意义初探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 管理方式 论文摘要:从 4 方面论述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其内涵、方法和途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1.1 存在的问题 (1)违背人性化的“管制”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形成管天管地、管头管尾的习惯, “守则”“规范”里充满着“严禁”“不许”“不准”之类的词有些班主任把学生因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导致的行为,统统视为“违纪”,加以指责或惩罚有时候学生的一些不良表现明明是个体心理问题,需要予以理解和治疗,却被认为是思想道德问题,加以批评和惩罚;明明是学生天性和潜能的自然表现,应予以引导和鼓励,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加以阻止、压抑;明明是幼稚性的错误和偶发的失误,应予以教育和宽容,却被认为是恶习不改,加以指责……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过多的“量化”管理制度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但是制度的制订与实施需要因班而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养成,而不是以检查、纠偏、惩罚为目的教育一旦数字化,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为了文明班级评比能够多一点分数,有的班主任默许学生弄虚作假,好人好事造假,这实际上是损害学生的心灵。

      过分强调管理科学,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学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太多、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使学生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在宽松、和2谐的氛围中,才能释放个性潜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迫在眉睫 1.2 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1)时代要求以人为本,已成为这个时代各项工作的要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学校也不能被排除况且家长、学生也会以此来衡量学校、班级的管理质量 (2)管理科学的要求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符合管理科学的要求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木原因,在教育中只有关注学生心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班主任和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共同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良好的教育策略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 然而现实中不少学校的班级管理受各种因素(如应试教育、评价标准、班主任水平不高等)的影响,远离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失去了个人精神、情感、行为等自由,个性被压抑 2 班级管理及其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内涵 人本主义是西方现代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它追求的教育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独特个性的人这种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人本主义教育学生观认为,应当把每一位学生3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都十分有益 人本主义强调既要看到人的本能,更要看到人的潜能;提倡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人的认识和个性,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主张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尊重对方的价值和需要,从而共同创建理想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促进人类潜能的发挥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就是管理以学生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为适应终身学习做好一切准备。

      具体做法是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创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作为班主任要明确: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班级管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就是把每一位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破除“保姆式”“裁判式”管理方式,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增强民主参与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人本化班级管理追求的正是把学生放在发展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班级管理走向人格化、人性化,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 以人为本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43.1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 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和广阔发展空间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高举弘扬人文精神、培育健全人格的大旗 3.2 培养得力助手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学生人人都是副班主任,个个都是助手。

      班级的各项制度等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学生先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表决具体做法:在班、团干部的选拔上实行选举制和监督制,即通过全班选举产生班、团干部班、团干部应该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和支柱,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作风正派、心理状态佳、学习态度端正、责任心强、能搞好群众关系的积极分子监督制即全班学生监督班、团干部职权的行使,每 2 周在班上公布情况,经过班级学生民主评议,等级不及格的班、团干部要自动退职,以便班、团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班干部负责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团干部负责班级团务工作,制订轮流值日制度,记载班级日志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员参与班级活动并给予指导评先评优,要经全班民主选举产生这样就使学生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学会换位思考,人人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3.3 民主决策,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决策是现代教育组织及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运用教育决策,对班级实施有效管理民主决策是人人参与的决策,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组织内外的人共同参与,把决策权交给全班学生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

      如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几个一”活动: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教师提一条好建议等此外,诸如班级的出勤、纪律、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班规的制订等权利都5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为根本依据然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订班规,具体可分为学习、课堂纪律、行为规范、日常规范、劳动等几个方面,对不同性格、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班内事务安排给每一位学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热水壶、录音机、扫帚等都由专人管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其管理能力,实行每周一小记、每月一评比的综合考评制度如月评中被评为优秀者,在重精神轻物质的宗旨下给予一定的奖励,还可与操行分挂钩,在公示栏内张榜同时还可成立有教师参与的督察小组,对各项管理情况随时抽查,通过教师意见箱或周记向教师反映情况,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形成层层管理体制 3.4 开展让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为了充实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增强集体凝聚力,可以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一些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趋向、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交流会、学习兴趣小组、系列讲座和心理健康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会、辩论赛和体育竞技比赛。

      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扩展知识面,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团队精神,减少违纪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3.5 根据学生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实践证明,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人才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童年学习成绩不好,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智慧的班级教育和管理,不只是改变、塑造、训练学生,而应是通过班主任营造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领域,唤醒学生自身的自6然沉睡的力量,开发其潜能,引发灵魂深处的变化任何个体优异成绩的取得和个性的充分发展,除了勤奋外还要有灵感(一种情致的指引),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灵的舒展、开放、和谐可事实上,班主任往往袒护优等生,漠视和歧视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斥责他们不积极、不进步等 这是因为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中的学生个体,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智力、性格、反应能力、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原有基础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因此,班主任开展工作,必须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首先,要有个别差异的意识;其次,要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程度和情形,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再次,应允许学生在达到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的时间上有先后、程度水平上有高低;最后,应努力做到对学生不偏激、不歧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每一位学生都有某方面的潜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维护其尊严,关注他们的成长 3.6 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本主义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就有机会发挥最佳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予以表扬在日常管理中,不要放过任何可以表扬学生的机会,使他们发觉自己被关怀,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继续努力渐进法、及时信息反馈和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主要方法对于学生,精神奖励是主要的,应及时对他们进行表彰和奖励 3.7 启发学生自我教育,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只有启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以制度7管理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班级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自觉,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及遵守纪律的行动意向表现为对纪律的认识和行为的统一,对纪律信念和正确的外部表现的统一,这应是班级管理不懈的理想与追求自觉纪律的形成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经历过渡阶段,第一阶段是纪律教育。

      纪律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在落实、严格要求,学生受纪律的约束也处于较为被动、勉强的状态,这是最困难的阶段班主任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防止产生消极、怠慢心理前面的“民主决策”“全面参与”都是为了启发学生自觉性接下来是学生比较习惯纪律约束的阶段,也是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学习引导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把搞好学习和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认识到遵守纪律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特别要防止学生表面遵守的两面态度第二阶段是纪律向班级健康舆论和作风发展阶段,此时班主任要抓好时机,不断予以支持、鼓励,保证班级自觉纪律形成 最好的班级管理不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而是学生从一个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从不自觉到形成自觉的习惯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引导他们不仅学会做学校、班级的主人,还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分有一定工作,承担一定责任 3.8 探索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价方法 人的素质及其发展是有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应试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其他方面,这是不科学的评价方法,严重扭曲了价值导向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