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班级数学四边形学问点.docx
14页三班级数学四边形学问点 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你会写整理三班级数学四边形学问点吗?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三班级数学四边形学问点,欢迎阅读! 三班级数学四边形学问点 【正方形】 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 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平行四边形】 概念:两组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简单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2 【梯形】 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特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 【等腰梯形】 概念: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特点: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两腰等长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 【菱形】 概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行是菱形 特点:①四条边都相等②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③一条对角线分别平分一组对角 周长:两条不同的边长相加×2 【每个四边形都有哪些联系】 1、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2、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3、正方形还是特别的长方形 三班级数学四边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熟悉 2.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3.长度的估量 二、教学目标 1.使同学熟悉四边形的特征,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同学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量,培育同学的长度观念 三、编排特点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同学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几何学问 利用校内的情境熟悉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利用同学熟识的事物(树叶、教科书、小国旗、钟面)来熟悉和计算周长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熟悉 教材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涂色、分类、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用长方形纸剪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实际测量一个物体的周长,等等。
这也是由几何学问的直观操作性打算的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 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章图形)入手,使同学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开同学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章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此外,通过对一般图形周长求法的探究,使同学经受长、正方形周长求法的学问形成过程 四、详细编排 (一)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熟悉 1.主题图 供应了一个校内的场景,图中有许多几何图形,其中包括许多四边形,如学校大门的推拉门上有平行四边形,人行道上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篮板是一个长方形,篮板上有一个长方形的框、羽毛球场地上有许多长方形、足球门上有长方形、梯形,远处教学楼的楼梯上有平行四边形、窗户是长方形的教学时,要让同学充分进行观看有些名词,如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虽然没学过,但假如同学有这方面的学问,老师要赐予确定通过观看主题图,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各种四边形 2.例1(熟悉四边形) 让同学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从而让同学通过争论,找出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由于同学已经有了熟悉长、正方形的基础,可以利用长、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归纳四边形的特征。
这也是合情推理(归纳)的一种体现 可能有的同学一开头认为第三行其次个图形也是四边形,熟悉了四边形的这两个特征以后,就能正确地推断了 通过本例,同学对学校阶段出现的各种特别四边形乃至一般四边形都有一个感性的熟悉,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一熟悉 3.例2(对四边形分类) (1)例1的目的是把四边形从其他图形中区分出来,例2是在四边形内部进行分类 (2)教材上给出了三种分类结果: A.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类,其他是一类突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的特征) B.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突出全部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特征) C.长方形是一类,正方形和菱形是一类,平行四边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把其次种分法进一步细分,突出正方形和菱形四边相等的特征) (3)鼓舞同学发觉更多的分法,但是肯定要留意让同学说出分的理由来如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矩形和一般平行四边形两类,或分成邻边不相等的和菱形两类) (4)通过本例,可以进一步感性地熟悉和区分各种四边形的特征 4.“做一做” 第1题,让同学发觉生活中的四边形,可以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第2题,让同学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不同的四边形,可以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矩形四个角是直角等特征。
5.平行四边形的熟悉及下面的“做一做” (1)在前面熟悉四边形时,同学已经见过平行四边形,这儿是单独对它进行初步的熟悉 (2)通过校内里楼梯上和伸缩门上的平行四边形使同学直观熟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引导同学通过思索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样的门能伸缩?”去发觉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变形后仍是平行四边形) (3)下面的“做一做”实际上就是对例1问题的回答通过试验使同学发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可变性,假如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固定,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就稳定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这一特性时,可以借助于生活中当椅子发生前后左右晃动时,只要在凳子腿上斜着钉一根木条就固定的例子,让同学思索为什么要这样做 6.围、画、剪平行四边形 (1)前面已经直观熟悉平行四边形,在这儿也不对平行四边形下定义,只要求同学在钉子板上围出来,然后让同学观看围出的平行四边形,说一说它的边有什么特征,使同学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画平行四边形比围平行四边形稍难,要让同学结合围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来想应当怎样画首先确定一个顶点,再任意画出一条边,然后任意画出相邻的边,这样就确定了三个顶点,最终一个顶点就不能任意画了,要使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
) (3)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许多,教材上只供应了两种,教学时要鼓舞同学制造出更多的剪法来,而且要保证剪出来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四边形,不能仅凭感觉剪出来像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7.练习九 第3题,改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许多,体现开放性 第4题,让同学通过测量、比较探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但只是初步的描述,以后还要学习更数学化的表述 (二)周长 1.例1(概念) (1)给出一组实物和一组几何图形,实物有不规章的,有规章的但这些实物和几何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封闭图形 (2)用描述性的的语言来定义周长 (3)让同学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体现了学问的形成过程,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预备 2.例2(长方形的周长) 体现了周长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在这儿没有总结出(长+宽)×2的公式,同学只要理解了周长的涵义并会计算就可以了 3.“做一做”第2题 可以看作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开放性很大,选取的物品表面可以是规章的,也可以不规章,实行的方法也是开放的,可以直接测量,也可以先量再计算。
4.例3(正方形的周长) 编排方式同例2 5.“做一做”第2题 解决的方式多样,可以看作一个新的2×1的长方形,也可以先算出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再减去重合的两条边的长 6.练习十 第3、4题都是实际操作的题目,体现开放性其中第3题还可以让同学感受一下周长的实际应用,如做衣服时要知道胸围和腰围 (三)长度的估量 对长度的估量不是一节课上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估量,逐步培育起正确的长度观念 1.例4 凭感觉画出8厘米的线段,完全依靠平常积累的长度的表象画完后再用尺量一量,关心同学重新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培育估量的力量 2.例5(对周长的估量) 涉及到对铅笔盒长、宽的估量,周长的估算,对彩纸长度的估量估量完了以后,可以让同学实际测量、计算一下,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修正自己的估量策略 3.“做一做” 第2题,可以先让同学估量哪条路线近些,哪条路线远些,再运用数学学问精确地推断一下(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有两条路线是同样长的,要让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第3题,让同学运用生活阅历估量一下,可以直接估量,也可以先估量出一个人的臂展,再估算出5个同学拉成一圈的周长。
第2小题也是同样 4.练习十一 第2题,利用长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给人的不同感觉,让同学先进行估量然后,可以让同学实际测量一下 第3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依据实际状况调整计算策略当长方形的一面靠墙以后,首先要从图上推断是哪一面靠墙,再计算计算时,可以直接把其他三边长度相加,也可以用计算出来的周长减去该边长度 第4题,由于同学还没学习24÷2,所以在这儿还不能要求同学用周长的逆运算来解决可以让同学通过尝试的方法来解决,如可以先确定一条边的长,如1厘米,再看另外一边,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解决同学通过探究围出一个长方形后,可以启发同学有规律地围出其他图形(一边增加1厘米,另一边削减1厘米) 第5题,也是一个实践活动的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选取生活中同学熟识的素材来关心同学学习几何学问 可以依据实际状况,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把课堂拓展到生活空间中去,并引导他们观看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觉空间与图形的素材例如,可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四边形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几何学问的学习要借助于直观的观看、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边形,要通过观看、画一画、围一围、剪一剪的方式来关心同学熟悉。
对于一般图形的周长的探究,有助于同学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长度观念的建立,首先是脑中要有某个长度的表象,而这个表象的建立要借助大量的观看和测量等过程来逐步建立 3.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这儿只是让同学直观熟悉平行四边形,至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只是会计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来表示 三班级数学四边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三班级上册第35页 二、教学目标: 1、能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熟悉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殊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预备: 课件每人预备水彩笔一支四人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