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doc
30页专题12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一部分 2021年高考真题一、选择题(2021全国甲卷20、21)“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技能竞赛盛会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D 2.C【解析】1.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切磋技艺、展示风采,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这表明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有利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③④符合题意。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鲜明的主题,试题材料不涉及社会价值观念多样性的问题,①排除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也就不存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否能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②排除故本题选D2.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说明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也说明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②③正确切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并不是“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①错误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说法过于绝对化,况且“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正确发挥有错误发挥,④排除故本题选C3.(2021山东卷1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省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已选培乡村“好青年”12.8万名,带动一大批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山东省实施选培计划是“好青年”成长的外因,青年的刻苦努力与认真学习是其成长涌现的内因,①符合题意。
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为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是基础,②符合题意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属于提升生产力范畴,不是调整生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整体,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2021广东卷1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说明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②③正确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决定价值观念的形成,故①错误。
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5.(2021湖南卷12)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这表明()①神话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历史性②神话作为一种虚幻的意识不具有能动性③神话作为一种主体的想象源于主观自由创造④神话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失去存在的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题干中认为,神话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表明神话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历史性,①符合题意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自然力不断被支配,神话也就因失去存在基础而消失,④符合题意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具有能动性,只是性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②说法错误神话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2021湖南卷13)野生水稻长在水里,产量并不高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如果在水稻快成熟时突然把水放掉,水稻为了传种接代,会拼命长种子(稻谷),而且一株水稻会长出好几支稻穗通过这种技术种植水稻,产量会提高,水稻因此成为人类的重要农作物。
从水稻的这种生长特点,我们可以领悟出的人生道理有()①压力是产生动力的根源和条件②压力往往是人生成长的重要动力③挫折能成为人生成长的重要财富④人生价值是在应对挫折中实现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水稻快成熟时突然把水放掉,对于水稻而言这是一种压力和挫折水稻为了传种接代,会拼命长种子(稻谷),而且一株稻谷会长出几支稻穗这启示我们压力往往是人生成长的重要动力,挫折能成为人生成长的重要财富,故②③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不起决定作用,压力是产生动力的条件,但不是根源,①说法错误人生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的,应对挫折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7.(2021湖南卷16)某校学生深入到一家工厂进行劳动体验劳动结束后,甲同学说:“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同学说:“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同学们的感言中,我们认识到()①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③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这说明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③正确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说明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正确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也有错误的,不一定高于书本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一定都要通过实践这两个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①②排除故本题选D8.(2021河北卷15)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体现了()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②思想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导③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④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马克思指出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意识,而不是以意识为依据,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①符合题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中去解释意识,而不是以意识为依据去判断一个变革时代,表明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思想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导,与马克思强调的“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悖,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离不开社会存在以及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涉及社会历史的构成,④排除故本题选B9.(2021浙江卷20)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可见,做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前提是( )①熟悉民情,提高决策能力②依靠人民,集中群众智慧③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可见,做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前提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熟悉民情,提高决策能力,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但不是根本前提,①排除设问要求回答做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前提是什么,依靠人民,集中群众智慧是结果,不是前提,②排除10.(2021浙江卷27)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表明(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③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④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升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故①②正确材料未体现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故③不选材料未体现气候变化的规律难以掌握,而且气候治理规律与气候变化规律二者无法比较哪一个更难掌握,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11.(2021浙江卷29)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点多而广、涉农资金分散等问题,必须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在不忽视基本面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一工作思路( )①运用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避免了发展过程中曲折性和反复性④实现了自然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点多而广等问题,该工作思路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正确切题。
材料强调在不忽视基本面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正确切题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无法避免,③错误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看法,价值观是对价值的看法,材料并未体现自然观、价值观,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2021浙江卷30)漫画《“高”度重视》(作者:于昌伟)意在提示我们( )①观察事物要仔细②安全意识要提高③群众观念要到位④工作方法要对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