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司马迁+高二语文同步优质课件(统编版选必中册).pptx
22页屈原介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目 录人 物 生 平端 午 节 纪 念历 史 成 就诗 词 赏 析后 世 影 响人物生平第一章123添加添加标题标题添加添加标题标题添加添加标题标题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说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次年,居乐平里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时间周显王四十年(前329年),居乐平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早年经历周显王四十八年(前321年),秦军犯楚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壹贰周慎靓王元年(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楚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叁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出使齐国肆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初露才华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壹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叁周慎靓王六年(前315年),深入进行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变法改革谗而见疏周赧王五年(前310年),秦武王元年张仪由于不被武王满意,离开秦国赶赴魏国屈原仍事怀王为三闾大夫怀王领悟到被张仪欺骗,出于一时权宜之计起用屈原为齐使,当屈原从齐国回来后马上便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汉北周赧王十三年(前302年),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秦国为人质,请求秦出兵援救秦王命客卿通率兵救楚,击退了三国联军次年,秦国一大夫与太子横因为私事争斗被杀死放逐江南周赧王二十一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94年到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九章哀郢分出发,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
时间长达16年,在这之间并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回风历史事迹屈原之死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自投汨罗端午节纪念第二章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纪念屈原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闻一多端午考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另则传说屈原死后,人们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龙抢走了而蛟龙却忌惮楝树叶和五色丝线,所以人们就把米包成棕子来祭祀屈原;赛龙舟则相传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虽然这些传说都不可靠(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但却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热爱,也说明了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历史成就第三章文学成就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政治成就一、奖励耕战二、聚贤能三、反壅蔽四、禁朋党五、明赏罚六、移风易俗诗词赏析第四章诗词赏析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诗词赏析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竞渡诗诗词赏析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五丝-唐褚朝阳后世影响第五章“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u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u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是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的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新诗体的创作骚体和新的诗歌样式于楚辞作品来说,它不仅有某些现成的五言句或七言句,大量地创造和使用了三字顿的节奏壹贰楚辞是最早打破四言句式的诗歌作品,在它参差不齐的各种句式中,包括了五、七言诗的胚模,给后人以无穷的启发叁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肆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
伍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