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10页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第8课 辛亥革命一、教材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们学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对中国近代化艰难历程的又一新的历史体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本课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化探索“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特点二、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理解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好奇心强,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可塑性强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基础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兴中会和同盟会,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讨论辛亥革命的成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观点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1.使用的技术:PPT制作技术、视频截取和组合等2.如何使用和使用效果举例:(1)在情境导入部分,播放视频《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出示漫画《时局图》形象直观,使学生认识到: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中国面临着被瓜分豆剖的局面清政府已成 “洋人的朝廷” 为了拯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3)展示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使学生一目了然,正确对应两者关系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设计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播放新闻报道《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自动播放),缅怀先烈,感受伟人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不要忘了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参观啊观看视频,了解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根据老师安排的学习目标,预习课本视频纪念馆(大厅)1、大厅:步入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照片,在照片旁边,还有江泽民主席的题词(幻灯片显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兴亡而奔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人其事(幻灯片显示《人物档案》)听讲、观看图片,了解孙中山的历史地位、PPT纪念馆(展厅一)2、展厅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幻灯片显示)(幻灯片显示《时局图》)19世纪末的中国是一幅悲惨的景象,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中国面临着被瓜分豆剖的局面,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 为了拯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么,孙中山是怎样领导革命的呢?第一步就是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教师(幻灯片显示)兴中会的重要知识点,并讲解: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之后,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幻灯片显示革命团体)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国内出现了很多革命团体,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但这些革命团体很分散,力量不集中,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于是,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联合主要革命团体的成员建立中国同盟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国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纲领、意义、机关刊物等教师(幻灯片显示中国同盟会成立情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左上角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并重点讲解:[教师总结]“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阐述和完善,也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当时它就是一面鲜明的民主革命的旗帜,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幻灯片显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
[阶段总结]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情况(幻灯片显示)[过渡]师: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对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革命党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武装起义,他们屡败屡战,毫不气馁,最终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革命爆发了学生观看图片,结合课本自学,根据任务回答问题找出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阅读同盟会革命纲领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对应十六字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对应关系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学生填充完成PPT纪念馆(展厅二)3、展厅二:武昌起义让我们一起回眸历史,看一看,1911年10月10日晚八点,武昌新军工程八营营房里发生了什么?(幻灯片播放武昌首义的视频)[教师引导]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各地的形势怎样?[学生回答]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幻灯片显示“清政府土崩瓦解”)[提问]为什么武昌起义又称为“辛亥革命”?[过渡]在一个多月里,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观看视频,感受革命者精神,激发兴趣观看示意图回答问题视频PPT纪念馆(展厅三)4、展厅三:中华民国成立(幻灯片播放中华民国成立的视频)([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教材,回答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总统、国都、纪年方法。
幻灯片显示中华民国成立的知识点)[课堂练兵]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过渡]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美的落下帷幕,这场革命后不久发生了一个事件,使得整个革命取得的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什么事情呢?就是中华民国成立2个月后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幻灯片显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计算PPT纪念馆(展厅四)5.展厅四:辛亥革命的结局(幻灯片显示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的原因)[各抒己见]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清朝是1644年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到1911年,大致有260多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帝制开始,一直到1911年,这是二千多年,而且1912年开始了中华民国,帝制被废除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辛亥革命成功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归纳](幻灯片显示)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成功的一面是从辛亥革命的成果的角度来谈的,失败的一面是从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来谈的[教师引导]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胡锦涛总书记是怎样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幻灯片显示《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6、[教师引导]但孙中山并没有停止他的革命之路,为了捍卫民主共和,孙中山后来又领导了多次革命运动,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临终前留下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激励着革命者,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前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具有怎样的品质?7、梳理本课知识脉络:(幻灯片显示)8、[规律总结]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启示?(幻灯片显示)9、[感动中国]感动中国、感动华夏子孙,孙中山被国人尊称为“国父”,追随伟人足迹,请你为孙中山写颁奖词10、[追随伟人]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成败当由历史来检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写下了重重一笔。
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他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之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奋然前行,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根据课本小字内容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解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的原因学生讨论发言[学生发言] 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等联系所学,互相交流得出答案学生填词PPTPPT达标检测出示达标检测题做题PPT七、教学特色①设计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新闻报道,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伟人就在我们身边,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②形式新颖:因为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纪念这一伟大事件,所以我从总体上将本课的内容设计为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形式新颖③多媒体手段使用得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过程中,能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视频和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④关注情感教育:充分运用资料,使学生认识到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及毅力和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⑤注重前后知识的对比和联系:把前面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抗争与探索进行整合,从而引出“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