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资料.doc
23页总复习:数与计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一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我的成长足迹1、 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 作品欣赏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二、基本练习 1、课本第79页第1题:读数写数 说一说,你对哪幅图中的哪个数比较感兴趣,你能读出来或写出来吗?(1) 要求学生独立地写数和读数,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或写的?(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课前所收集的万以内的数据重点是体会中间有0和末尾是0的读写 2、第2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00少得多,可能是( ); 32×70 48×19 21×51 (2)38与23的积可能是: 863 874 594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
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3、找规律填数1)2085 2090 2095 ( ) ( )(2)1200 1100 1000 ( ) (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 4、在括号内填上“>、<或=” 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想一下: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1千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一、 我的成长足迹1、 说一说2、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 作品欣赏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按要求读写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找规律填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
2、 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巩固练习 1、书本第78页第6题 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小兵: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小丽:我比小芳轻 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1) 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2) 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3) 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1) 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 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3) 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一、 练习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第80页第10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二、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11题 5只动物要同时过河,该怎样乘船?要示学生独立思考后用线连一连答案:大象和牛乘大船,其余的乘小船 2、书本上第12题 题目: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了4元,可以有哪几种选择?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先排除买蛋糕的可能,因为选择蛋糕,余钱不够再买一种饮料。
小明可以选择两种饮料和两种点心搭配,共有四种选择:牛奶与面包 牛奶与饼干桔汁和面包 桔汁和饼干 3、书本上第13题 题目: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多长?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准,再估算第一个问题: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第二个问题: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第三个问题: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 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实际教学时可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 4、列竖式计算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自由发言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独立完成板演第四节复习课 教学目标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计算,学会检查,并提高准确率教学重点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解决问题 1、哪种要便宜出示书本上的两幅图,让学生看懂图意第一幅图: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为标准,那么小瓶的要达到大瓶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
如果把小瓶的作标准,那么大瓶装的买500克,只需要除以4,价钱也除以4第二幅:判断哪种油便宜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二、计算 让学生把这些题做在2号本上,教师批改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三、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样安排桌子?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让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没有空位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张圆桌,2张方桌;4张圆桌,7张方桌四、递等式计算也要求学生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五、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时间: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扫地5分擦家具20分, 晾衣服5分怎么样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扫地、擦家具两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解决问题独立计算解决问题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 第五节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能列举各种结果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小猫到小狗家做客,要过两条河,画一画有几种走法1)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2) 可以进行板书:A——C、A——D、A——E B——C、B——D、B——E二、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要求:(1)5位于中央; (2)每一数字不能与比它大1或比它小1的数字在同横行; (3)2、4在最下面一行; (4)1和6在最上面一行; (5)8在5的上面; (6)9在中间的竖行内; (7)3、4、6在最右边的竖行内; (8)7在3左边的第二个空格内 让学生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地填入空格内,最后集体校对 答案:186753294三、数学活动:24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4点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小组比赛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独立填数数学活动 第六节复习课 教学目标 1、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教学难点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与练习 1、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2、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1)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