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牛线下面层开工报告施工方案试卷教案.doc
20页木牛线木头凳至三间房段大修工程六合同(K12+478~K24+600)沥青砼下面层施工方案木牛线木头凳至三间房段大修工程六合同项目部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A、材料要求:各种粗集料要符合规范要求,集料色泽基本一致,压碎值<26%,对沥青粘附性>5级.特别是针片状要求严格,其短边与长边或厚度与长度之比小于1:3的总含量不应大于15%,其检测标准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实测采用锤式机生产的碎石,石料中不得含有山皮土和软弱颗粒,且宜采用碱性的石灰岩,粗集料技术指标见下表粗集料技术要求序号指标标准1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4吸水率不大于(%)205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6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7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8软石含量不大于(%)3对细集料要求应采用无杂质的适当级配的天然优质砂或机制砂,且应具有与沥青良好的粘结能力细集料主要控制含泥量在3%以下填料采用石灰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应不含泥土等杂质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规定,要保证试验频率满足要求.下面层采用AH—70号沥青。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每批到货至少试验一次,施工单位和监理须对沥青延度、软化点、针入度进行日常的检查,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沥青技术指标实验项目要求标准AH-90针入度(25C,100g,5s)(0.1mm)60-80延度(5cm/min,15℃)不小于(cm)100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46闪点(COC)不小于(℃)26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密度(15℃)(g/cm3)实测记录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5薄膜加热试验163C5h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55B、施工准备沥青面层施工前一定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的松散要彻底挖除,用沥青砼补充压实),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到规范要求,不进行下道工序,直到处理后达标.C、施工要求:a、试验路段施工前要首先完成试验段,用以确定以下内容:(1) 确定合理的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2) 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3) 确定摊铺温度、速度、碾压顺序、温度、速度、遍数等;(4) 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5) 验证沥青混合料配比;(6) 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7)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b、施工设备(1) 拌和设备①、 拌和厂在其设计、协调配合操作方面,都能使生产的混合料符合生产配合比设计要求。
经理部在拌和厂设立中心试验室,配备足够试验设备,及时提供试验资料②、 热拌沥青混合料混凝土采用有自动控制性能的意大利玛莱尼300T间歇式沥青拌和设备拌合,能够对集料进行二次筛分,能准确的控制温度、拌和均匀度、计量准确、稳定、设备完好率高拌和机均设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拌和设备设有成品贮料仓③、 拌和楼具有自动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显示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④、 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⑤、 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和摊铺机进度及运输能力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其偏差值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⑥、 具有500T的沥青贮存能力(散装沥青),配备脱桶设备(能力和拌和能力相适应);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温;⑦、 计量装置由计量部门进行检验和校核准确⑧、 注意调整拌和楼振动筛筛孔,使每层筛网筛余石料大致相等,避免燃料和待料影响产量.(2) 运输设备①、 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自卸翻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粘有有机物质.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②、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略大于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保持有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保证连续摊铺.(3) 摊铺及压实设备①、 面层摊铺机准备采用戴纳派克182CS两台.采用两台一前一后同时摊铺采用的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及振捣夯击功能,且精度高,能铺出高质量的沥青层整平板在需要时还可以自动加热,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横向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②、 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与供料速度协调一致,下面层的摊铺速度按25m/min控制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可使摊铺速度略微提高③、 横坡控制器能让整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精度在+0.1%范围内④、 压实设备采用双钢轮戴纳派克(13吨)两台,YL25胶轮一台,并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⑤、 面层摊铺机应用红外线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厚度c、混合料的拌和(1)、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分开堆放,分别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2)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3)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0℃、对有花白料、超温的混合料(大于190℃)废弃,并坚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
4)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5)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6)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成品料我们坚决不使用,并及时做调整7)出厂的沥青混合料按现行实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测量温度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和插入式测温仪d、混合料的运输(1) 从拌和楼向运料车卸料时,应每卸一斗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2) 在运输过程中运料车采用蓬布覆盖3)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4) 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不得用于本工程5) 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和可靠的照明设施,当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e、混合料的摊铺(1) 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
2) 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并弃到指定地点3) 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摊铺室内料要饱料,送料应均匀4) 摊铺机的操作应不使混合料沿着受料斗的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予以除去5) 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且铺筑辗压速度要快6) 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施工气温低于10℃时,都不得摊铺混合料f、混合料的压实(1) 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处应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的压实2) 压实工作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3) 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初压:摊铺之后立即(高温碾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稳压两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30℃—140℃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4KM/h速度碾压3~4遍,胶轮压路机静压一遍,使其达到压实度。
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用双钢轮压路机以3KM/h速度碾压2遍,消除轮迹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4) 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发裂.碾压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初压不得低于130℃,温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要改变以前等到混合料温度降低到110℃才开始碾压的习惯5) 碾压工作应按试验路确定的试验结果进行6) 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7) 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害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8) 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因其它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度要求,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为止.(9) 摊铺和碾压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压实度检查要及时进行,发现不够时在规定的温度内及时补压,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其它地方,应采用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g、接缝的处理(1) 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
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的密度和表面修饰与其它部分相同2) 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并且是连续和平行的,使中缝部分成型经过压实后无任何痕迹3) 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4) 纵向接缝上下层间的错位不小于15cm5) 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未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m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在下次行程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未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预留量h、质量要求(1)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符合技术规范.(2) 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与频率应符合技术规范.(3) 在完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钻取芯样,检验压实度、厚度和施工孔隙率4) 所有取样的检验均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在取样后3天内将试验结果提交给工程师检查,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作任何调试时,在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下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以马歇尔稳定度击实成型标准为准。
5) 质量标准① 实测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②外观鉴定A、表面平整度,不存在泛油、松散、裂缝、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存在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0B、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得枯焦C、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顺接,不得有积水现象D、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i、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随时检测标高.(2) 对局部出现的离析要人工筛料弥补3) 对碾压产生的推拥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