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特征水文学.ppt
30页第四章第四章 地表水文特性与水的运动地表水文特性与水的运动4.1 河流特征一、流域1、定义 ---把地面水和地下水汇入河流并补给河流的区域,即河流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统称为流域晋江--西溪流域闽江流域2、分水线地面分水线地下分水线分水线地面分水线地下分水线v 分水岭----分隔相邻水系的山岭和高地v 分水线----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即流域的周界地面与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否则为非闭合流域3、流域的分类Z外流流域---水流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如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Z内流流域---水流排入内陆湖或消失于沙漠 中,不与海洋相通,如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流入沙漠区的台特马湖4、流域特征v 几何特征:包括流域面积、长度、平均宽度及形状系数等; 流域面积---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 形状系数---面积与长度平方的比值,K=B/L2 K越小,流域越狭长 流域形状(圆形vs狭长形)对河流的影响v自然地理特征: 包括地理位置、气侯条件、土壤、岩石性质,等等二、河系 ---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水流路线,称为河系或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
1、干流与支流Z干流 ( Mainstream ) 一般指水系中河道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汇集全流域径流的河流,如我国的长江、黄河 有时也可根据习惯来划分,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长度并非最长Z支流 ( Tributary ) 水系中除干流以外的所有河流v支流是分级的:Ø一级支流(注入干流的支流)Ø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支流)Ø 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的支流)Ø 四级支流 (注入三级支流的支流)v有时出于需要,可以把级数颠倒排列1、干流及支流111111112222334长江及其支流 包括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v河源: 河流开始的地方,如溪涧、泉水、湖泊、沼泽、冰川v上游: 位于山区或高原,以河流的侵蚀作用为主,特征是落差大、河谷狭、流量小、水流急2、河流的分段v中游: 多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以河流的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为主,河道比较平缓、河床比较稳定、河槽逐渐展宽v下游: 位于平原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为主,河谷宽、流量大、流速小v河口: 河流的终点,流入海洋、湖泊或另一条河流的地方 ---自河源至河口的距离,沿河槽中各断面上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深泓线)所量的长度。
3、河流的长度 LZ 中泓线Z 深泓线中泓线(stream centre line):河道中各横断面水流最大流速点的连线即一般的航线深泓线(溪线)(thalweg):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闽江下游福州段示意图三、河道特点三、河道特点1、河槽平面形态 ---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 A: 山区河流 ---平面形态复杂,急弯、卡口、河中多岩石,纵向坡度大,不利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B: 平原河流---平面形态较简单,但易变化,比降小,易航行 中国的河流按平面形态及河道演变特性可分为: ---顺直微弯型河道 ---蜿蜒型河道(弯曲型) ---分汊型河道(江心洲型) ---游荡型河道荆江---顺直微弯型九曲黄河---蜿蜒型闽江下游---分汊型黄河下游---游荡型边滩深槽凹岸凸岸深泓线 (航线)河床侵蚀/堆积地貌2、河道的断面与比降(1)纵断面与纵比降w纵断面——沿河流的中泓线或深泓线的剖面通常以河长为横座标,河底高程为纵座标河长河底高程w 落差 △H 河段两端的河底高程差叫落差; 河源和河口的河底高程差,叫总落差; 落差大,表明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w纵比降 J=△H/L 单位河长的落差,叫河道纵比降; 比降越大,河道汇流速度越快;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1)纵断面与纵比降△HLLH(2)横断面与横比降w横断面 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为河流在该处的横断面,又称过水断面 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或弯道离心力的影响,河流横断面的水面不一定是水平的,而存在横比降 横比降竹岐水文站基本水尺大断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