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空调匹数与功率之间的关系.ppt

11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610677
  • 上传时间:2018-07-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9.8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空调匹数与功率之间的关系空调设备的重要参数• 输入功率:包括压缩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总能耗• 制冷量:又称为输出功率,是空调的制冷能力• 能效比(EER):能效比 = 制冷量/输入功率,用来标 识空调的能量转换效率• 噪音:空调在运行时产生的声音大小空调匹数与输入功率的关系• 空调的匹数原本是用来标识输入功率的,其与输入功率瓦特的关 系是: 1P=1马力=735W• 在选购空调时提到的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735W, 匹并不指制冷量,而是根据空调消耗的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 匹是一种功率单位,过去在日本的口头叫法把输入功率为735w 空调叫1匹空调,输入功率为1470W的空调称为2匹空调......, 但由于空调输入功率不一定刚好是整匹,如1400W或1600W就 分别称小2匹和大2匹;介于1匹和2匹之间就称1.5匹,等等,其 实这种叫法是很不科学的 空调匹数与制冷量的关系• 我们平时所讲的空调匹数,是对制冷量一种模糊说法 ,就是以输入功率的匹数来估算制冷量,是一个大约 的值,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 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故一匹制冷量为 2000×1.162=2324W,所以1.5匹空调的制冷量应 为2000×1.5×1.162=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 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之间的关系。

      • 约定俗成: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1匹,3200- 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空调大小不论“匹”• 国家规定空调的大小是按制冷量参数标注的,比如型 号为KFR-22GW的空调,其数字“22”即表示这台空调 的制冷量为2200W的空调器,可以简称为“22型”• 由于匹是对制冷量的一种模糊估算,故用匹来描述空 调的大小并不科学• 其二用匹来描述空调的大小,往往因为能效比的不同 ,造成很大的差异,如输入功率为1000W的空调,能 效比为2.6时制冷量为2600W,能效比为3.5时其制冷 量为3500W,制冷量相差悬殊,因此按匹数就完全没 有意 义了空调的制冷量• 空调制冷量是反映空调制冷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空调 选型的基本依据家用空调一般按120-150W制冷量/ 平方米选型,房间西晒、隔热密封差,还可适当加大 ,但一般不必超过200W/平米• 如一间20平米的卧室,不西 晒、密封隔热好,选26 型(制冷量2600W)即可;若密封隔热稍差可选30 型;若西晒且密封隔热不好,可选32、35型等如果 按输入功率“匹”就不知 道该如何选择了 房间面积与空调型号选择•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卧室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 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 145-175W。

      房间保温好、密封好、不朝阳可取小值 ,反之取大值,层高较高时应再适当加大一般情况 可取中值,如卧室取130,客厅取160 如: 卧室内空调型号的选择• 15平方米:130*15=1950(W),因没有相应制冷 量的空调,就近选22型;• 20平方米:130*20=2600(W),选26型;• 25平方米:130*25=3250(W),选32型;• 28平方米:130*28=3640(W),选35型客厅内空调型号的选择• 30平方米:160*30=4800(W),选50型;• 40平方米:160*40=6400(W),选60型;• 45平方米:160*45=7200(W),选72型;• 此外,还需要考虑房间供电情况,一般50型以上的空 调有两相供电和三相供电的区别,如果有三相电应尽 量选择三相空调,每相电流较小,有利于用电安全能效比是选择空调的重要参数• 购买空调时,我们不仅仅只考虑空调的制冷能力(多 少匹),我们更应考虑空调的能效比 EER它表示空 调器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EER值越高,表示空调中蒸发 吸收较多的热量或压缩机所耗的电较少,也就是花越少 的电费得到更清凉的效果,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考虑 的参数。

      • 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 例:2匹的空调,它的功率是1500瓦 • 则:EER=2匹/1500 = 2*2500/1500 = 3.3 • 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临尾寄语:子罕以不贪为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