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卡标准及规范.docx
14页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颁布《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和《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两项行业标准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标准尽在银发[2000]342号 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汇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和《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两项行业标准,业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同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两项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如下:JR/T 0008—2000《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JR/T 0009—2000《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以上标准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二、凡在国内发行使用的各种人民币银行卡的BIN及卡号必须符合《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标准,其磁道格式必须严格遵循《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标准三、以上两项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过渡期为三年从2004年1月1日起,各类非标准的人民币银行卡必须退出国内市场四、各发卡机构须在今年底以前将目前正在使用的首位为“9”的BIN号码,向银行卡BIN注册管理机构提出继续使用申请,经批准后可继续使用同时目前正在使用的首位非“9”的BIN号码及将来向国际组织申请的BIN号码也必须报银行卡BIN注册管理机构备案。
自2001年1月1日起注册管理机构开始受理发卡机构新发行的银行卡BIN的申请银行卡BIN的注册管理机构目前暂委托全国银行卡办公室负责五、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其他标准中凡涉及以上两项标准并与之不符的有关内容,应以上述两项标准内容为准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 0008—2000 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 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 and card number forbank card2000-11-10发布 2001-01-01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前言本标准对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有关内容做了规定本标准由全国银行卡办公室提出,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本标准由全国银行卡办公室组织制定标准起草单位:全国银行卡办公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行卡的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的规范,其中包括银行卡卡号结构、长度以及发卡行标识代码的长度等内容,不包括发卡行标识代码编码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和使用的各种人民币银行卡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 7812-1:1997 发卡行标识代码的编号体系3 定义3.1 银行卡 bank card由商业银行(含邮政储蓄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3.2 卡号 card number标识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信息的号码它由发卡行标识代码、自定义位和校验位组成注:它等同于磁条信息中所定义的主账号3.3 发卡行标识代码 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BIN)标识发卡机构的代码4 卡号长度及结构银行卡的卡号长度及结构符合ISO 7812-1有关规定,由13-19位数字表示,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9 XXXXX X……X X发卡行标识代码 自定义位 校验位5 发卡行标识代码发卡行标识代码标识发卡机构,由6位数字表示,第一位固定为“9”,后5位由BIN注册管理机构分配6 自定义位发卡行自定义位,由6-12位数字组成7 校验位卡号最后一位数字,根据校验位前的数字计算得到计算方法见附录A8 BIN注册管理机构BIN注册管理机构是负责BIN注册管理的机构。
9 BIN注册管理原则发卡机构发行的银行卡须向BIN注册机构提出BIN分配申请,申请表格见附录C10 卡面统一标识信息如有卡面凸印信息,应有效日期后凸印“CN”,如无凸印,应在此位置印刷“CN”,其字体和字号应与该信息行其他字符一致附录A (标准的附录) Luhn计算模10“隔位2倍加”校验数的公式计算步骤如下:步骤1:从右边第1个数字(低序)开始每隔一位乘以2步骤2:把在步骤1中获得的乘积的各位数字与原号码中未乘2的各位数字相加步骤3:从邻近的较高的一个以0结尾的数中减去步骤2中所得到的总和〔这相当于求这个总和的低位数字(个位数)的“10的补数”〕如果在步骤2得到的总和是以零结尾的数(如30、40等等),则校验数字就是零例:无校验数字的卡号 4992 73 9871 步骤4 9 9 2 7 3 9 8 7 1 1× 2 × 2 × 2 × 2 × 2-------------------18 4 6 16 24+1+8+9+4+7+6+9+1+6+7+2=64 270-64=6 3带有校验数字的卡号为:4992 73 9871 6附录B (标准的附录) BIN注册程序B.1 BIN申请:1.申请BIN的机构必须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展银行卡业务的金融机构。
2.申请机构应正式向注册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按附录C的要求填写BIN申请表3.申请机构提出BIN的申请后,由注册管理机构根据代码资源情况为其分配号码,申请机构不能指定号码B.2 BIN审批分配:1.BIN注册管理机构对申请机构的申请材料做必要的审查2.审查通过后,管理机构将在保证BIN唯一性的前提下,为申请机构分配一个或多个号码,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B.2 BIN的收回:如申请机构在一年内未启用已分配的BIN号码,情况核实后,BIN注册管理机构有权对已分配的BIN予以收回附录C (标准的附录) 银行卡BIN申请表 Application for issuer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单位名称 Name of organization || ||------------------------------------------||地址 Address || ||------------------------------------------||联系人姓名 Name of contact person || ||------------------------------------------||联系 Telephone number | Fax number || | ||------------------------------------------||银行卡用途说明 Brief explanation of card usage || ||------------------------------------------||申请号码数 Numbers of BIN || ||------------------------------------------||银行卡发行地点 Name of City where card is issued || ||------------------------------------------||此代码预计启用时间 Anticipated date of first use of number || ||------------------------------------------||单位负责人签字 Signature of responsible person |单位盖章 Stamp of organization || | ||------------------------------------------||申请日期 date of application ||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 0009—2000 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 Magnetic stripe data content and specification for bank card2000-11-10发布 2001-01-01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术语4 磁条5 第1磁道的信息格式6 第2磁道的信息格式7 字段说明8 使用规范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模10“隔位乘2加”校验数算法附录B 提示的附录 第3磁道的信息格式前言本标准以GB/T 17552识别卡金融交易卡为基础,参照GB/T 14504银行卡、GB/T15694.1识别卡发卡者标识第1部分:编号体系、GB/T 15120.2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等相关标准编制。
本标准对银行卡第1磁道和第2磁道的磁条信息格式及我国银行卡对各磁道的使用作出了规定本标准由全国银行卡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工商银行负责组织制定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怀光 仲安妮 张 艳 聂 舒 陆书春 桂孝生徐 敏 童 杰 李铁成 刘 芝 武志光 高天翔李建峰 纪朝晖 钱 菲 张荣静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 0009—2000 银行磁条卡磁道格式和使用规范 Magnitic Stripe Data Content and Specification forBank Card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行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和使用的各种银行卡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新标准出版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659-1994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12406-1996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GB/T 15694.1-1995 识别卡发卡者标识第1部分:编号体系GB/T 15120.2-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JR/T 0008-2000 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3 术语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
3.1 银行卡 bank card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下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3.2 主账号 primary account number(PAN)标识发卡机构和持卡者信息的号码它由发卡机构标识号码、个人账户标识和校验位组成它是进行金融交易的主要账号注:它等同于JR/T 0008中所定义的卡号3.3 发卡机构标识号码 issu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IN)标识主要行业和发卡机构的代码3.4 个人账户标识 individual account identification为识别个人账户,由发卡机构分配的号码3.5 校验位 check digit位于持卡者标识之后的一位数字它根据由发卡机构标识号码和个人账户标识全部字符算出,用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