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农业大学22春《动物寄生虫病学》离线作业一及答案参考100.docx
14页四川农业大学22春《动物寄生虫病学》离线作业一及答案参考1. 氯霉素对骨髓抑制的表现及可能原因氯霉素对骨髓抑制的表现及可能原因可逆性的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这一反应与剂量及疗程有关,立即停药可以恢复不可逆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反应与剂量、疗程无关,可能与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内线粒体中的70s核蛋白体有关2. 静注硫喷妥钠后,因其( ),极易进入( ),故作用( )但因( ),故作用持续( )静注硫喷妥钠后,因其( ),极易进入( ),故作用( )但因( ),故作用持续( )脂溶性高$脑$快$重新分布$短3. A.对淋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 B.是氨基糖苷类耳毒、肾毒最低者 C.是鼠疫首选药 D.用于烧伤绿脓杆菌感染A.对淋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 B.是氨基糖苷类耳毒、肾毒最低者 C.是鼠疫首选药 D.用于烧伤绿脓杆菌感染 E.对各种厌氧菌均有效C$D$A$B4. 血磷的存在形式有3种:______、______和______血磷的存在形式有3种:______、______和______无机磷酸盐$有机磷酸酯$磷脂5. 下列关于金龟子生物学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较弱的趋光性 B. 成虫具有假死习性 C.下列关于金龟子生物学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较弱的趋光性B. 成虫具有假死习性C. 蜘蜡喜欢保水保肥好的土壤D. 成虫喜食榆树、杨树叶片参考答案A6. 双香豆素类药抗凝作用机制是( ) A.妨碍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B.耗竭体内凝血因子 C.激活血浆中抗凝血双香豆素类药抗凝作用机制是( ) A.妨碍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B.耗竭体内凝血因子 C.激活血浆中抗凝血酶Ⅲ D.抑制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 E.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A7. 螺内酯的不良反应是( ) A.高血钾 B.性激素样作用 C.高血钙 D.妇女多毛症 E.精神紊乱螺内酯的不良反应是( ) A.高血钾 B.性激素样作用 C.高血钙 D.妇女多毛症 E.精神紊乱ABDE8. 简述加速或延缓凝血的方法和依据简述加速或延缓凝血的方法和依据正确答案:(1)加速凝血的方法和依据\r\n ①血液与粗糙面接触或温热盐水纱布按压创面利于激活凝血因子Ⅻ和血小板\r\n ②适当升高血液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度。
\r\n ③补充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r\n ④加Ca2+可促进凝血过程\r\n (2)延缓凝血的方法和依据\r\n ①用内壁光滑洁净的容器(如涂有石蜡或硅胶)盛血可减少激活凝血因子Ⅻ和血小板的几率\r\n ②降低血液温度可抑制酶的活性和反应速度\r\n ③血中加入柠檬酸钠、草酸铵或草酸钾均可与Ca2+结合而除去血浆中的Ca2+起到抗凝作用\r\n ④血中加入肝素肝素能与抗凝血酶Ⅲ和血小板结合作用复杂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r\n ⑤口服抗维生素K药物双香豆素、华法令等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而抗凝加速凝血的方法和依据①血液与粗糙面接触或温热盐水纱布按压创面,利于激活凝血因子Ⅻ和血小板②适当升高血液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度③补充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④加Ca2+,可促进凝血过程2)延缓凝血的方法和依据①用内壁光滑洁净的容器(如涂有石蜡或硅胶)盛血,可减少激活凝血因子Ⅻ和血小板的几率②降低血液温度,可抑制酶的活性和反应速度③血中加入柠檬酸钠、草酸铵或草酸钾,均可与Ca2+结合而除去血浆中的Ca2+,起到抗凝作用。
④血中加入肝素,肝素能与抗凝血酶Ⅲ和血小板结合,作用复杂,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⑤口服抗维生素K药物双香豆素、华法令等,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而抗凝9. 以下有关氯胺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镇痛显著而完全 B.可引起血压降低 C.肌张力提高 D.降低以下有关氯胺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镇痛显著而完全 B.可引起血压降低 C.肌张力提高 D.降低颅内压 E.麻醉期间睁眼凝视BD10. 饲料能量换算关系中,1卡=( )焦耳A.4. 184B.0.24c.6.25D. 16饲料能量换算关系中,1卡=( )焦耳A.4. 184B.0.24c.6.25D. 16参考答案:A11. 下列四种线虫中,不属于禽胃线虫的是( )A.异刺线虫B.锐形线虫C.四棱线虫D.鹅裂口线虫参考答案:A12. 只要选用与所需(目的)基因互补的DNA片段作探针,通过______、______等即可从基因文库中筛出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只要选用与所需(目的)基因互补的DNA片段作探针,通过______、______等即可从基因文库中筛出所需要的目的基因。
原位杂交$Southern杂交13. 食道口线虫又名( )A.结节虫B.鞭虫C.肺线虫D.胃线虫参考答案:B14. 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是( )A.嗅觉B.味觉C.触觉D.防御E.取食参考答案:AC15. 国家标准要求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应小于( )A.10mg/100gB.15mg/100gC.20mg/100gD.25mg/100g参考答案:B16. 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是什么?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1)动物本身(品种、生理状态、年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及生产性能)、(2)限制饲养、(3)应激、疾病、不良环境因素、(4) \n的维生素顽抗物、(5)抗菌素的使用、(6)日粮中其它营养素的水平、(7)体内维生素的储存17. 下列哪项体现了护理队伍护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层次A.自私自利,损公肥私B.先私后公,公私兼顾C.先下列哪项体现了护理队伍护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层次A.自私自利,损公肥私B.先私后公,公私兼顾C.先公后私,先人后已D.毫不利已,专门利人E.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别人答案:D18. PCR反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CR反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DNA聚合酶能够在体外酶促合成DNA片段,条件是以单链DNA为模板,以dNTP为底物,同时需要引物、Mg2+存在。
一个典型的PCR反应通常包括3个基本步骤:①高温变性,在94℃时模板DNA变性,双链解开变为单链,可以作为复制的模板;②低温退火,降低温度至45~65℃,人工合成的2条寡核苷酸引物分别与目的片段两侧序列互补结合,形成局部双链;③中温延伸,再将温度升高至72℃,DNA聚合酶可将单核苷酸从引物3'端开始掺入,沿模板链从5'向3'方向延伸,合成新的DNA链一般经25~30个循环,目的片段的数量可放大数百万倍19.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是A是B D.非A非B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是A是B D.非A非BA$B$C$D20. 农药的分类常根据( )A.防治对象B.作用方式C.化学组成D.剂型参考答案:ABCD21. 阿苯达唑的临床用途有哪些?阿苯达唑的临床用途有哪些?阿苯达唑对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牛肉绦虫感染,囊虫症,包虫病(棘球蚴病),华支睾吸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和贾第鞭毛虫病等有效22. 分析生理状态下机体血管中不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原因分析生理状态下机体血管中不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原因正确答案: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血管中不易发生血液凝固是由于下列原因共同协调实现的。
\r\n (1)血管内皮可防止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与内皮下的成分接触避免了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小板的活化血管内皮有抗血小板和抗凝血的功能\r\n (2)血管内皮完整光滑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过程均不能启动\r\n (3)当血管局部损伤时凝血因子的激活局限于血管的受损部位使生理性凝血过程也只在局部发生\r\n (4)凝血早期需数分钟而血流速度很快可不断稀释冲走少量已被活化的凝血因子并由血浆中抗凝物质灭活被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r\n (5)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r\n (6)血浆中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维持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血管中不易发生血液凝固是由于下列原因共同协调实现的1)血管内皮可防止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与内皮下的成分接触,避免了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小板的活化血管内皮有抗血小板和抗凝血的功能2)血管内皮完整光滑,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过程均不能启动3)当血管局部损伤时,凝血因子的激活局限于血管的受损部位,使生理性凝血过程也只在局部发生4)凝血早期需数分钟,而血流速度很快,可不断稀释冲走少量已被活化的凝血因子,并由血浆中抗凝物质灭活,被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
5)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6)血浆中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维持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23. 简述肝对于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简述肝对于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肝的调控机制在于不断地探测着门静脉中血糖的含量,糖原的贮存量,以及糖酵解和糖异生之间的平衡,最终依据机体需求决定脂肪酸代谢分支点上中间产物的去向 脂肪酸在肝中的代谢有3个重要的分支点: (1)脂酰CoA肝可以根据机体的能源供应状况,或者使脂酰CoA在胞液中再酯化生成甘油三酯,再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释放入血液,送回到脂肪组织中去贮存,或者转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为机体供能 (2)乙酰CoA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乙酰CoA既可以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分解,也可以转变成酮体以提高其在肝外组织中的利用率 (3)柠檬酸柠檬酸是脂肪酸在肝中代谢的中间产物,也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代谢中间物它或者通过循环被进一步降解,或者经由柠檬酸/丙酮酸途径转入胞液再产生乙酰CoA,用以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 肝可以决定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各级代谢中间物在何种生理状态下该往何处去,而不做无效和无用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肝是调节脂肪酸代谢去向最理想的器官。
24. 能收缩肾血管的药物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间羟胺 E.去氧肾上腺素能收缩肾血管的药物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间羟胺 E.去氧肾上腺素ABDE25. 简述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的转导途径简述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的转导途径该途径与蛋白偶联型受体系统不同,受体本身具有激酶的功能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受体间发生聚合,受体自身或相互催化磷酸化,从而产生生物效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发生二聚化,两个受体的细胞内部分,相互催化发生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激活激活的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催化其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构成信号级联放大效应,或通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的有丝分裂、分化等26. 林可霉素类抗菌谱包括( ) A.耐青金葡菌 B.白喉杆菌 C.链球菌 D.人型支原体 E.厌氧脆弱拟杆菌林可霉素类抗菌谱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