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技术实务必考知识点.docx
6页消防技术实务必考知识点之【消防设施篇】281. 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两只以上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与”逻辑),作为预作用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 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预作用阀组的开启,使系统转变为 湿式系统;当系统设有快速排气装置时,同时联动控制排气阀前的电动阀的开启82. 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两只以上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 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与”逻辑),作为雨淋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83. 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用于防火卷帘的保护时,由防火卷帘下落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与 本报警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与”逻辑)作为水幕阀组启 动的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水幕 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84. 仅用水幕系统作为防火分隔时,由该报警区域内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 警信号(“与”逻辑)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85. 当建筑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 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消 火栓泵的启动。
86. 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 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探测器的组 合宜采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87 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88. 由常开防火门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 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与”逻辑),作为常开防火门关闭的联动触发信号89. 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考试热度:★★★★★)(1) 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 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防火卷帘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 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2) 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后 续联动触发信号,防火卷帘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防火卷 帘下降到楼板面在卷帘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5m内应设置不少于2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感温探测庚器90. 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 警信号(“与”逻辑),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防火卷帘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 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表面。
9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 声光警报器92. 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考试热度:★93.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应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 快方式确认:在火灾确认后,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人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 外),同时拨打“11”报警;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考试热度:★★★★)94. 排烟窗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并应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当 房间高度小于 300m 时,排烟口的下缘应在离顶棚面 80cm 以内;当房间高度在 3.00m40m 时, 排烟口下缘应在离地板面2.10m以上部位;而当房间高度大于4.00m时,排烟口下缘在房间总 高度一半以上即可;排烟口的位置越高排烟效果就越好95. 排烟窗宜分散均匀布置,每组排烟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排烟 窗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自动排烟窗附近应同时设置便于操作的手动开启装置手动 开启装置距地面高度 宜 1.30m-1.50m。
96. 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97. 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 0 0 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 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考试热度:★★★★★)98.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 30m3/h 计 算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1.00m/s门洞断面风 速计算99. 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2500m3/h当防烟楼梯间与 前室或合用前室分别送风时,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不应小于16000m3/h,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 风量不应小于 12000m3/h100.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101. 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管道时,不应大于 15m/s;当采用土建井道时,不应大于10m/s;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102. 目前常见的有机械排烟与自然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机械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排 风合用、机械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等形式。
103. 对于人防工程,担负一个或两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部分总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60m3/h计算,但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小于7200m3/h;担负三个或三个以上防烟分区 排烟时,应按其中最大防烟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104. 当采用金属风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 15m/s ;当采用建风道时,不应大于10m/s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105. 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 不应超过30m走道内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2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其最近的边缘 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大于 0.50m 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 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106 •挡烟垂壁有效高度不小于500mm,活动挡烟垂壁落下时,其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 1.80m考试热度:★★★★★)107.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5m机械补风风速不大于10m/s,人员密集不大 于5人/m2,自然风速不大于3m/s08•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 散照明:(考试热度:★★★★★)(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 难层(间);(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 200m2 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 员密集的场所;(3)建筑面积大于 100m2 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 走道。
(5)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109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 ★★)([)对 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 1.01x2)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1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 于10.01X⑶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1xo110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 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111 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 的上部或顶棚上112.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 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1) 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2)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 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113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 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考试热度:★★★ ★★)([)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 展览建筑(2)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0m2 的地上商店;(3) 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m2 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 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6) 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 的公共区。
114灯具蓄电池组初装容量:100m及以下建筑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90min;100m以上 建筑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180min;避难层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540min115. 大于 2000m2 的防火分区单独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小于 2000m2 的防火分区可采用专用应急照明回路:应急照明回路沿电缆管井垂直敷设时,公共建 筑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范围不宜超过8层,住宅建筑不宜超过16层;一个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 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所带灯具覆盖的防火分区总面积不超过40m2,地铁隧道内不超过一个区 段的1/2,道路交通隧道内不超过500m116. 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输出回路不超过 8 路;采用安全电压时的 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大于5A;采用非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大于16A117. 每台应急照明控制器直接控制的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应急照 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等设备总数不大于3200个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电源由消防电源 供电,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至少使控制器在主电源中断后工作3h考试热度:★★★ ★★)118.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由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报警传输网络、监控中心以及火警信 息终端等几部分组成119. 按信息传输方式,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分为有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无线城 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有线/无线兼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120. 系统的设计原则:(1)实时性;(2)适用性;(3)安全性;(4)可扩展性121. 监控中心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3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从用户信息传输 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0so监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 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大于3s监控中心与用 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通信巡检周期不大于2h.并能够动态设置巡检方式和时间监控中心的 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 1 年按年度 进行统计处理后,保存至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上录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少于 6 个月远 程监控系统具有统一的时钟管理累计误差不大于5s123. 监控中心的电源应按所在建筑物的最高负荷等级配置,且不低于二级负荷,并应保证 不间断供电考试热度:★★★)124.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报警受理系统、信息查 询系统、用户服务系统和火警信息终端和通信服务器等125. 灭火器的种类较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 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洁净气体灭火器等;按灭火类型分:A类灭火器、B类灭火器、C类灭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