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本科自考学习方法.doc
11页人力资源本科自考学习方法该学习方法适合工作日每天有3个小时左右时间学习的人士使用,在考前1个半月开始学习本人使用该方法,1年半3次考试所有科目全部一次通过,报考科目数分别为6,5,2 在自考中,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盲目迷信教学机构教学机构聘请的讲师在讲课时都会根据自己对考纲的理解和对历年考题的归纳划重点,而大多数讲师都是市面上的人力培训师或者自考培训经验较少的讲师同一个机构不同的讲师所划的重点都不相同,只能把讲师的所划重点列为参考,一切以自学为主 2.报考科目的选择在人力本的考试中,有5门课程全是选择,6门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再加上英语和高级实验其中只有公共课的3门课程(近代史,马概,英语二)4月10月考试都有,其他课程每年都只考一次另外考试所需记忆量不同,所以大家必须合理安排考试科目我的建议,以4月开始考试为例4月报考:2门选择,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马概与近代史任选其一,英语10月报考:2门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济学,马概近代史任选其一,加4月未过课程第二年4月,1门选择,高级实验,前两次考试未过课程。
3. 在自学过程中要屏蔽掉有可能干扰自己学习的东西,比如:,电脑提前给玩伴消息,这一个半月少约工作日3个小时学习,说的很简单,实际坚持下来很难下面,是我自己归纳,按照考试科目的难易程度和考试内容来做具体分解一.5门ipma证书课. 这5门课程考题全部为选择题,属于13科里比较容易通过的,通过率应该在70--80%之间.而5门课程里也分难易,其中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是最为简单的,里面的逻辑关系较强,而且我们对这两个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学习起来相对容易测评理论与方法和战略与规划,相对来说是比较难,内容逻辑关系不强,涉及人名和方法比较多,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工作分析与评价,难度适中 这5门课程,我的建议是每科15个小时,一个大周末一天半一科,足够通过考试 学习材料:上课划过重点的书,3份往年试题加答案 学习方法: 1.前5个小时,将课本精读一遍,由于考题全是选择,不要求大量记忆,只需将记忆点记住,所以每章节花费时间为半小时注意,记忆点必须由两个方向记忆,考题很可能会从不同方向测试,例如:企业调整局部目标的最终目的是 A.确定未来经营方向和目标的纲领性规划和设计 B.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 C.如何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或保持不败 D.为了更好地实现长远目标的发展很可能将题出成 为了更好地实现长远目标的发展,是企业调整局部目标的: A.最终方向 B.最终目的 C.具体手段 D.企业愿景在整个课本中,一般有两章涉及人名和时间比较多,这两章每章可以单独花1个小时记忆。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人名排列,在后面注明此人的著作是哪个学说的代表2. 随后3个小时拿出一套试题,做一遍在做的时候,将答案不确定的和没看过的题目标出来做完之后,先按照正确答案批出得分然后把每道题都在书上找到原文,在试卷上标出页码,将原文所在页数的前后两页的重点也复习一下,加深印象一般来说答题+审阅答案40分钟,查书+复习140分钟 第一天9个小时过去之后,就可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大脑3. 第二天,前2个小时,按照上述方法再做一套题,由于有了第一天的复习,这一遍试题和查书会比较快速然后2个小时,最后一套试题4. 剩余3个小时,在考试前一天,花两个小时把3套卷子再做一遍,参照答案,把错误的加深记忆最后一个小时放在考试前,到考场前的时间,随意翻书,翻到哪页,将哪页重点和非重点部分记忆下来,这一个小时考验你的运气最后,和大家讲一下考试,由于全是选择,要填答题卡,一定按照顺序将答题卡涂完,中间即使不会,也不要空在试卷上做出标记,用O表示肯定对的,全部答完后,每题参照答题卡检查一下,避免本来会的题涂错选项算一下肯定对的题有多少分,够60道就可以交卷走人如果实在回忆不出来正确答案,相信第一感觉,不要修改。
2. 英语(二)我相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英语是个极其头疼的问题,在考前都很忐忑,其实对于我也一样我高考81分的水平,单词量大概在1000左右但考完就觉得很简单,基本上是高一的水平我复习英语只用了1天半时间1.找到所有课文的汉语翻译2.对照翻译仔细看一遍课文英语试题中,有一道大题会从原文中出,有可能是完形填空,也有可能是阅读理解3.作文,作文占30分,一般来说,你单词写错都关系不大注意字迹工整,单词数要求考前半天,找几篇例文,或者几十个复杂句型例句,与网络和现实有关的最好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复杂句型的句子嵌入文章里,这样作文基本可以拿到15-20分如果你平常时间比较充足,可以下一个app学习英语单词,英语二级考试中除了作文,不会有句型句式的要求,所以有一定单词量通过的把握会更大3.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称劳动法),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简称法规)之所以把这两门放在一起,第一是因为两门都只在4月份考试,第二是因为劳动法就是法规后几章的延伸所以先复习劳动法,再复习法规,可以减少一少半的工作量,还可以顺带温习顺带说一句,劳动法要比法规出题更细,所以难度更高从(三)开始,都是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了,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需要准备材料包括:划过重点的书,近4年的真题法规新教材只考了两年,找前两年的就可以了两门课程考题包括单选,多选,简单,论述,案例分析想顺利通过考试,单选和案例分析一定要多拿分数,其中单选不必说,各章节都有知识点,结合讲师划的重点和参考资料复习案例分析,两门都一样,90%会考劳动合同纠纷,其中涉及到合同无效条款,违约责任,合理解除和非合理解除合同项,以及仲裁等等逻辑关系较强,必须将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记住,而且这些知识点也会在其他题型中出现,属于重复概率较大的部分,一定重点识记在案例分析中,不能只答知识点,应结合案例中的原话回答,这样可以丰富内容,把卷面答满如果这两项题型中,单选错2个以内,论述能拿80%的分通过就有60%以上的希望了接下来是多选和简答,书中所有同题有3-6个知识点的部分都是这两项题型涉及到的部分记忆量极大,这两部分可以以课后题为主,每本书的课后题量大概在50道左右识记的时候,只记知识点,将多余的废话去掉,这样在多选中可以轻松找到答案在简答答题里可以用自己的话将知识点丰富,这样可以拿到简答70%以上的分数通过已经有80%的希望了论述题虽然是分数较大的题型,但难度不大,只要你精读过课本,对知识点稍微有点印象,并结合之前背的课后题,将答题纸答满没有问题,至少可以拿到40%的分数。
我自己总结的学习次序,以每天3小时学习先学习劳动法,每天精读两章,将课后题记住每3天做一个复习轮回,比方说第一天,一二章课后题,第二天三四章课后题,第三天,五六章课后题并复习前两天的内容6天时间可以将一本书精读一遍然后做卷子,将知识点查缺补漏,加深印象第二周换法规,学习次序同上,法规的章节多一些,可是你复习到后几章的时候会发现内容和劳动法差不多,显然可以加快进度这样两周时间将两本书梳理识记一遍考试前一周,再用3天时间复习一本书全部课后题,加深印象考试前一小时,随意翻书,翻到那一页,就按大题的方式记住这一页的知识点,看运气喽最后讲一下考试,在考试当中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到答题纸上,一定要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除简答外,论述和案例即使你不会,也要按自己的理解和社会常识回答答题纸反面有三排,按照一排一道大题来答,无论如何卷面要答满,字迹要工整,所有会的知识点要先答,后面就是凑字数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你全部内容,一般都是看看每题的前面和结尾,只要知识点和结论无问题,都会给相应的分数4. 近代史,马概近代史和马概这两个科目,在我们初中,高中都学过,近代史的难点是时间点多,人物多,需要识记的历史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多,马概的难点也差不多。
05年10月开始用新教材进行考试,但是学习方法和识记内容不会有大改变需要有至少一周半时间来学习需要资料:书,近3年试卷(6套),自考通试题一份我近代史自学的经验就是,精读书,列出几套时间轴,加上人物事件会议会议内容,事件意义单独记忆然后多做题,由于知识点多,杂,多做题可以补充没看到的知识点学习方法,首先精读一遍书,把1840--共产党成立之前时间段的所有事件列一个时间轴,像各种条约的签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起义等等;共产党成立之后列平行的两个时间轴,一个时间轴是各种事件,包括起义,长征,抗战,著作发表,建国后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等,另一个时间轴是国共两党会议,历史意义后两个时间轴并行,看看各种会议针对之前发生的事件宣布内容,解决的问题,通过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记忆然后根据三个时间轴,将涉及到的人物填在后面,像战死人员,变法人员,会议参与,著作等等然后学习每章课后题,课后题大部分是以简答和论述的形式出现,基本上就是各种意义接下来就是做题,先做自考通,自考通前面是三章一卷,后面是模拟试题再做历年真题,以真正考试的方式答题,最后判分马概的自学经验和近代史差不多,不同的是不用列时间轴,但是要把里边所有涉及到根本,基本,目标等字样的句子罗列出来。
根据近几年考试的内容,可以确定大题中,矛盾里必出一道,地差那块必出一道,列宁物质定义重点记住最后讲一下考试,简答题可以只答知识点,前面标明1234论述要结合知识点展开,所有答案必须条理清楚,卷面工整5. 经济学 翻开书以后,看到各种函数图是不是脑袋都大了没关系,实际上经济学要比近代史和马概简单一些函数那么多东西,充其量不过是3,4道选择和一道简答题,不需要那么害怕准备资料:书,近5年真题.学习方法和近代史及马概差不多,重点放在后半本书函数如果实在不理解,可以死记硬背,但不建议放弃,选择1分也是分啊考试方法也如上,没什么可说的6. 开发与管理重点来了,个人认为开发与管理是所有科目里最难得,涉及到所有证书课这门和高级实验还有所不同,虽然同是涉及所有证书课,高级实验是可以有侧重的看,而开发与管理则没有非重点更恶心的一点是这门里竟然有名词解释,万恶的名词解释准备资料:书,讲师归纳资料,4套近年真题学习方法:我觉得这个可以不用什么学习方法了,全书必须全部看到前两章没有问题,必须重点看大题必出1-2道中间几章:各种方法,各种意义,各种名词解释头大的很最后一章:也曾经考过大题,我勒个去,不过这章是唯一可以作为次重点学习的章节。
除了背就是做题,万恶的开发与管理,花费了我大概2周多的时间,最后也是刚刚及格7. 高级实验 最好把高级实验放在最后考,通过前面的考试,你已经对证书课的所有内容有了了解,再考这门相对而言要轻松一些个人认为,这门课程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过,由于考试内容的关系,一个案例,5道大题能够在一个案例中出5个问题而且是互相有联系,人力资源模块里也就是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这五个模块,所以,在整个书中这五章作为重点,其他模块作为次重点准备材料: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人力资源一级,二级考试的案例题,最好带答案学习方法:精读一遍书是没错的,将各章节所涉及到的步骤重点记住工作分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记住工作分析输出的表格--职务说明书能够按书上的内容,做出培训,绩效和薪酬的方案,书上有这三个模块方案的模板然后开始做各种案例题,主要是学会案例答案中的官方语句,在回答问题中尽量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