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武术观视野下的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350692
  • 上传时间:2017-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武术观视野下的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 1李永明(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天津 300381)[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解释大武术观的内涵,界定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概念;分析了大武术观的视野下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的发展,以及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对接;认为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武术的生命力是挖掘适合时代主体的武术价值和精神[关键词]大武术观;学校武术;影视武术大武术观是站在体育强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和谐社会构建等时代背景下,从武术整体发展的层面上对待武术发展的一种态度和认同大武术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武术的自身观,即武术不只是一种防身自卫术,而是内涵丰富,体系庞杂的大系统;二是对武术发展的全局观,即我们要用更加开阔的眼光来审视武术;以更加包容的胸怀来肯定武术;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来发展武术[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十二五”发展报告》中指出,大武术观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富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不仅强调和追求武术发展的多元化路径,而且也强调追求武术发展的历史性、当代性和未来性价值的利用和开发它不仅追求武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满足本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更追求武术发展当中满足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需要。

      大武术观对武术工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武术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服从和服务于弘扬民族文化,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大武术观的提出,是我们对所有武术发展方面的问题有了指导思想,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武术传承和创新,我们会得到诸多启发和思考,比如: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发展方面一、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概念的界定武术既具有体育的属性,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它的内容是庞杂的,所以分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武术按运动形式分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套路运动又包括许多拳种、器械和对练等,搏斗运动又包括散打和推手等武术按照功能分类,包括:学校武术、健身武术、竞技武术、实用武术 [2]本人认为从1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11 年度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中部分成果(课题编号:WSH2011Q018)功能分类的角度分析,应加上影视武术,即武术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学校武术、健身武术、竞技武术、实用武术和影视武术因此,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的关系和概念都好理解了,它们是在功能上各有侧重的两类武术文化学校武术是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武术的总称学校武术的主要价值功能是教育、健身和文化传承等。

      影视武术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所涉及的武术元素的总称,包括以武术为题材的影视、影视武打设计中的武术动作和武侠思想为主题的影视等影视武术的价值功能主要有衬托作品情节和主题,武术文化和精神的宣扬,以及教化等功能二、大武术观视野下的学校武术早在上个世纪初,武术就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走进学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学校武术的开展从最早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基本技能)指导方针为主,到“健康第一”,再到新时期提出的“提出的“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学校武术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但武术高等教育始终把培养更高级武术专业人才作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当前形势下学校武术的开展不是很成功,许多大学生和青少年喜欢武术,但不愿意练武术,习武人群明显少于跆拳道、体育舞蹈等新兴项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大武术观的指导思想下,我认为学校武术开展的方式和目标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承担着武术人才培养任务的相关高等院校首当其冲是改革的探索者,因为它决定着武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武术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在大武术观的影响下,应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武术,界定武术的内涵、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

      从社会需求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的角度,拓宽武术专业领域,开发武术教学内容例如:现在有一些高校在尝试着开设影视武术专业、武术表演或体育表演专业等,这正好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武侠影视发展了这么年,从事武打的演员或武术指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人才,一类演员是是多年的练武出身,缺少表演的专业功底,在实践中摸索;另外一类演员是有表演功底但没有武术基础,只有借助特技一味的追求影视效果,这种状况极大制约了武术影视的发展,应该从真正的武术自身找突破口,深挖武术自身的技术和文化内涵,找出与时代同步的武术价值高校作为武术人才的培养摇篮,通过武术影视表演专业的开发建设,在就业、武术产业和武术影视产业方面等都将会有广阔的前景在抓好武术人才培养同时,要积极的推进武术进中小学,保证中小学武术师资力量抓好武术学校和中小学校武术教学训练工作,增强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后继继续推进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做好武术健身操、武术表演和武术段位制教学等进校园的推广工作,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步掌握武术技术和知识,推动武术的后备人才培养在传承武术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以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尚武精神与武德情操三、大武术观视野下的影视武术中国传统文化以武术为载体,影视武术又是以影视为载体,因此,影视武术是宣传和推广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也是折射武术文化的一面镜子。

      影视武术的制作在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同时,也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诠释武术文化的内涵,体现武术文化承载的时代精神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观念不断更新,对影视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武术艺术化的表现通过屏幕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展示,同时,通过对影视武术的欣赏,不断提高人们对武术文化的关注在大武术观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武术的艺术性,不是一味的追求影视特技制作的标新立异和追求暴力美学,而是挖掘武术自身技术体系和文化内涵,反应时代主题,与时俱进体现当今的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服务 [3]比如:在历届春节晚会和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武术类表演节目,观众们交口称赞,叫好声一片,究其获得成功的原因,并没有什么特技制作,而是在主题创意和动作技术挖掘方面下了功夫影视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发展活力的当前各国都在采用各种对策以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的影视产业中,武术影视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报道显示:武侠电影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出口,每年的武侠影视产量几百集。

      有众多学者认为,武侠影视是中国人唯一可以与西方电影相抗衡的影视类型片,武术影视作品通过武术展示中国,所以这些年来,影视武术几乎己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全球得以展示的一种特殊文化载体无形中武术影视作品承担起宣传国家形象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任,因此,武术影视作品的文化定位应该对内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对外紧紧围绕文化品牌和国家形象的定位应该说,影视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与之相适应的也有不同的国家形象定位 [4]四、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对接 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虽然价值功能不同,但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大武术观的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的创新发展的对接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作用的相互性,艺术的相通性、教化功能的互补性和时代精神的共同性第一,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作用的相互性通过学校武术的教育可以培养影视武术表演的人才,对武术影视的发展是直接的推动力,影视武术的精彩纷呈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武术,对学校武术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学校武术的积极开展培养了大批的武术人群,这些武术人群也是武术影视的忠实观众,对武术影视的票房起到巨大的提升影视武术的形成丰富了武术的内容体系,是学校武术课程内容改革的借鉴。

      影视武术在影视中呈现的特有的意境和精神,也是学校武术教育的有益补充武术影视的创作主要是以武术为源泉,学校武术教育倡导的武术武德思想和武术文化精神是武术文化的主流,也是武术影视所遵循的思想主题第二,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艺术的相通性武术的艺术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学校武术中的教学艺术和影视武术的创作艺术具有同源性,因此,二者在艺术上是同源的,也是相通的在学校武术教育上,以开放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方法,使学生注重过程的体验,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迸发创意灵感,培养学生的武术编排能力和武术艺术表演的表现力特别是影视武术表演的教学,应以技术为外缘,以艺术为内核,内外兼修,继而培养出高层次影视表演和创作人才,进而建构起影视传媒文化产业与高校影视教育的和谐对接渠道 [5]第三,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教化功能的互补性学校武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武术技术,是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客观的理解和掌握,在对影视武术的欣赏中客观的接受武术影视不仅有高超的打斗场面,极强的刺激性它还包含着一定的武德含义,这是武术影视的思想主线,比如:劫富济贫、尚武救国、惩恶扬善等这些使学生在学习武术技术动作的同时,人格形成和思想修养得以陶冶熏陶,对于培养和塑造青年学生的人格,净化心灵和提高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第四,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共同性新的时期武术文化中反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仍在传承和发扬,比如:自强不息、厚泽载物等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还应赋子新的时代内涵,因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与时俱进当前社会形势下,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己经提上日程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建设文化强国” , “体育强国建设” , “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时代精神纷纷提出,正说明了中华民族“如何在和谐中求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也是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共同追求的时代精神[7]结语:大武术观是当代武术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它的提出为研究武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武术的生命力是挖掘适合时代主体的武术价值、精神和使命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的发展要与大武术观紧密结合,使其成为指导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影视和武术的结合缔造了武术影视的艺术特色,使中国武术名扬世界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紧密对接,将推动武术重塑辉煌,促进中国文化的软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塑造国家文化形象,让中国武术影视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武术,乃至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世界名片。

      [参考文献][1]曾柯辉.大武术观视角下的学校武术教育再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1,1(3):4-7.[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9):14-15.[3]孙刚.武打影视影像与武术艺术的哲学反思[J].电影文学, 2010,(8): 16-17.[4]王小娟.杨建营国家形象视角下武术影视作品的定位及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91-95.[5] 刘育涛.工华君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J].电影文学 2011,(23 ):164-165.[6]李率文,等.武打影视与武术教学相结合的尝试[J]. 内蒙占体育科技2007,20(3):99-101.[7]王小娟.杨建营国家形象视角下武术影视作品的定位及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91-95,[作者简介]李永明(1977—) ,男,山东省费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教学E-mail: liyongming1977@ :1860268019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