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届高二历史材料与解析6.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人教版选修6.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418331
  • 上传时间:2018-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1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1 1课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 1.明代北京城的营建.明代北京城的营建〔材料一〕 (永乐四年秋七月)诏①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永乐十五年春正月)壬子,平江伯陈督漕②,运木赴北京……壬申,泰宁侯陈董③建北京,柳开、王通副④之……丙申,杂犯死罪以下囚,输作北京赎罪永乐十八年秋七月)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永乐十八年冬)十一月戊辰,以迁都北京诏天下……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孙至北京癸亥,北京郊庙宫殿成永乐)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奉安五庙神主于太庙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注释注释】】①诏:皇帝颁发的命令②漕: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等,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③董:督,监督④副:辅助〔材料二〕明永乐四年闰七月,淇国公丘福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左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侍郎古朴诣江西,督军伐木……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作在京诸匠造备砖瓦《明永乐实录》(永乐四年秋闰七月)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①,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②、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升。

      其征发军之处一应差役及间办银课等项令停止命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备砖、瓦,造人③月给米五斗《天府广记》【【解读解读】】材料一选自《明史·成祖本纪》 ,反映了朱棣营建北京城和皇宫的大略经过这两则材料都相对简单,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第一,关于北京紫禁城的营建时间北京故宫建筑历史悠久关于它的建成日期,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即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元旦正式迁都北京,并在三大殿举行了大典但对于北京紫禁城的开工日期,史料记载说法不一一种认为是在明永乐五年五月开工依据是据《明史本纪》,永乐四年七月诏, “明年五月间北京宫殿” 同时还派大臣到四川、江西、湖广等地采木备料,并征集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军工、民工等进京听役第二种说法是永乐十五年二月工匠正式进驻宫殿现场施工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由于文献资料不足,对于上述两种说法,目前学界各执一词,难有定论于倬云先生持后一种说法他认为, “紫禁城宫殿的施工是经过长期准备,周密计划,充足备料,并做出大量预制构件之后,才在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破土动工的经过三年的大规模施工,永乐十八年(1420)九月竣工,其规模之大,构造之精,进度之快,却是建筑史上罕见的奇迹。

      第二,关于营建紫禁城的劳动力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营建紫禁城的劳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各行工匠 (2)军工,包括兵士、民夫和囚犯工匠是技术工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行业也是“百工技艺” ,因为只要有皇家的营建需要,随时都可以向全国征调军工类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他们也是来自不同地区,大多从事壮工劳动,如搬运、烧砖、砍柴、开挖河道,等等关于囚犯服役,即“输作工役” ,即罚囚犯服劳役赎罪这种方式在明代很普遍,明初规定,除立决死囚外,其他囚犯都要服劳役,明初营建工程繁重,所以囚犯“输作工役”现象很普遍注释注释】】①诸色匠作:色:种类,品类;匠作:泛指手工业艺人 “诸色匠作”指各行业的手工业艺人②布政司:官署名明代在全国设十三个布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行政长官清代改为总督、巡抚的下属官员,掌管一省的财赋与民政,俗称藩司、藩台③造人:这里指做工的人2 2.北京故宫营建的四个时期.北京故宫营建的四个时期(1)第一时期──永乐开创时期这个时期结合营建都城,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南拓,并完成北京城墙的修建,确定了整个皇宫的规模和座落皇城的范围就是这一时期所规划并完成它的布局整个工程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是备料,营建西宫;后一阶段是正式营建北京城、皇城和紫禁城,工程量最为浩大2)第二时期──正统完成时期这个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天顺是正统的复辟,都是朱祁镇作皇帝景泰的七年是他弟弟朱祁钰当政这一时期是明代开国后初步稳定和兴盛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较前有所丰裕北京城建中,如各城门的瓮城、天、地、日、月等坛,是在这个时期最后完成皇宫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史书记载说, (明北京都城和皇宫)始建于永乐年,而于正统朝完成3)第三时期──嘉靖扩建时期嘉靖朝是盛明时期,嘉靖皇帝在位达45年之久这一时期商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在北京前三门外已形成繁盛的商业区,京都居民越来越稠密由于治安上的需要,嘉靖二十三年(1544)加筑外罗城,由于工程浩大只筑成“包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 周围二十八里,共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宁门(清代改广安门)以及东便门、西便门并在景山西建一座大高玄殿4)第四时期──明末衰落时期从万历朝到明亡,经嘉(靖) 、隆(庆) 、万(历)的盛世而衰的迹象越加明显官僚集团的腐朽、宦官外戚的干政、东北满族的兴起,各地农民起义烽起不断──这些都成为明朝岌岌可危的局势明政府仍然进行无穷尽的横征暴敛,却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兴建了。

      单士元:《故宫史话》【【注释注释】】明代自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北京城和皇宫,直到明末,可以说是陆续不断地在建设单士元先生把这一漫长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从中可见这一浩大工程营建之艰辛另外,清朝统治者入主紫禁城后,也进行过一些修造工作,对紫禁城改动较大的是在乾隆朝时期,如他改建了宁寿宫区域,作为退位为太上皇的寝宫,其型制等仿照中轴线上的三大殿,被称为“小紫禁城” ,其中有景色秀美绮丽的乾隆花园,以及畅音阁大戏台等3 3.紫禁城.紫禁城────北京历史上第四座宫殿建筑群北京历史上第四座宫殿建筑群北平之宫阙①自辽始辽宫址在皇城西南隅②,殿之著③者曰洪武(辽正殿) 继辽者曰金,金宫址在广宁右安门外,殿之著者曰大安(金正殿) ,曰仁政,曰寿康继金者曰元,元宫址在西苑④及旁近大高玄殿、光明殿诸处,殿之著者曰大明(元正殿) ,曰拿头;宫之著者曰延春,曰清寒,曰长春大率⑤规模简隘⑥,体制未备至明永乐,仿金陵⑦宫制,于元旧宫迤⑧东建造宫阙,汰⑨秦汉隋唐之侈,革辽金元之陋,雄伟阔大,巍巍乎莫之与京李闯之乱,颇遭焚毁⑩清入关修葺而居,沿袭而用,宫史之乘,佥称沿明之旧,然一为衡校,则有异同明极其侈,清顺治、康熙矫之以俭,仅择明宫殿门宇缮饰而处,苟美苟完,不事炫耀。

      其间稍有改弦更张,亦复费祛其奢,而料取其仆迨乾隆朝,四海晏然,土木丹青,穷极宏丽矣嘉、道以降,鲜有兴筑,甚有空闲不用,毁圮不修者此沿袭宫殿之制而有所损益者也《清宫述闻》卷一【【解读解读】】北京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在历史上,它曾是多个朝代或政权的首都(辽为陪都) 所以,北京地区的皇宫建筑也不是从明代才有的在明以前,在北京地区至少曾有过辽、金、元三个完整的皇宫建筑群,并且据史载它们的规模都不小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为国都是在辽代北京在辽代称为南京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定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在辽占领幽州后,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据《辽史·地理志》:当时的北京城“城方三十六里” ,高三丈,厚一丈五尺,上设敌楼,规模宏大,共有八个城门,皇宫位于城的西南面,地点约相当于今天北京的广安门一带辽代的北京城十分繁盛热闹,城内的宫殿民宅及集市布置井然有序,在店铺集中的地区,游人如织,贸易频繁12世纪的时候,辽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所灭,金朝也定都北京,称为中都经过辽末战乱,辽南京城也已经几乎被损毁殆尽,于是,金海陵下令在北京营建新都城史载,这次营建工程浩大, “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

      ”历时三年,金中都建成,都城“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 金中都大体位于现在北京的宣武区一带,城市规模比辽要大金中都内的皇宫是仿照北宋的汴梁城修造,当时为此倾尽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也是非常的豪华富丽元代也在北京建都,称为大都元大都新城和元代皇宫是元世祖忽必烈时营建的金中都在金末遭到蒙古骑兵的焚掠,皇宫已化为一片瓦砾元避开了金中都的废墟,加上为利用高粱河的水源作为漕运,就在原金中都的东北郊重建了一座新城,元大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重,规模大大超过金中都,其东西城的位置分别相当于今北京东西城的旧址,南城墙位于今天的长安街一带,北城墙则在今北京德胜门和安定门外,那里还残留着元代土城墙的遗迹(今已修为“元大都遗址公园” ) 元代的皇宫以琼华岛为中心(即今天北海琼华岛的前身) ,修造了大明宫(今紫禁城北面) 、隆福宫、兴圣宫(今北海西侧) ,形成三宫鼎立的格局元大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都市,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都,亲眼见证了大都的繁华和元皇宫的雄伟富丽,在他的游记《马可波罗行记》中,把“汗八里” (即当时的大都)和元代皇宫作了许多具体的描述,读后使人觉得大都宛如“人间仙境” ,因此,这本书也是促成西方航海家和商人发现新航路到东方探求财富的因素之一。

      《马可波罗行记》说,元大都“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 “……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顶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瞻,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子此者 ” “宫顶之高,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鸟、骑士形象及其他数物于其上屋顶之天花板亦涂金银及绘画外无他物 ”马可波罗对元大都的繁华富庶的描述在欧洲造成了强烈的反响,教会认为他的书是凭空杜撰的,在他临终前,神父要他忏悔,承认书中说的全是谎话,但马可波罗含着泪说:“上帝知道,我所说的连我看到的一半还不到 ”《马可波罗行记》的描述虽不免有些夸张,但从中也可窥见大都及元皇宫的壮丽和富庶明代北京宫殿是在元大都的旧址上营建起来的1368年,明代大将徐达、常遇春攻占大都,结束了元代统治,大都被改成北平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靖难之役”夺取政权后,把北平改为北京,下令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和新皇宫,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故宫就是当年营建的,而元代的隆福、兴圣二宫先后被改建成西苑,即今北海、中海一带1644年爆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闯王李自成率领起义军一路北上,攻占了北京,明代末帝崇祯看到大势已去,就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杀。

      李自成在紫禁城里武英殿登基,宣布建立大顺政权几十天后,清军从山海关攻入北京,并最终打败李自成起义军和明朝残余势力,建立了清朝在全国的统治 “清承明制” ,清军入关后,也把北京作为首都,以紫禁城作为皇宫,从而使这座壮美的大建筑群得以保存下来1912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功能被废止1912年,清帝逊位,依据当时民国政府颁布的《皇室优待条例》 ,末代皇帝溥仪及其家眷仍暂时居住在紫禁城北半部的内廷1914年,紫禁城外朝部分被改为“古物陈列所” 1924年11月,溥仪及其家眷被迫迁出紫禁城1925年10月,在紫禁城的内廷部分成立故宫博物院1947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从此以后,紫禁城的功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古代宫殿建筑是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北京作为自辽之后的历代皇都,见证了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见证了我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紫禁城也被建设成了一个庞大、丰富的博物院,其中蕴涵的建筑、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无穷无尽北京故宫是世界的奇迹,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它永远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注释注释】】①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角楼,泛指帝王的住所。

      ②隅:角落③著:著述,撰写④西苑:即北京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以在紫禁城西,故名⑤率:大都⑥隘:窄,小⑦金陵:今南京,明初定都南京,明成祖时迁都于北京⑧迤:斜行,地势斜着延伸⑨汰:淘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