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docx
5页银行信用(bank credit),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款等方式筹集货币资金, 以贷款方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银行信用主要 形式简单说就是贷款银行信用体现主要体现于资金方面,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有:①自有资金,西 方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一般由股金、盈余积累构成,中国专业银行自有资金则是由 国家财政拨款和盈余积累所构成;②存款,从存款期限和用途可分为活期存款、定 期存款、专项存款等,从存款主体可划分为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和个人存款;③ 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初,一般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中央银 行制度建立后,其发行权由中央银行垄断商业银行虽失去发行权,但由于中央 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可获得央行的资金融通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 是赊销商业信用活动包含了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买卖活动是基础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 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本票和汇票两种商 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与商业信用不同, 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的暂时闲置货币,可以达到 巨额的规模第二,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既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又有 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数 额可大可小,可以满足存贷款人各种不同的需求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当商业票据进 行票据贴现时,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能够突破商业信用在融资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是重要的融 资形式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也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 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现 代政府信用主要分为内债和外债两种主要形式有:(1)发行国家公债;(2) 发行国库券;(3 )发行专项债券;(4 )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在我国,政府 信用已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 信用。
消费信用可以刺激有效需求,但信用规模过大也会造成虚假繁荣一般来 说,制约消费信用的因素主要有:总供给能力与水平;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 平;资金供求关系;消费观念与文化传统等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短期内可以 发挥扩大消费需求和刺激生产的作用消费信用形式有以下几种:赊销;分期付 款;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购 买消费品发放的贷款其偿还期限一般较长,按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卖方 信贷和买方信贷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 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其具体形式包括:出口信贷、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金 融租赁和直接投资等其中出口信贷又包括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具体方式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 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 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出口信贷的特点是:(1)附有采购限制,只能用于 购买贷款国的产品,而且都与具体的出口项目相联系;(2)贷款利率低于国际 资本市场利率,利息差额由贷款国政府补贴;(3)属于中长期信贷,期限一般 为5-8.5年,最长不超过10年。
银行信用形式主要有贷款;②金银外汇占款;③财政透支与借款其中,贷款 占银行资金运用的绝大部分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 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 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证券投资信用 工具,如债券、股票等一般来说,信用工具由五大要素构成:(1)面值,即凭证的票面价格,包括面值币种和金额;⑵到期日,即债务人必须向债权人偿还本金的最后日期;(3)期限,即债权债务关系持续的时间;(4)利率,即债权人获得的收益水平;⑸利息的支付方式信用标准过于严格T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T减 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T但不利于扩大企业销售量甚至会因此限 制企业的销售机会;信用的定性分析一一5C系统(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品质: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体现还款意图和愿望能力:指经营能力及获利情况,条件:指影响申请者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一项重要的外部因素信用的定量分析一一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 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对负债总额比率)债 务管理和支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 比率,以及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 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信用条件:1•信用期间;2•折扣期限(顾客享受折扣的付款期限)和现金折 扣【信用条件决策】增加的税前损益>0,可行。
1. 计算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2. 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1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新政策-旧政策(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2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X单位变动成本X资本成本(3 )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X资本成本(4)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5) 计算现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现金折扣政策的改变)3. 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费用商业信用是一种“自动性筹资”,具体形式: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计未付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等)、预收货款一) 应付账款(信用期、折扣期、现金折扣)1•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折扣率/I-折扣率)X ( 360/信用期-折扣期)2.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决策(计算各种条件下方案的净收益)(二)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1•容易获得;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3•企业 一般不用提供担保缺点1•筹资成本高2•容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期限短); 3•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集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它受到法律环境、经济体制、 融资市场等筹资环境的细约,特别是受国家对金融市场和融资行为方面的法律法 规制约。
一般来说,企业最基本的筹资方式就是两种: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股权筹 资形成企业的股权资金,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债务筹 资形成企业的债务资金,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 取得至于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的方式,属于兼有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性 质的混合筹资方式一) 吸收直接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投资合同、协议等形式定向地吸收国家、法人单 位、自然人等投资主体资金的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不以股票这种融资工具为 载体,通过签订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适用于非股份 制公司筹集股权资本吸收直接投资,是一种股权筹资方式二) 发行股票发行股票,是指企业以发售股票的方式取得资金的筹资方式,只有股份有限 公司才能发行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明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有 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投资凭股票的发售对象,可以是社会公众,也 可以是定向的特定投资主体这种筹资方式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而且必须以 股票作为载体发行股票,是一种股权筹资方式三) 发行债券发行债券,是指企以发售公司债券的方式取得资金的筹资方式按我国《公 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由两 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才有 资格发行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还本付息期限、标 明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发行公司债券,适用于向法人单位和自然人两种渠 道筹资发行债券,是一种债务筹资方式四) 向金融机构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借款合同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资金 的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广泛适用于各类企业,它既可以筹集长期资金,也可 以短期融通资金,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向金融机构借款,是一种债务筹资方 式五) 融资粗赁融资租赁,也称为资本租赁或财务租赁,是指企业与租赁公司签订粗赁合同, 从租赁公司取得租赁物资产,逋过対租赁物的占有、使用取得资金的筹资方式 融资租赁方式不直接取得货币性资金,通过租赁信用关系,直接取得实物资产, 快速形成生产经营能力,然后通过向出租人分期交付租金方式偿还资产的价款 融资租赁,是一种债务筹资方式六)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或劳务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 形成的借贷信用关系商业信用是由于业务供销括动而形成的,它是企业短期资 金的一种重要的和经常性的来源利用商业信用,是一种债务筹资方式七) 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以及从企业可供分 配利润中留存的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是企业将当年利润转化为股东对企业追 加投资的过程,是一种股权筹资方式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二、 应收账款的成本1.机会成本=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2•管理成本包括:调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 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3. 坏账成本=赊销额X预计坏账损失率三、 应收账款的原因:商业竞争(赊销)、销售与收款的时间差距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 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它包括经营杠杆、财 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形式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利息费用;边际贡献总额(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利润总额(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利息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