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汇报书.docx
7页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汇报书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登封嵩山少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十月1、总论1.1项目由来嵩山为五岳之中岳,位于河南省中北部,地处省会郑州西南、古都洛阳东南 嵩山属秦岭山脉伏牛山系北外方山的一部分,东西绵亘100公里,南北宽达40余公里,总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其主体部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主要分布在登封市境内 嵩山以其珍贵的地质遗迹、秀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人文影观、丰富的森林资源著称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要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发展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胜地 嵩山位于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雨量较为充沛,适合森林生长繁衍,古时为林木繁茂之地 但自明末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社会动荡,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至解放初期登封境内仅余2000公顷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仅3.8%。
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建立国营林场恢复天然林、建造人工林,嵩山地区的森林资源逐渐扩大,林分质量不断提高;1986年10月,由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批准总经 营面积11582公顷,其中有林地5612公顷;后经十多年植树绿化,至1999年森林资源清查,有林地面积已增至8657公顷,嵩山已成为以绿色为主体的自然景区,冬季披绿,三季开花,山上松柏压顶,山中松栎缠腰 目前,嵩山的森林覆盖率达48% 嵩山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不仅是嵩山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至登封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嵩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嵩山森林资源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为作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全面防治森林火灾,2001年7月,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委托河南省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组织河南省森林防火办公室、河南农业大学、森林公园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防火专家 ,在调研资料、实地踏勘、资源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方案 在该方案的第四部分“方案设计”的“防火、扑火交通运输系统”中提出 建大法王寺至嵩顶的防火灭火人员、物资运输的专用防火索道一条。
方案防火索道在20012001年度建设,方案投资800万元,由于各方面原因,嵩山防火索道项目一直未予实施 至2001年7月,森林公园委托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编制了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2001年5月委托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规划设计书;可研汇报和规划设计对嵩山防火索道的线路选择、索 道型式、工艺设备、建筑安装、投资估算、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证,并由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管单位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确定由其下属的登封嵩山少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运营主体,具体承办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 受建设单位登封嵩山少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人员在详细研读项目及区域相关资料,多次现场踏勘调研的基础上,依照环境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导下,经充分研究、论证、分析、评价,编制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汇报书 1.2编制依据1.2.1。
环境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1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1年10月28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1年8月28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1年2月28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1年12月29日)(11)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UNESCO)(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国务院令第204号)(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14)森林防火条例(1988年3月15日,国务院公布)(15)宗教事务条例(2001年3月1日,国务院令第426号)(16)风景名胜区条例(2001年9月19日,国务院令第474号)(1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1年7月1日,国务院令第377号)(18)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2000年11月26日,国发20003。
8号)(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139号)(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164号)(2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3年12月11日,林业部第3号令)(22)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995年5月4日,地质矿产部令第21号)(2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1年11月14日,文化部第41号令)(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1年9月2日,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5)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1年2月12日,环发200124号)(2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 006年2月14日,环发200128号)(27)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6年7月27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8)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2001年1月14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9)河南省实施办法(1988年12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30)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2001年1月1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1.2.2评价技术规范和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l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l91997)(6)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6-94)(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1)(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规划技术规范(SL204-98)(9)风景名胜区方案规范(GB50298-1999)(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1)(1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1)(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1)(1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6)河南省旅游区森林防火方案编制技术规程(17)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127-2001)(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12352-2001)1.2.3项目相关方案(1)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方案纲要(2001年8月3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2)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3)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预政办2001125号)(4)关于调整小编省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
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文2001151号)(5)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说明书(1988年7月,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6)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方案(2001年1月,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嵩山国家森林公园)(7)河南省嵩山构造地层世界地质公园总体方案(2001年6月,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8)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方案(2001-2025)(2001年3月,河南省城乡方案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9)登封市城市总体方案(2001-2001)(2001年,登封市建设管理局郑州市方案设计研究院)(10)登封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方案(2001-2001) (2001年,登封市人民政府)(11)登封市环境保护“十一五”筹划(登封市环境保护局)(12)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总体保护方案(2001年1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3)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文物保护方案(2001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2.4项目材料及相关资料(1)登封嵩山少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2)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2001年7月,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3)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规划设计书(2001年5月,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4)嵩山植物志(1993年9月,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编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5)嵩山志(2001年12月,叶永忠吴顺卿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工程环境影响汇报书(2001年5月,许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1.3评价的对象、原则及总体思路1.3.1评价对象本次评价对象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嵩山索道(防火)建设项目,拟定在太室山西麓法王寺峻极峰一线,四线往复式索道,设置(55+1人)车厢两个,线路总弦长1712m,线路高差720m,项目总投资3760万元 1.3.2评价原则(1)遵守国家和河南省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规定,满足环评技术导则要求 (2)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分析索道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质 量及社会影响,对要点因素进行较大深度和广度的详细论证 (3)通过广泛调研、深入走访、现场调查等手段尽可能获得第一手数据,保证资料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评价方式力求先进、定量、可靠,力求评价提出的对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1.4评价总体思路针对区域环境及开发现状,根据项目建设特点、环境敏感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对项目与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的符合性、与相关方案的协调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环境合理性进行要点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质量影响进行分析,要点分析评价项目的生态及社会影响,提出工程施工期及项目运营期生态减缓恢复措施、社会影响控制措施及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减轻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评价思路如下 (1)分析项目与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的符合性;调查项目涉及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宗教文化、文物古迹等相关方案,明确项目区域的服务功能,分析其相融性与 7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