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村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方案.doc
16页黄山村休闲观光农业开发规划方案温州市清源生态农业开发股份〔筹〕温 州 市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所二○○九年九月清源生态农业开发股份规划方案目录第一章 概况………………………………〔标上页码,下同〕第二章 资源分析…………………………………第三章 农家乐市场分析第四章 开发规划第五章 经营管理规划第六章 投资规模附:图纸一、 黄山村地理位置图二、 黄山村资源现状图三、 黄山村产业布局图四、 黄山村道路规划图清源生态农业开发股份规划方案第一章 概况一、地理位置黄山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西部泽雅山区的西南部,距温州市区直线距离约25公里东面与潘庄村接壤,东北面为龙头村,西北面为林岸村,西面为石坑村,东南面为下连坑村,总面积约300公顷二、地形特点黄山村是一个山间溪谷小村四面群山环抱,一溪穿流溪谷最低处海拔高度,最高处戏园山尖海拔,村中心海拔450米四面平缓山坡大局部被开垦为耕地,山腰以下自然水源充足处辟为梯田,山腰以上水源缺乏处辟为山园山园主要集中在西北面的上山垴、黄山背、竖嘴岩、刘坑坦一线三、气象水文黄山村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一年四季清楚,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5℃,年平均温差在20℃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700毫米,降雨集中于5—6月份的梅雨期和7—9月份的台风雨多年平均湿度为80%,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60天,多年平均风速为∕秒黄山村的主要水流为黄山溪,主源出自林垟村梅树庵岭,自西南向东北流入黄山村,在西南村口汇入陈坑溪,此处有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黄山水库继续向东北进入村中心,转折向东,再向北流出村子,进入下游峡谷,期间汇入园底坑、周坑等三股小溪流此外山间多有泉水,成为主要的灌溉和生活水源四、生物资源黄山村地处崎云山脉东段,以微酸性的黄红土壤为主,有益微量元素含量适中,土质较好,适宜多种林木生长主要植被为常绿针叶林主要树种有松树、柳杉、杉树等,竹类那么有毛竹、水竹、淡竹等梯田种植水稻,山园种植番薯、姜藕、茶叶、蔬菜等,近年那么引入板栗、杜仲、柑橘、菱角等村头巷尾那么有零散红柿、香梨等果树近年来由于植被得到很好保护,山林野生动物资源有所恢复,有各种鸟类、蛇类以及野猪、野兔、松鼠等动物养殖动物那么主要是猪、牛、羊、鸡、鸭等传统家畜禽类五、历史人文黄山村居民以黄、周、何三大姓为主,另有章、徐、潘等小姓,开山始祖为黄姓始迁祖黄九六,黄九六公为明朝大学士黄淮之孙,因留恋黄山的山明水秀而在此筑庐隐居,自明成化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位于村东水口的黄山宫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瓯海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何氏祖传骨伤科被瓯海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章 资源分析一、林地黄山村现有林地约3000亩,植被茂密,主要树种有松树、柳杉、杉树等,竹类那么有毛竹、水竹、淡竹等目前林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公司第一期的开发方案也仍然未涉及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但竹林可开辟局部笋山基地,林地可开辟为养殖基地二、山园黄山村现有山园约1500亩,主要集中在西北面的上山垴、黄山背、竖嘴岩、刘坑坦一线这里曾经是黄山村主要的番薯种植基地,但目前大局部已抛荒,唯黄山背开辟了约100亩板栗基地,但未产生经济效益上山垴原为茶园,现被承包人改种姜藕,经济效益一般三、梯田黄山村原有梯田约500亩,主要分布于自然水源充足的平缓山坡,主要种植单季水稻,但目前约有一半已抛荒留守村内的少数老人分散耕种少量梯田,劳动力、化肥、农药、耕牛等投入都很大,落后的生产方式很难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耕种很多时候只是表达了老农们对于土地和劳动的感情四、水库黄山水库建造于20世纪70年代,原为小水电站储水之用,但自小水电站废弃后,水库也就失去了作用,不但无用,而且还成了村里的平安隐患。
黄山水库蓄满水面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蓄水约3万立方米,如果管理得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五、溪谷黄山溪从东村口到林岸水库的长度约1000米,其间谷幽潭深、飞瀑奇岩,别有一番原生态溪谷景观自上至下有猫儿潭、酒缸潭、纱潭上三瀑,粪斗潭、棺材潭、仙人潭下三瀑潭内自然生长溪斑、红鳍、黄梢、蟛蜞等多种溪鱼黄山溪实为“生长深谷人未识〞的“乡间美女〞,可成为黄山村休闲观光的重要工程六、民居黄山村现有民居建筑约100座,其中13座为清末民初传统木构建筑,现这些建筑大局部处于空置状态可择其一建立乡村生态博物馆,展品主要收集村内现存老物件其他局部建筑可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储存,如酿酒、制作豆腐、桃糕,动物宰杀、加工等七、造纸作坊和造纸工艺溪流沿溪分布着水碓3座,纸槽27座,腌塘39个作坊和村民家里还有擂杠、纸挫、纸帘等造纸工具村内现已无人造纸,但村内中老年人大局部人熟悉造纸工艺,且设施齐全,手工造纸随时可以恢复八、传统习俗村内保存着完整的富有浙南纸山特色的传统习俗,如:节日习俗、生产习俗、卫生习俗、宗教习俗、禁忌习俗等,皆可有选择的加以开发利用第三章 农家乐市场分析一、瓯海区农家乐根本情况全区农家乐主要分布在泽雅、仙岩两个地方,茶山、瞿溪、郭溪有零散的农家乐。
据统计,2021年全区共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3个,经营户64户,从业人员942人,到2021年底,我区共创立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个、示范点1个,精品培育工程1个,市级特色村1个、示范点4个,累计评定农家乐星级经营户25家,其中五星级1家,申报四星级农家乐2家〔待省有关部门验收〕,三星级14家,二星级10家尽管遇上五一长假取消、宏观经济下行以及股市不景气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等不利因素,我区农家乐产业依旧健康稳步开展,2021年度接待游客55万人,营业收入达2750万元瓯海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主要是近年来依托风景区开展起来的,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特别是以泽雅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开展起来的泽雅农家乐,在温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它以其独特的山区特色、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经济的消费赢得消费者,2006年泽雅下庵村被评为第一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成为了瓯海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农家乐61家,共有床位数约480张,餐位数6000多个,从业人员约720人,其中星级农家乐经营户22家,市级农家乐示范4家另外下庵村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源口村被评为市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
二、瓯海农家乐存在的问题1、旅游业开展缓慢,直接影响了农家乐的开展农家乐作为旅游的一个配套设施,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旅游业的开展近年来,相对于别的地方来说,我区旅游业开展后劲缺乏,有点难以为继,日落西山的感觉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投入缺乏,导致旅游开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旅游主管部门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旅游工程单一,让我区的旅游资源缺乏吸引力现旅游部门管理体制不顺,各地旅游分局自收自支的企业化运作和权责别离的局面,不适应现在旅游的开展,急需改革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丰富的旅游宣传阵地弃之不用〔比方网络〕,导致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输血缺乏和造血不善,导致我区旅游业开展缓慢,明显落后于我市的其他城区,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区农家乐的进一步开展旅游和农家乐处于一条产业链上的两个旅游产品,但是有着连带效应,旅游开展了,农家乐的红火了,这是一个永远的规律反之,农家乐做活了,也会带动旅游业的开展2、产品同质化,特色不明显当前我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以提供的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初级产品主要表现为“吃〞有余,“乐〞缺乏数量不少,特色不明显,内容雷同,差异化缺乏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严重,经营主体不明确,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等问题,使一些农家乐在经营中出现了停滞和歇业的状态。
随着农家乐的不断开展,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农家乐必然会面临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潜在的危机,不断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和品位,是今后必须要进一步考虑的首要问题3、业态单一,实力薄弱目前我区农家乐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要业态,其形表达出“家庭〞的形态,缺少以工商企业法人为经营主体的农家乐这些农家乐档次低,经营规模小,各自为战,势单力薄,面对变幻的旅游市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弱4、规划滞后,组织程度低规模化开展是旅游当前的一大趋势,只有当规模到达一定量的时候,效劳的内容和品质才能有质的提高同样,集聚效应也是旅游行为中比拟重要的现象,这不但方便游客更容易发现旅游目标,进行消费,同时也为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而且节约了不少资源和本钱但我区现有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缺少整体的规划和有深度的开发,自发无序开展,组织化程度不高低、小、散、弱导致资源整合能力弱,难以上规模形成整体竞争力一些农家乐市场定位不准或缺乏特色,经营业绩不好,甚至停业关闭,造成很大浪费原生态农村的整体风貌还缺乏有效保护、引导和改造,洋建筑和劣质建设的出现,扼杀了农家乐乡土的特色化和个性化5、功能要素配套缺乏,结构层次较低现各地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生产要素配套缺乏,产业链不长。
未能延伸形成完整成产品的体系和配套的旅游功能,仅在简单再生产上徘徊,人均消费不高,利润微薄,对农村经济的拉动和农民的收益有限尚未形成农家乐休闲旅游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以及产品结构上上下不同的配置,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产业产品结构优化有较大的提升空间6、经营管理粗放,部门指导效劳的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大局部农家乐开展方式粗放,尚未形成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专业训练缺乏产品和效劳的质量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消防防疫、平安管理等均存在一定隐患农家乐是一门新兴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监管和指导都缺乏经验,特别是部门间联动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农家乐行业管理有待建全,农家乐在经营、效劳、价格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来实现标准化管理7、宣传力度缺乏,营销方式落后,缺乏市场化运作宣传促销力度还不够,市场的开发和营销处于初级阶段商业运作、营销手段、品牌筹划等宣传促销方式较为落后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与周边的旅游资源尚未联合互动,尚未接轨旅游市场,尚未纳入主流产品和线路中随着市场需求开展,不断调整农家乐的经营策略,也是今后必须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8、资源深度利用缺乏,生态环境压力不容无视。
乡村的旅游资源大局部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缺乏深度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景观、地域风情、节庆民俗、乡间野趣等,内部和周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深度利用缺乏农村的各种环境保护设施不健全,没有完整的排污系统,污水的排放对农村环境形成了一定的破坏三、瓯海农家乐的开展方向正因为瓯海区农家乐目前的现状尚未到达理想状态,与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尚存在较大距离,也就给今后的农家乐开展留下了更大的空间,针对瓯海区农家乐目前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泽雅农家乐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升:1、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必须注重地方特色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和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形成特色,打造品牌特色是农家乐的生命力,地区的差异性是农家乐的魅力所在开发和开掘好带有典型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是开展农家乐的一个重要的任务2、提升品质,标准管理和所有的产业以及产品一样,一个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立足,产品的品质是关键农家乐作为一种市场的需求,在起步阶段往往由于数量上的稀缺性,导致了产品的粗放性简单的定位和少量的投入就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这样的结果使得农家乐这种形式迅速的在旅游景点周围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