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按摩发展史.docx
3页推拿按摩发展史Document number: 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古代民间推拿按摩疗法发展史推拿按摩是民间主要的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与其他传统医学学科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推拿按摩是民间主要的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与其他传统医学学科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起源在远古时代,人类因寒冷或撞击、扭挫、跌损等外伤引起肢体麻木、疼痛时,都会出于本能的或自己或 让同伴搓摩、按揉不适部位以抵御寒冷、减轻伤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这种自发的本能行为逐 渐发展成自觉的医疗行为,形成了最古老的推拿按摩疗法先秦时期如文献所载殷商的原始巫吏常利用包括推拿按摩在内的一些民间疗法的效验来印证其神力春秋战 国时期名医扁鹊用按摩诸术治愈虢太子暴疾尸厥等安阳殷王墓发掘的陶搓、玉牙头梳等,不仅是卫生用具, 也是民间自我推拿按摩的工具秦汉晋时期推拿按摩疗法成为一门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民间推拿按摩的技术和方法如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的捶背、抚胸、搓腰、揉膝等手法;《五十二病方》中对木椎、筑、钱币、羽 毛、药巾等的运用;《汉书.苏武传》记载的用足踩背救醒昏迷的苏武等技术;《肘后备急方》记载的掐按人 中、拇指按胃脘、抓脐上3寸、抄举法、捏脊法、背法、口内复位法等手法治疗昏厥、溺水、卒心痛、颞颌关节 脱位等急症。
隋唐时期是推拿按摩发展的盛世,隋唐时期推拿按摩疗法在医学领域有较高的地位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在民 间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如《千金要方》记载的按摩治疗'小儿客忤项强欲死”、“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 胀满”、“不能哺乳”等,以及“小儿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及膏摩小儿心口、脐等民间 小儿推拿保健方法《续神仙传》记述的唐杭州县吏马湘以'竹杖打之”治疗腰、脚曲等病,是器械拍打手法的 最早记载宋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间推拿盛行,并有很多创新和发展一些医学机构比较重视对推拿作用和应 用的研究,在一些医学书籍中也记载了许多民间推拿按摩疗法如《圣济总录》的生铁熨斗摩项治风热冲目及 膏摩顶治疗目疾、鼻塞及诸痫证;《宋史》记载庞安时按摩催产;《苏沈良方》载掐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医说》载搓滚竹管治疗骨折后遗症;《回回药方》的“脚踏法”、“擀面椎于脱出的骨上”治疗脊柱骨折等明代是推拿按摩发展的又一盛世,推拿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总结、创新和发展,除政府重视设专科外,小儿推 拿专着的问世和小儿推拿独特体系的形成是这一时期推拿按摩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一体系的产生、成熟 和发展又源于民间推拿诊治惊证技术。
在民间,推拿流传于洗浴、理发业和养生群体,使保健推拿更加职业 化、规范化和个体化如罗真人《净发需知》(又名《江湖按摩修养净发需知》)、《按摩修养歌诀》详述了人 体各部位保健推拿方法王廷相《摄生要义》论述了自我养生按摩和全身保健按摩法一一大度关法;曹珩《保 生秘要》论述了各种疾病的自我推拿导引法等此外,民间推拿器械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韩氏医 通》的“木拐按节法”,《易筋经》的木杵、木槌、石袋拍打法,《古今医源》的木梳梳法和翎扫法,《寿世保 元》的铁物压法,《景岳全书》的刮痧法等清代太医院虽未设推拿科,但推拿学在小儿、骨伤、内科、五官推拿及膏(药)摩的应用以及流派形成上取得 了很大成就,如一指禅、内功、正骨、腹诊、脏腑经络、捏筋拍打等民间推拿流派,加上明代传承下来的小儿 点穴推拿流派,均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间存在和发展,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出现地域性特征如鲁东湘西的儿 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山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上海的拥法推拿等综上 所述,推拿按摩起源于民间,自殷商成为宫廷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秦汉发展成为一门中医学科此 后,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从民间汲取新的手法和医疗保健经验,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创新和完善,形成了 一门跨学科的中医临床专业。
而推拿按摩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民间推拿按摩疗法的不断创新和成长,并成为民 间推拿按摩疗法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中医推拿按摩学科与民间推拿按摩疗法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 为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