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山石化炼油三厂.docx
14页本科生生产实习报告学 院 __化学工程学院______专业班级 ___ ______学 生 __ _ ________完成时间 2011年10月08日___一.前言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在校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是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本上所学知识懂得理解掌握,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弥补了了从以往学习中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善了知识系统,为我们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九月十九号,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在燕山石化厂的实习,并于当月二十三号结束,在为期五天的时间内,我们苦过累过笑过,一起经历了让我们无法忘怀的燕山之行二.燕山石化分公司简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以下简称“燕山分公司”)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地处京广线旁边,具有十分便利的陆路、铁路运输条件公司于2000年4月25日随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重组设立,由炼油厂、研究院、物资装备中心、铁路运输部、消防支队、职业病防治所6个单位构成,主要业务为石油炼制、石油产品的储运销售、石油化工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燕山分公司是中国特大型燃料-润滑油-化工原料型综合性炼油企业之一,拥有30多套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三大系统:⑴三套常减压蒸馏装置能力为850万吨/年⑵燃料油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三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设计加工能力为130万吨/年;宽馏份重整装置,设计加工能力为60万吨/年;铂重整装置,设计能力为15万吨/年;天然气制氢装置,设计能力为2万立方米/时;汽油加氢装置,设计能力22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设计能力为10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设计加工能力为40万吨/年⑶润滑油装置主要生产装置包括70万吨/年丙烷脱沥青装置、52万吨/年酮苯脱蜡装置、两套糠醛精制装置、20万吨/年润滑油白土补充精制装置、6万吨/年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燕山分公司每年可向社会提供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等33个品种75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其中全精炼石蜡、60号食品蜡、石油甲苯、导热油等产品获得国家金奖或银奖;有27种产品曾获国家、部、市级优质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石蜡、甲苯等产品还远销欧、美、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用户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汽油全部实现了高标无铅化,汽油、柴油质量达到了欧洲Ⅱ号质量标准。
银催化剂产品在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专利,其性能居世界领先水平燕山分公司拥有橡塑新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和鉴定机构;拥有一支从事情报调研、实验室研究、中间实验、过程控制、设备开发以及工业化装置基础设计的科研开发队伍,在石油化工催化剂、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精细化工、水质处理、分析测试等领域具备了雄厚的科研开发能力燕山分公司研究开发的YS系列银催化剂在国内现有全部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上得到工业应用,占国内市场的85%以上;锂系橡胶聚合成套技术实现了向国内外的转让,水平均居国际先进水平燕山分公司研究开发的SBS、溶聚丁苯橡胶SSBR、MTBE合成及裂解制异丁烯技术、己烯-1等成套生产技术具备了工业化生产条件,已经或者正在实现工业化生产 燕山分公司坚持走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了HSE管理体系,实现了安全、健康、环境一体化管理,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管理,实施清洁生产、污水回用和治理污染源措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在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装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排放污染物总量逐年下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2004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燕山分公司生产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生产经营创历史新高2004年共加工原油809.4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加85.3万吨油品总量完成759.24万吨,同比增加81.66万吨其中生产汽油169.77万吨,同比增加18.34万吨;生产柴油180.72万吨,同比增加10.56万吨;生产裂解料240.25万吨,同比增加36.61万吨;生产三苯7.94万吨,同比增加1.77万吨;生产筛料5.17万吨,同比增加1.75万吨;生产丙烯12.54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2004年滑油系统按计划进行了检修改造,全年生产基础油、脱蜡机油料、石蜡合计36.8万吨;2004年新建航煤装置竣工投产,全年生产航煤8.1万吨资源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扩大铁路接卸能力,全年进口俄罗斯原油106.7万吨,打通了天津上岸原油通道,进口原油38.5万吨,降低了原油品种单一、资源受控的风险开通了“引拒济燕”水利工程,缓解了燕山水资源紧缺的压力炼油产品实现质量升级和结构优化,生产了符合欧Ⅱ排放标准的清洁油品、98#车用汽油和航空煤油,高标号汽油比例达到72.19%,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
2004年高标号汽油产量达到122.56万吨,同比增加28.69万吨;生产低凝柴油52.6万吨,满足了市场需要,9月份起生产出符合欧Ⅱ标准的京标A油品并推向市场,全年共生产京标A汽油46.66万吨、京标A柴油22.25万吨;丙烯、异丁烯料、三苯、烷基苯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增加三.实习目的及意义⑴.了解实习工厂概况,机构组织,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经营范围,工厂设计,环境管理⑵.了解工厂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原理个工段原料中间产物及最终产品⑶.熟悉各类生产设备,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基本知识 ⑷.加深对所掌握知识的应用,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运用所掌握知识,对工厂生产技术提出各种合理的改进方案⑸.通过实习增加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四.生产工艺流程—酮苯脱蜡脱油技术1.1 酮苯脱蜡脱油的目的酮苯脱蜡脱油的目的是从润滑油料中除去高熔点的蜡组份,降低油品的凝固点,以满足润滑油在各种机械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同时生产原蜡为石蜡生产提供原料1.2 脱蜡后油品性质的变化蜡主要由正构烷烃组成,正构烷烃是烃类中相对密度小、粘度低、残炭小而凝点最高;当把这些成分脱除后,去蜡油的凝点下降、相对密度升高、粘度增大、残炭上升。
一般情况下,在相同蜡深度下,油品由轻到重其脱蜡油的密度、粘度、残炭的增大幅度依次增大1.3 酮苯脱蜡脱油的原理它是利用丁酮-甲苯二元混合物对原料中的油、蜡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和油与蜡的熔点差,使原料在冷却过程中加入溶剂,降低了原料的粘度,增加了原料的流动性,并给蜡的结晶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使蜡形成均匀的结晶,便于用过滤的方法将油蜡分离分离后的滤液和蜡液,分别送至油蜡回收系统,利用溶剂与油蜡的沸点差别,将溶剂进行回收使用,合格的油蜡分别送出装置1.3.1 溶剂脱蜡中溶剂的选择及作用1.3.1.1 溶剂脱蜡中所用溶剂要具备的条件(1) 选择性好,在脱蜡温度下对油的溶解能力大,对蜡的溶剂能力小2) 粘度小凝固点低,在脱蜡过程中能够降低原料的粘度和不至于凝固3) 无腐蚀无毒,不起化学反应不影响产品质量4) 沸点不应过高,其热容量和蒸发潜热要低,成本低,易取得和回收循环使用1.3.1.2 各溶剂在酮苯脱蜡脱油中的作用1. 甲乙酮选择性很强,对油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对蜡的溶解能力则很低,能使蜡的晶体形成紧密的“聚集体”混合溶剂中的甲乙酮含量增加,能够促使蜡结晶成易过滤的晶体,从而提高过滤的速度,但由于甲乙酮比甲苯的溶解能力低,因此混合溶剂中甲乙酮含量过大时,会降低油的收率。
正常生产中,一般控制甲乙酮含量在55--65﹪2. 甲苯:在低温下对油的溶解能力比苯强,对蜡的溶解能力比苯差,选择性优于苯利用其溶解性,在脱油过程中,溶解蜡表面的油3. 混合溶剂的作用(1) 预稀释作用:润滑油脱蜡的原料粘度较大,当温度降低时,粘度迅速增加由于粘度的增加阻碍了蜡分子的扩散而形成细小的结晶,增加过滤阻力加入足够混合溶剂以后将脱蜡油料的粘度降低,维持整个结晶过程在降低粘度区域进行总之来说,溶剂在脱蜡过程中基本作用是降低脱蜡原料的粘度2) 定向稀释的作用:溶剂对脱蜡原料的溶解稀释作用,只是对脱蜡原料中的低凝固点组分而言,而对于石蜡则具有较小的溶解能力如果石蜡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大,将有碍于从脱蜡原料中充分地分离出石蜡来因此,溶剂具有定向溶解作用3) 改善结晶的作用:降低脱蜡原料的温度,油的粘度降低到某一数值后,用溶剂稀释后可减小扩散的阻力,从而改善蜡的结晶,同时由于溶剂中的极性组分的作用,将有助与石蜡的晶粒集结成大颗粒的较紧密的积聚体1.4 脱蜡后油品性质的变化蜡主要由正构烷烃组成正构烷烃是烃类中相对密度小、粘度低、残炭小而凝点最高当把这些成分脱除后,去蜡油的凝点下降、相对密度升高、粘度增大、残炭上升。
一般情况下,在相同蜡深度下,油品由轻到重其脱蜡油的密度、粘度、残炭的增大幅度依次增大1.5 润滑油脱蜡的方法1.5.1 结晶脱蜡结晶脱蜡是根据原料油中的蜡,在低温下能够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性质,通过过滤除去已析出的蜡,使润滑油凝点降低的过程,属于这类的有冷榨脱蜡、溶剂脱蜡冷榨脱蜡适用于低粘度润滑油,而溶剂脱蜡适用于不同粘度的各种润滑油,溶剂脱蜡的深度可达-30℃以下1.5.2 尿素脱蜡尿素脱蜡是根据尿素与直链烷烃即低分子石蜡在20-35℃下生成固体络合物,然后用过滤的方法将固体络合物与油分开,从而使油品的凝点得到降低此法只适用于煤油、柴油、轻质润滑油料脱蜡凝点可达到-62℃国内外尿素脱蜡的方法可分为3种类型:溶液尿素-过滤型;固体尿素-过滤型;溶液尿素-沉降型这三种方法,我国分别在南充炼油厂、兰州炼油厂、锦西炼化总厂建立1.5.3 催化脱蜡传统的润滑油溶剂脱蜡工艺复杂,投资多,低温冷冻费用高,生产低凝点油品比较困难因此,自6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公司开展了润滑油催化脱蜡工艺研究工作催化脱蜡是采用分子筛催化剂,其孔径只能允许润滑油馏份中的正构烷烃和少侧链烷烃进入孔道,并与催化剂密切接触,进而发生选择性裂化,达到润滑油脱蜡降凝的目的。
1.5.4 异构脱蜡异构脱蜡技术 是美国雪佛龙公司在90年代初研究开发的,它的特点是基础油收率高,产品粘度指数高,抗氧化安定性好和倾点低,目前是作为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生产工艺1.6 溶剂脱蜡的发展概况1.6.1 国际溶剂脱蜡的发展随着石油用于润滑油的需要提出了脱蜡的要求人们采用的第一个脱蜡办法是冷冻沉降法,让冬季冷却的原料油在罐中生成蜡的结晶,这种结晶沉降在罐底,可取得上层含蜡较少的低凝点油这种脱蜡法后来发展为冷榨脱蜡即将原料油放入设备内用冷冻剂冷却代替天然冷冻,用压榨过滤代替自然沉降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需要粘度较高的润滑油生产这种润滑油,由于原料油粘度比较大,就不能用上述的脱蜡方法于是人们又在生产实践中寻找新的途径,后来人们发现,粘度高的润滑油料,加入粘度低的溶剂进行稀释后,蜡的结晶颗粒增大,过滤介质的粘度降低,含油溶剂是以蜡易于分离,于是出现了溶剂脱蜡1927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溶剂脱蜡装置,使用的溶剂是丙酮和苯的混合溶剂,蜡的分离采用了回转式过滤机以后的改进是以丁酮代替丙酮、甲苯代替苯,这就是德士古专利的溶剂脱蜡过程,是现代用得最广泛的脱蜡工艺酮苯脱蜡还发展了使用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为溶剂的脱蜡工艺。
这种工艺由于用了100%的酮,脱蜡温差最小,但高酮溶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