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第一中学高一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6页河南省南阳市邓州第一中学高一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为R上的减函数,则满足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CA. B. C. D. 参考答案:C2. 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A.若l∥α,l∥β,则α∥β B.若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 D.若α⊥β,l∥α,则l⊥β参考答案:B【考点】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明B是正确的,对于其它选项,可利用举反例法证明其是错误命题【解答】解:A,若l∥α,l∥β,则满足题意的两平面可能相交,排除A;B,若l∥α,l⊥β,则在平面α内存在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从而两平面垂直,故B正确;C,若α⊥β,l⊥α,则l可能在平面β内,排除C;D,若α⊥β,l∥α,则l可能与β平行,相交,排除D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空间线面、面面垂直于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属基础题3. 函数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参考答案:B略4. 已知若则( )A、5 B、7 C、9 D、11参考答案:B5. 设A={x|x﹣1<0},B={x|log2x<0},则A∩B等于( )A.{x|0<x<1} B.{x|x<1} C.{x|x<0} D.?参考答案:A【考点】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解对数不等式求出集合B,再根据两个集合的交集的定义求出A∩B.【解答】解:∵A={x|x﹣1<0}={x|x<1},B={x|log2x<0}={x|0<x<1},∴A∩B={x|0<x<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两个集合的交集的定义,属于中档题.6. 设向量=(3,6),=(x,8)共线,则实数x等于( )A.3 B.16 C.6 D.4参考答案:D【考点】96: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分析】利用向量共线的性质直接求解.【解答】解:∵向量=(3,6),=(x,8)共线,∴,解得x=4.∴实数x等于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平面向量共线的性质的合理运用.7.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角B的值A. B. C. 或 D. 或参考答案:C由题意得,在△ABC中,根据余弦定理,有意义,,是△ABC的内角, 或故选8. 设函数,则的表达式为( )A. B. C. D.参考答案:B9. 已知△ABC的平面直观图△A′B′C′,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那么原△ABC的面积为( )A. a 2 B. a 2 C. a 2 D. a 2参考答案:C【考点】LB: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原理作出△ABC的平面图,求出三角形的高即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A′B′C′为直观图,取B′C′所在的直线为x′轴,B′C′的中点为O′,且过O′与x′轴成45°的直线为y′轴,过A′点作M′A′∥O′y′,交x′轴于点M′,则在直角三角形A′M′O′中,O′A′=a,∠A′M′O′=45°,∴M′O′=O′A′=a,∴A′M′=a.在xOy坐标平面内,在x轴上取点B和C,使OB=OC=,又取OM=a,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且在该直线上截取MA=a,连结AB,AC,则△ABC为直观图所对应的平面图形.显然,S △ABC=BC?MA=a?a=a 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原理,属于中档题.10. 在中,已知,则一定为(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正三角形参考答案:C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参考答案:12. 直线y=x﹣2的倾斜角大小为 .参考答案:60°【考点】直线的倾斜角.【分析】由于直线的斜率等于,设倾斜角等于α,则 0°≤α<180°,且tanα=,由此求得α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直线的斜率是:k=,设倾斜角等于α,则 0°≤α<180°,且tanα=,∴α=60°,故答案为 60°. 13. (5分)在△ABC中,∠B=π,D是BC边上任意一点(D与B、C不重合),且2+2﹣2=?﹣2?,则∠A等于 .参考答案: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 作 AO⊥BC,垂足为 O,以 BC 所在直线为 x 轴,以 OA 所在直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 A(0,a),B(b,0),C (c,0),D(d,0).由2+2﹣2=?﹣2?,可得2+2﹣2?=,化为,化简可得b=﹣c,进而得出.解答: 作 AO⊥BC,垂足为 O,以 BC 所在直线为 x 轴,以 OA 所在直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 A(0,a),B(b,0),C (c,0),D(d,0).∵2+2﹣2=?﹣2?,∴2+2﹣2?=,∴,∴b2+a2=d2+a2+(d﹣b)(c﹣d),即(b﹣d)(b+d)=(d﹣b)(d﹣c),又b﹣d≠0,∴b+d=d﹣c,∴b=﹣c,∴点B(b,0)和C(c,0)关于原点对称,∴△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B=,∴∠A=π﹣=.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性质、余弦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4. 已知,则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略15.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6. 已知m、n、是三条不重合直线,、、是三个不重合平面,下列说法: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其中正确的说法序号是 (注:把你认为正确的说法的序号都填上)参考答案:②、④17. 县直高中某班有48学生,其中喜爱学习数学的有38人,喜爱学习英语的有36人,4人两科都不喜爱,则既喜爱学习数学又喜爱学习英语的有________人参考答案:30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全集U=R,集合A={x|2<x<9},B={x|﹣2≤x≤5}.(1)求A∩B;B∪(?UA);(2)已知集合C={x|a≤x≤2﹣a},若C∪(?UB)=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交集与并集、补集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补集与并集的定义,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解答】解:(1)全集U=R,集合A={x|2<x<9},B={x|﹣2≤x≤5};∴A∩B={x|2<x≤5};?UA={x|x≤2或x≥9},∴B∪(CUA)={x|x≤5,或x≥9};(2)∵?UB={x|x<﹣2或x>5},又集合C={x|a≤x≤2﹣a},且C∪(?UB)=R,∴,解得a≤﹣3,∴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3.19. 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中生的艺术素养,从学校随机选取男,女同学各50人进行研究,对这100名学生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个艺术项目进行多方位的素质测评,并把调查结果转化为个人的素养指标x和y,制成下图,其中“*”表示男同学,“+”表示女同学.若,则认定该同学为“初级水平”,若,则认定该同学为“中级水平”,若,则认定该同学为“高级水平”;若,则认定该同学为“具备一定艺术发展潜质”,否则为“不具备明显艺术发展潜质”.(1)从50名女同学的中随机选出一名,求该同学为“初级水平”的概率;(2)从男同学所有“不具备明显艺术发展潜质的中级或高级水平”中任选2名,求选出的2名均为“高级水平”的概率;(3)试比较这100名同学中,男、女生指标y的方差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参考答案:(1) .(2).(3)这100名同学中男同学指标的方差大于女同学指标的方差.【分析】(1)由图知,在50名参加测试的女同学中,指标x<0.6的有15人,由此能求出该同学为“初级水平”的概率;(2)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结果;(3)由图可知,这100名同学中男同学指标的方差大于女同学指标的方差.【详解】(1)由图知,在50名参加测试的女同学中,指标的有15人,所以,从50名女同学中随机选出一名,该名同学为“初级水平”的概率为.(2)男同学“不具备明显艺术发展潜质的中级或高级水平”共有6人,其中“中级水平”有3人,分别记为,,.“高级水平”有3人,分别记为,,,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共15个,其中两人均为“高级水平”的共有3个,所以,所选2人均为“高级水平”的概率.(3)由图可知,这100名同学中男同学指标的方差大于女同学指标的方差.【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列举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20. 已知数列满足,且各项均不等于零, (1) 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2) ,求n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 (2) 由(1)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略21. (12分)已知tanα,tanβ是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两根,且α∈(0,),β∈(,π),(1)求cos(α﹣β)的值;(2)求α+β的值.参考答案: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 (1)通过方程的根,求出α、β的正切函数值,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函数,求出正切函数值,通过角的范围,求cos(α﹣β)的值;(2)利用(1)的结果求出α+β的正切函数值,通过角的范围求解角的大小即可.解答: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两根为﹣2和,α∈(0,),β∈(,π),∴tanβ=﹣2,tanα=﹣﹣(2分)∴tan(α﹣β)=,α﹣β∈∴cos(α﹣β)=﹣=﹣=﹣﹣﹣﹣﹣﹣﹣(6分)(2)∵tanβ=﹣2,tanα=,∴tan(α+β)=,﹣﹣﹣﹣﹣﹣﹣﹣﹣﹣﹣﹣﹣﹣﹣﹣﹣﹣﹣﹣﹣﹣﹣(8分)∵α∈(0,),β∈(,π),∴α+β∈﹣﹣﹣﹣﹣﹣(10分),∴α+β=﹣﹣﹣﹣﹣﹣﹣﹣﹣﹣﹣﹣﹣﹣(12分)点评: 不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注意角的范围的求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 已知函数,(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