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九章 跛行诊断法.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81112983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 跛行诊断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跛行的种类和程度第三节、跛行诊断法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是四肢机能障碍的综合性症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大 多数四肢疾病及伴有运动器官机能紊乱的全身性疾病,都能引起动物 运动机能障碍,表现跛行症状因此,对动物的四肢疾病,常称为跛 行四肢病是家畜的常发病,对役用畜和奶用畜同样重要常因四肢 疾病使患畜失去使用价值,或给生产造成损失在北方地区,四肢疾病 的发病率是较高的二、病因:1、四肢本身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跛行:翻车、摔倒、打击、保定不 当、使役、管理不当、削装蹄不当2、某些传染病引起四肢疾病:布氏杆菌,驹副伤寒杆菌、流行性脑 炎、化脓菌、腐败菌、葡萄霉菌、流行性淋巴管炎3、寄生虫病:锥形虫、多头蚴、丝虫病4、内科病:马肌红色素尿、骨软症、氟中毒、缺乏维生素、病后衰 弱、矿物质代谢紊乱5、产科病:生产瘫痪、难产所致的坐骨神经麻痹6、外科病:风湿症、脊髓损伤、阴囊疝、肿瘤、蹄叶炎、腱紧缩、去势后、腹股沟管肿胀、骨折、关节炎7、神经疾病:神经炎、神经麻痹、断裂8、与饲养管理也有关:例如修蹄不当三、四肢病的复杂性1、发病原因复杂2、病变组织不同(骨、关节、肌肉、神经)3、部位和程度。

      4、一种病或多种病并存5、有的一肢发病,有的多肢发病6、有的跛行随运动减轻,而有的加重四、诊断:1、正确掌握解剖、生理,这是跛行诊断的基础,只有了解,掌握正 确的姿势、运布、才能鉴别异常姿势2、认真收集病史:了解可发生的情况,详细询问,尽量用方言,应 反复多次3、熟悉所在地区四肢病的发病规律4、熟悉掌握跛行诊断的方法:方法多,应运用正确5、熟悉四肢各部分的常发疾病及临床特征,使之易找出患部6、注意识别症候性跛行,还是四肢本身疾病引起的跛行,以防误诊 就四肢本身疾病来讲,有的因为疼痛,机械障碍,麻痹等疾病引起的 跛行,但跛行不完全因疼痛性疾病引起五、预防四肢疾病:1、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价值要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运动场平整,厩舍干燥卫生2、合理使役:专人、专车、专役具3、建立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定期装削蹄,维持正常蹄 形和肢势第二节跛行的种类和程度一、跛行的种类:跛行是根据四肢组织器官受损伤的性质、部位、全身状态以及发 病原因金行分类的,并与四肢的机能结构由紧密的关系 应了解正常的运动,四肢在运动时,每肢的运动前进分为两个阶段进 行的,即提伸阶段和支柱阶段而实现的,蹄从离开地面到重新回到地 面时为一步,一肢一步的蹄印被对侧得蹄印分成前后两个半步。

      健康 马的前半步和后半步基本相等在患病时,患肢所走的一步和对侧健 肢所走的一步是相等的,但是前半步和后半步分成两部分中,前部分 短于后半部分为前方短步,反之为后方短步一)悬跛(提伸跛、悬垂跛): 四肢的运动机能障碍在空间悬垂阶段表现明显叫悬垂跛,简称悬跛 特点是:在支柱时不表现异常,而在提伸时出现机能障碍,表现 “抬 不高,迈不远和运步缓慢 原因:肢体的提伸运动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实现的,当肌肉(屈 肌)发生病变时(如疼痛),在提肢时,关节屈曲不完全,蹄离地比 健蹄低,出现“抬不高”现象;当患肢前移和伸展时,因肌肉病变,同 样引起前移困难,关节伸展不充分,呈现“迈不远”现象运步缓慢” 也是主要因为肌肉的病变引起的 由于“抬不高,迈不远”,以健肢蹄蹄印量患肢的一步时,出现前半布 短缩,临床称为“前方短步”肌肉主要分布于肢体的上部,在寻找病 变部位时,一般应在寻找病变部位,所以常称“敢踏不敢拿,病在肩 与胯”二)支跛:在支柱阶段表现机能障碍叫支柱跛行(支跛) 特点:患肢在提伸时不显异常,而在支柱时,出现机能障碍,表现患 肢支柱时间短,或不敢负重,或减免负重蹄音低,系部直立,系关 节活动范围小。

      在运步时,患肢避免着地负重,健肢提前落地以健 肢蹄蹄印量患肢所走一步时,出现后一半短缩,临床称为“后方短步” 原因:多因支柱装置的疾病,多为肢体下部的疾病,如关节、腱、韧 带的疾病其中,蹄(钉伤)表现典型的“肢跛”固定前后肢主要关节的肌肉,如臂三头肌、股四头肌,有疾病时,也 表现支跛某些负重较大关节受损时,亦表现支跛,临床常称为“敢拿不敢踏, 病在四肢下”三)混合跛:临床常见 患肢在提伸和支柱时,均出现机能障碍,发生原因,可能有两种:1、患肢有引起支跛和悬跛的两个患部2、患肢的患病部位,同时影响肢的提伸和支柱功能如跗关节神经, 关节病,骨折临床多见混合跛行,因病变部位和程度不同,有的以悬跛为主(上部), 有的以支跛为主(下部),但四肢上部关节,骨折、骨膜炎、粘液囊 炎都可表现为混合跛四、特殊跛行:1、间歇跛:在正常运步时,一切正常,突出表现强烈跛行,甚至卧 地不能起立,过一会以后,跛行消失,可以正常运步,但以后仍可复 发,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动脉栓塞:马原虫在肠系膜寄生,形成动脉瘤,使血液凝固形成 栓子,血栓随血液流至后肢髂内、外动脉或股动脉形成栓塞,使患肢 缺血,呈现患肢屈曲不全,蹄尖着地。

      肢呈拖拉状态,进而卧地 过一段时间后,缓解血栓子可能脱出,或软化溶解患肢逐渐正常, 患畜运步无异常2)习惯性脱位:常发为膝盖上方脱位,呈现产生的跛行,但患肢前 后运步后,恢复正常可能由于关节囊或关节韧带迟缓,或者由于关节的某块肌肉的异常3)关节石:由于外力作用,使部分关节软骨或骨脱落,脱落的骨块 平时存在关节囊的憩室中在异常时,进入平面,由于压迫引起疼痛, 当碎片回到关节憩室,跛行消失2、粘着步样:因运动器官机能紊乱,有疼痛运动异常缓慢,短步 见于四肢风湿和破伤风如风湿,跛行随运动增加和持续而减轻或消 失3、紧张步样:由于多蹄发病,蹄负重疼痛困难,在站立或者运动时, 四肢频频交替负重,急速短步,呈现紧张步样见于蹄风湿,蹄叶炎4、鸡跛:患肢运步呈现高度举扬膝关节和跗关节高度屈曲,肢在 空间停留片刻后,又突然着地如鸡行走的样子见于畸形性跗关节 炎、膝关节炎5、异常外展和内收的跛行:常见于骨关节、肌肉、腱及韧带器官疾 病伴发的支柱跛行异常外展,见于马冈下肌和三角肌的病理过程 关节外侧韧带,外侧蹄壁和肢蹄外侧的皮肤炎以及跗骨慢性骨膜炎 时,也能引起高度外展跛行患肢在支柱间呈现异常外展肢势异常 内收,是患肢在支柱阶段呈现高度内收状态,起肩关节内侧韧带作用 的肩胛下肌及大园肌患病,肩关节或蹄内侧壁的炎症时,骨盆骨折(耻 骨和髋臼骨折),髋关节外方脱臼,牛内侧趾的蹄壁崩裂等,常发生 异常内收。

      6、异常前踏和后踏的跛行:常伴发于支柱跛行,在运动肢负重时, 表现异常的前踏和后踏异常前踏:见于蹄前壁或蹄尖壁部的急性炎症 异常后踏:常见于踏的掌侧疾病(蹄叉蜂窝织炎,狭窄蹄,籽骨滑液 囊炎)以及急性臂二头肌腱滑液囊炎时二、跛行的程度: 决定于运动器官机能紊乱的严重性,并与跛行的病因、病变程度 轻重有关临创上分为三度跛行: 一)轻度跛行:站立或运步着地时,蹄负面全着地,只是时间比健肢 短,提伸时,稍有异常,或在负重,快步时才出现异常二)中度跛行:站立时,病肢前伸,后踏或内收外展,不能以蹄负面 全着地负重,仅以蹄尖着地,上部关节屈曲运步时提伸不充分,有 明显的提伸障碍三)重度跛行:站立时,患肢几乎不着地运步时,有很明显的提伸困难,甚至三条腿跳跃前进,或者拖扯前进第四节 跛行诊断法由于四肢解剖生理复杂,致病因素多样,临床表现症状也多样, 诊断也比较困难因此,应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诊断顺序:问诊、全身检查、视诊、触诊、特殊检查,但相互之间有 穿插,有时必须多次检查一、问诊:了解病史,作为诊断的参考,而不是依据而检查是诊断 的依据,问诊有时提供重要线索1、饲养管理,使役情况2、疾病发生的时间,症状有无变化。

      3、疾病发生后是否减轻或加重4、症状随运动、使役是否加重或减轻5、患畜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6、同群畜中有无跛行,过去有无发生过跛行7、装蹄情况如何 问诊应该灵活,去伪存真,在检查过程中还可以灵活询问 二、全身检查: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肢疾病可引起全身变化 有时四肢病则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骨软症有时还可以发现 全身其他疾病但下列情况时必须检查全身1、在较短时间内,相继出现较多类似病畜,并且有地区性和流行性, 这时跛行可能仅为某种疾病的症候表现2、没有外伤史的跛行,同时有两个以上同时发病3、具有食欲、饮欲、反刍和大小便异常的跛行4、严重的肢蹄病,已影响到全身 全身检查:精神状态,营养状况,体温,脉搏,呼吸,排粪尿,消化 系统,循环系统,必要配合实验室检查三、视诊:确定患肢以其机能障碍为依据,患肢机能障碍的表现,通 过视诊确定患肢,可以先通过观察患畜站立和运动情况,既可以确定 患肢,站立后运步诊断一)站立视诊:视诊距病畜一定距离,使其表现自然状态,诊者从前 向后从各方面观察对比,先看姿势和负重,再看局部有无外伤、肿胀, 当患畜患病时,为了减轻负重,病肢表现前伸后蹲,内收外展等。

      1、姿势有无异常:蹄尖着地,频繁交蹄负重前踏、后踏、内收、 外展,两前肢前伸或后伸等2、四肢体表:外伤、肿胀、变形、萎缩3、蹄形有无异常:崩蹄、蹄裂、低蹄,异常磨损(尤其蹄尖部)4、骨及关节:比较两侧同一骨长度、方向、外形,关节的轮廓,角 度二)运步视诊:把家畜进行常遛运动,绳长 1~1. 5 米,以妨碍头部 自由活动为宜观察患畜肢体的灵活性,关节伸屈情况,肢体的内收、 外展情况让患畜在不同的地形,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运步,进行检查以确定患肢,跛行种类和程度,并为确定患部而提供线索1、不同地面的运动检查:1)硬地:支跛明显,地面反冲力大,可以使支持器官的患部受到更 大震动,加重疼痛2)软地:悬跛明显,主动运动器官比在普通路面用力要大,增加了 肌肉的活动3)坡地:前肢的悬跛和后肢的悬跛上坡时加重;后肢的支跛在上坡 时加重;前肢支跛下坡时加重4)后退运动:髋关节炎时后退困难2、圆周运动:圆圈直径大小等于两个马长圆周运动:内侧肢踏地表现明显跛行为支跛,因为重心落于靠内侧的 肢上较多圆周运动时,外侧肢表现明显跛行是悬跛,因为外侧肢比内侧肢经过 较大的路径3)乘挽运动:有些轻度跛行常步看不出,可采用快步或负重运动, 有时可以发现患肢。

      4)步幅变化:一般比正常马短步支跛:后方短步悬跛:前方短步混合跛:不明显5)观察头部运动:主要观察前肢跛行 支跛时表现:患肢着地,头抬起以减轻患肢的负担;健肢着地时,头 部低下悬跛:患肢提伸时,头部抬起;健肢着地时,头低下6)尻步运动:主要观察后肢跛行 支跛:患肢着地瞬间,尻部抬起,头下低;健肢着地时,尻部下沉, 头抬起悬跛:患畜斜腰举尻以帮助患肢提伸,同时头部下低 后肢严重跛行时,呈三条腿跳跃7)蹄音的检查:蹄音是蹄着地的声音,健肢的蹄音比病肢的蹄音着 地时要强,声音高朗,而患肢蹄音低8)运动量与跛行的关系:急性疼痛炎症,随运动跛行加重; 风湿症关节机械性障碍,随运动跛行减轻或消失四、触诊:在问诊和视诊后,确定患肢,通过触诊,多数可以确定患 病部位触诊的方法是用手术器械(检蹄器、针头)检查肌肉、骨骼、 关节、腱、韧带、腱鞘、粘液囊、蹄等为了克服遗漏,触诊应按一定顺序进行,通常由上向下检查,同时要 注意与对侧相比较1、肌肉触诊:先观察肌肉的轮廓界限和丰满程度,然后由上向下或 由下向上逐个触摸注意肌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