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人劝学励志故事文字插图.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24833127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4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传统德育故事. 古人劝学励志故事 Zhon ghua chuan tong de yu gu shi古人劝学励志故事1.【孙康映雪苦读】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 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2.【车胤囊萤夜读】晋朝时候,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3.【朱买臣负薪读书】朱买臣是西汉时期吴县(在今江苏省内)人,小时候,家境贫苦,以砍柴卖柴维持生活他非常喜欢读书,生活所迫,没钱上学,也没时间读书,每天只是砍柴、担柴、卖柴每次出门砍柴,他都带上书,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担柴行走时大声背诵书文4.【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5.【孙敬悬梁苦读】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6.【苏秦刺股苦学】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7.【匡衡凿壁借光】西汉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人,他小时候十分好学,非常喜欢读书很想读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8.【祖逖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成为有名的将军9.【欧阳修以荻画地】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母亲郑氏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

      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 欧阳修10岁的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中华传统德育故事. Gu ren quan xue li zhi gu shi Zhon ghua chuan tong de yu gu shi。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