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
9页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温馨提示: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结束,只交答题卡一、 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略无阙处(quē) 沿溯阻绝(sù) 飞漱其间(sù)B.水皆骠碧(piǎo) 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 嘤嘤成韵(yīng)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清荣峻茂(茂盛) 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 东皋薄暮望(轻微)C.疏条交映(掩映)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至于夏水襄陵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6.默写(8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4)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祯《赠从弟》(其二)](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王维在《使至塞上》里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被朝廷疏远的失落熔铸于这旷远壮丽的塞外风光之中7.《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5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
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__________”,发动者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变发生后,中共方面派______________前去谈判,结果政变得到了和平解决2分)二、古诗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把酒问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D.【甲】【乙】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11.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认识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6分)记游定惠院苏 轼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崔闲,精古琴,苏轼友人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1)园已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后会未可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B.此木不为人所喜 不足为外人道也C.往憩于尚氏之第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 方其远出海门1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
C.虽然“园已易主”,但因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C.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16.诗的后两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一树花开,一树叶落葛取兵①南方的花事络绎不绝,春繁盛,夏火热,即使秋风起,花期却未尽此刻,丹桂飘香兀自而来,为质地硬朗的金秋添上一股柔软蕴藉之气②推开秋的门窗,桂花香气扑面而至!一个“香”字,怎么了得秋是桂花盛开的舞台,桂花是秋天的主角对,主角总是从从容容登台入戏,不急,一树一树地开,一波一波地开,从远到近,从高到低,花小,但密集。
③桂树是一种普通的树种,乡间城边,尽是桂树的身形,千姿百态晨起,走在街角巷尾,有浓郁的香气袭来,弥散在晨雾里香了满头满脸黄昏,或立或坐于马路一隅,看尘世喧嚣,听秋虫唧唧,染一襟幽香风轻轻一吹,桂花如细雨,铺满整个路面在办公室忙忙碌碌,忙中偷闲,伫立窗前遥望,有一种香味忽远忽近,充斥于鼻端,沁人心脾,瞬间,累就在花香中散去了呵,桂花开了生活在花香四溢的城市多么幸福,这才是秋天真实而又温暖的味道④桂花不及紫薇的艳丽繁华,又不如栾树花开得高高在上,桂花细小如一粒粒粟米,四片花瓣围着几丝细蕊,一个小小的米黄色芽从花瓣中冒了出来,花朵和绿叶相称,好像点缀在绿色刺绣补丁上的一粒金子,又像躲在绿色树叶里的害羞的娃娃在向我们微笑数十朵这样的小花,成丛成簇聚集于枝头,如一柱小花棒,细小但不掩大气,永不招摇,与世无争,静静地开,悄悄地落……秋光落尽,花落尘埃,这一季开过,下一季犹自再来⑤桂树很入一般寻常巷里、市井人家,这是它的布衣性格桂树树质干净,甚至不招惹虫害如此干净的树,闲庭院落,植种一株,真的是寻常人家的寻常精致生活里的平常、持久常在不经意之中江南古镇,老宅老树,多为桂树,只是树积聚了江南太多的烟雨,敷满了旧时光的苍苔。
岁月飘摇,宅院里的人事物早已随花开花落隐没于岁月的深处⑥桂花自有它的妙处,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桂花茶,丰盈了人们的生活年少时,格外喜欢外婆的桂花糕,又香又甜只是外婆已远离我们,那一盘桂花糕成了童年遥远的记忆如今喜欢上了父亲酿的桂花酒我惊叹于父亲对酿酒的热爱,一季桂花有三波,父亲选择第二波桂花盛开时,摇一树桂花,选一壶二道酒,酒亦如花,头酒涩,二道酒才是精华清冽的白酒被芬芳染成了琥珀色,桂花酒香飘万里,让人闻香而往想起南宋词人刘过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原本很中年的心境,因为桂花美酒,也夫复何求真的要感激好花好树,人生若有一时深啜低诵,细细算来,许多皆是因了草木⑦秋天开花的树,通常是隐忍、理性、蕴藉的想一想桂树一年中绝大多数时光里都默默无闻,开花时却惊心动魄,惊心的不仅仅是花,还有时光桂花一开,中秋节就到,十五的月自然是圆而又亮,天气晴好,坐在桂花树下,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酿成的小酒,品尝桂花月饼,就有一种“明月醉清风,丹桂香满城”的诗情画意⑧“上怕端午,下怕中秋”,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口边的乡间俚语,讲的就是时光易逝少不更事时尚不知其意,等到自己步入中年,才知晓光阴似箭的冷锐。
⑨也许花朵落下或留在树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花开花落,生命轮回,人也罢,草木也罢,都有自己的使命,或伟大,或卑微,都有存在的理由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5期,有删改)17.文中写了桂树的哪些品质?(4分)18.品析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妙处3分)一个小小的米黄色芽从花瓣中冒了出来,花朵和绿叶相称,好像点缀在绿色刺绣补丁上的一粒金子19.“也许花朵落下或留在树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穿西装的修车老爹耶律忆①一年之前,我们家的老房子因为临近的汽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