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恐龙时代_1-68.docx
131页恐龙化石的发现曼特尔发现的化石恐龙类动物出现在距今约 2.25 亿年的三叠纪,经过侏罗纪,消失于距今 约 6500 万年的白垩纪,前前后后有着 1.5 亿年的历史,但人类直到相当晚的 时候才知道有过恐龙的存在人类发现恐龙是从研究恐龙化石开始的化石”这个词原来字面的意思是指“挖出来的东西”,而现在指的是石化了的生物(包括动物或植物)的遗留部分古代的生物被掩埋在沉积物中,这些沉积物可以堆积在陆地上,也可以堆积在江、湖、河、海的水底,还可以堆积在沼泽地生物体中的软组织部分(皮肤、肌肉、内脏等)很快就腐烂了,但是坚硬的部分(如骨骼、牙齿、外壳等)被遗留下来,经过了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含有矿物质的地下水浸入了它们,矿物质就逐渐代替了它们的有机组织,也就是说逐渐形成了化石,化石仍然保持了原来有机组织的形状和大小由于不同时期的化石存在于不同的地质层中,科学家就可以据此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对化石的分析,用比较解剖学的原理,从不完整的骨骼化石推测出整个动物的大小、形状乃至于它们的习性19 世纪以来,研究岩石中的动物、植物化石并解释它们存在的一门特殊 科学已经发展起来,这门介于生物学和地质学之间的学科,被称为古生物学。
当时,经过与宗教和迷信的长期斗争,人们对于化石的本质有了较正确的认 识,但那时候许多古生物学家还是“业余”的,英格兰的曼特尔就是其中的 一个曼特尔的主要职业是乡村医生,但他和他的妻子都爱好收集化石标本 1822 年的一天,他的妻子陪他一同出诊,当他在为病人诊治时,他的妻子在 屋外修路的工地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牙齿化石曼特尔描述说,这是一些很 大的牙齿,根据牙冠被磨光的斜面来判断,很像是某种大型“厚皮兽类”已 经磨损的门齿的一部分曼特尔医生追踪找到了出产这批化石的采石场,他 希望能找到这种兽类的其他部分的骨骼化石,但他未能成功这种牙齿化石出现在白垩纪铁砂组的岩层中,这使研究化石的专家们感到很惊异,因为这个地层太古老了,当时认为,在这个地层中根本不可能有哺乳动物的化石作为一名科学家,曼特尔对这种与当时传统观念不符合的发现持慎重态度,他希望在正式展示他的发现之前,多听听同行的意见,更希望得到著名专家的指点和支持在伦敦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曼特尔把他发现的牙齿化石给三位著名的专家看过,这三位专家的回答使曼特尔失望,他们断言他的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曼特尔并不甘心,他把一颗牙齿化石送到巴黎,请当时负有盛名的解剖学家巴龙·居维叶作鉴定,居维叶给他的答复说:“这是犀牛的一颗上牙。
由于权威人士的断然否定,曼特尔明智地推迟了自己著作的发表时间他把自己发现的牙齿化石带到了伦敦的亨特利安博物馆,与馆藏的各种化石标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未能找到与他发现的牙齿化石类似的标本帮助曼特尔进行研究的一位青年科学家斯特契贝雷发现曼特尔找到的牙齿化石与他正 在研究的中美洲生存的一种名叫大鬣蜥的牙齿很相似普通的大鬣蜥只有 4 英尺(约 1.2 米)长,按牙齿的比例类推,曼特尔发现的“大蜥蜴”体长可 达 40 英尺(约 12 米),显然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巨大的食草爬行动物曼特尔将这种动物命名为“禽龙”1825 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 表的一篇简报中,报道了关于禽龙化石的发现,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第一篇正 式发表的关于恐龙的论文以后,恐龙之类的化石又陆续有所发现1842 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 为了说明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陆栖的大型爬行动物,首先创造了 “Dinosaur”(恐龙)这一名称该词是由“Deinos”(恐怖的)和“Sauros” (蜥蜴)组成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为中国一向有关于“龙”的传 说,所以译为“恐龙”了自从恐龙名称问世,已经使用了 150 多年初期发现的恐龙化石个体比 较巨大,看上去有点“恐怖”,因此叫恐龙。
其实,现在知道,恐龙也有小 的,有的甚至只有小狗或公鸡那么大,显然无须“恐怖”即便是大个的恐 龙,也不是个个都“凶暴”,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吃食植物、性情温顺的恐龙 因此,如果我们现在仍然认为恐龙全都是恐怖的动物,实际上是对恐龙知之 甚少的一种不公正看法现在,古生物学上所说的恐龙,不是生物分类的专门名称,而是一种通俗的叫法而已即便是通俗叫法,恐龙也不是所有用“龙”命名的古代爬行动物的代名词这个概念有人常常混淆了,以致有时误将蛇颈龙、鱼龙和翼龙等也叫做恐龙所谓恐龙,科学上指的是中生代爬行动物中的两大类,一类叫蜥臀类,一类叫鸟臀类两类又各自有许多分支虽然两类合起来叫恐龙但它们之间的构造特征差别很大如骨盆结构,一类为三射型,与蜥蜴的相似,所以叫蜥龙类;另一类为四射型,与鸟类的相似,所以叫鸟龙类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去甚远,其差异不亚于现在哺乳动物中的牛和马它们本来就不是一个“家族”,各自发生以后,很快分道扬镳,朝着不同的方向分化发展了恐龙引起的争斗19 世纪,恐龙的概念在欧洲已十分流行一些关于恐龙的论著引起了大众丰富的想象力当时出版的自然史书籍,都经常加插恐龙插图当禽龙的研究在欧洲盛行时,很多化石发掘者的注意力则转移到了北美洲。
这中间还引发了一场“骨头战争”: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教授奥特尼尔·马殊和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科学家及化石搜集家爱德华·科波之间为发掘恐龙化石而动用武力的争夺很多恐龙化石因此被毁坏,但他们也做了点好事他们都想尽快将找到的东西在博物馆展出,于是想出一种发掘恐龙化石而不会损坏它们的方法:他们让每块骨头仍部分埋在岩石里,用熟石膏盖住,然后,将仍埋有骨头的岩石切割成块,运回实验室再取出这种技术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自骨头战争后,发掘恐龙化石的活动已扩展到各大洲了本世纪初,在加拿大有很多发现,特别是在阿尔伯达省这一工作是由美国化石发掘者巴南·布朗带头,后继者为史腾堡父子他们寻获的恐龙骨骼装满了纽约、渥太华和多伦多的博物馆接着,非洲成了发现恐龙化石的中心在 1909~1929 年之间,德国和英 国的探险队相继在现今为坦桑尼亚的地方找到了类似在摩利逊地层发现的恐 龙化石在本世纪 20 年代,美国探险队在蒙古找到了多种恐龙化石,包括最 早发现的恐龙蛋70 年代和 80 年代,在蒙古、中国和南美洲,都发现了宏 伟壮观的恐龙化石遗址近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格陵兰、澳大利亚和 南极洲,也陆续有新的发现时至今日,古生物学家仍可能出发到被认为能找到恐龙骨头的边远地点 去探索。
一次发掘恐龙的探险,可能要花费几十万美元,为此要花上很长时 间去说服政府,请求支持政治可能也是个麻烦——恐龙化石基址也许会坐 落在一些有内战的国家,或使相邻国家的民族发生矛盾冲突这些国家对于 外国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发掘会产生怀疑,例如 1977 年到尼日尔的国际古生物 学探险队的科学家,就是在尼日尔的一所监狱中度过圣诞节的,因为当地人 不相信他们只是发掘化石恐龙蛋化石的发现早在 19 世纪初,人们就在法国南部的普洛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一 枚恐龙蛋化石蛋化石圆圆的,直径约 20 厘米可当时谁也说不上这究竟是 什么动物下的蛋有人也曾想到这可能是恐龙的蛋,但也怀疑是鸟蛋1922 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了一个“中亚考察团”,历尽艰 辛,长途跋涉来到中亚地区,目的是考察我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的古脊 椎动物,以证实“中亚是哺乳动物和早期人类的发育中心”的科学假说谁料歪打正着预定的这个目标并未达到,却意外地发现了几窝保存比 较完好的蛋化石,每窝有 10 多个蛋,蛋的形状像玉米棒子,长直径约 10~ 20 厘米,短直径约 5~10 厘米起初考察团的科学家们也不能确定这是什么古动物下的蛋但不久就明白了——原来这些蛋的主人是一种叫原角龙的素食恐龙。
因为在产蛋的地层中找到了很多原角龙的骨骼化石,而且什么年龄的都有最有趣的是,在两个破壳的蛋内,竟保留有未孵化出来的原角龙的胚胎骨骼发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很快轰动了整个世界人们这时候才知道,恐龙是卵生的动物在这一发现的提示下,法国人开始注意并研究 100 多年前在普洛旺斯发现的那些圆溜溜的蛋化石,原来这也是恐龙蛋!我国的恐龙蛋化石举世无双恐龙蛋化石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虽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恐龙蛋化石发现,但在数量上、类型上、分布上及保存的完整程度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比不上我国我国现在发现有多少恐龙蛋化石?据 1980 年《化石》杂志刊登的恐龙蛋研究专家赵资奎的文章介绍说,当 时我国的恐龙蛋化石,比较完整的估计有 360 多个,可分两大类,包括至少 16 个属,近 40 个蛋化石种80 年代后期,在广东始兴出土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保存完好的有 200 多枚1993 年,河南南阳西部三县(内乡、西峡、淅川),发现了大量恐龙蛋, 仅西峡一县就挖出 5000 枚以上,被专家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经过赵资 奎的初步研究,所发现的蛋化石分 4 科、8 属、12 种专家们还估计,南阳 地区还有不计其数的恐龙蛋化石埋藏地下!1995 年 5 月,我国文物工作者在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发现罕见大型恐 龙蛋化石群,该化石群长 3000 米,宽 150 米,仅裸露地表的恐龙蛋化石就有 1000 余枚。
这些资料告诉我们,我国目前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约在 6500 枚以上据说 世界其他国家的恐龙蛋化石加在一起约 500 枚左右看来,我国拥有的恐龙 蛋化石数量占绝对优势我国的恐龙蛋化石的形状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长椭圆形的,也有扁圆形的恐龙蛋化石常常是多枚堆聚在一起成窝出现以广东始兴为例,每窝蛋 数不等,从二三枚至 30 枚,最多的有两窝,一窝有 33 枚,另一窝有 35 枚蛋”的大小平均直径多在 10 厘米左右在河南西峡出土的一种恐龙蛋 化石长直径为 30 厘米,短直径为 12 厘米,这在我国是很罕见的最近有报 道说,1995 年 3 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发现一枚巨型恐龙蛋化石,呈铁 饼状的扁圆形,直径 55 厘米,扁厚 20 厘米我国的恐龙蛋化石由于数量多,保存完好,埋藏状态原始,因而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据报道,最近郑州大学物理系的鲁祖惠和张希兰,采用伽玛线 CT 断层扫描技术,从河南西峡县出土的一枚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恐龙胚胎,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恐龙胚胎化石的头颅、脊背及前后肢据悉,这是当今世界该领域研究中的首次发现我国的恐龙蛋化石最初是在内蒙发现的,这已是 50 多年前的事了后来在辽宁、山东、广东、江西、湖南、安徽、新疆、浙江、湖北、河南、黑龙江等地也陆续找到了许多蛋化石。
奇怪的是,在盛产恐龙骨骼和足迹化石的四川省却一直没发现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的形成距今 1.35 亿年前的一天,有一条巨大的雷龙慢慢地沿着湖边走着它那 大象般的四足踩在湿漉漉的泥地上,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两行清晰的脚印这 就是留在现今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连串恐龙脚印化石就在雷龙刚刚走过不久,一条两足行走的、身躯比雷龙小得多的肉食恐龙,循着它的足迹跟了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