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第三章-实验探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B卷(练习).doc
25页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第三章 实验探究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B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实验探究题 (共14题;共92分)1. (5分) 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⑴如图甲,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F;⑵如图乙,将三根细线 、 、 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 ,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 ;⑶如图丙,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 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2)中 的方向拉开细线L,使________三根细线的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 ;⑷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F 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i.Fz 的合力,F′的图示,若________,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考点】 2. (8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期中) 小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 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 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 .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 .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 如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填李明或张华)【考点】 3. (7分) (2017高一上·无锡期中)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 某同学的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如下: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筋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照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2) 如图为利用实验记录的结果作出的图,则图中的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和F2的等效合力的实际测量值.【考点】 4. (4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末)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分别如甲、乙所示.该装置中,A、B为力传感器,研究对象是质量m=310g的金属圆柱体G,将G放在A、B的两探头之间,两探头受到压力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数据如表1所示.表1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30456090 FA/N 0.001.492.122.593.02 FB/N 3.01 2.61 2.13 1.50 0.00(1) 观察、分析数据表1,可得出:金属圆柱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A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________,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B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________.(2) 某同学发现两传感器的读数并不是与角度的变化成正比,他猜想圆柱体所受重力及其分力间满足某个函数关系,并根据该函数关系计算两探头受到压力的理论值如表2所示(g取9.8m/s2)表2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30456090 FA/N 0.001.522.152.633.04 FB/N 3.04 2.63 2.15 1.52 0.00该同学猜测的函数关系式应当分别为:FA=________,FB=________(用金属圆柱体质量m、重力加速度g、斜面倾角θ表示)(3) 在实验中无论是分析“表1”还是“表2”的数据时,都认为传感器的读数都等于相应的圆柱体重力的分力,其物理学依据是(乙沿斜面方向为例);因为A传感器的读数等于A传感器所受的压力,根据________此压力大小等于圆柱体沿斜面方向所受的支持力,而根据________此支持力大小等于圆柱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4)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考点】 5. (10分) (2016高一上·泰州期中)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 A . 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 . 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 .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 . 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3) 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________.B中是________.(4) 如图甲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__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5) 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 ,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的关系正确的有 A . F1=4N B . F=12N C . θ1=45° D . θ1<θ2 . 【考点】 6. (6分) (2016高一上·三明期中) 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1) 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 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 .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 .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4) 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答:________.【考点】 7. (4分) (2016高三上·正定期中)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做“探究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1) 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图中每一小格长度均代表0.5N,则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 N.(2) 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弹簧秤应先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B . 橡皮筋对结点O的拉力就是两弹簧秤对结点O的拉力F1与F2的合力C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 . 若要改变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两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使其中一只增大另一只减小即可(3) 图(b)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图示,则哪一位同学的实验结果一定存在问题?请简单说明理由.答:________.【考点】 8. (4分) (2016高一上·宁波期中)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实验之前先检查了弹簧秤(弹簧秤的精度为0.1N),然后进行实验: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 在操作过程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有 (填字母代号).A .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细点,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 .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2) 图1是文文同学研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时在白纸上画出的图,根据物理上作图要求和规范,请指出图中存在的三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关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此实验中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 . 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 .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考点】 9. (2分) (2016高一上·大田期中)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1) 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合力,F´表示根据“等效性”由实验方法得到的合力,则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图.(2) 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 .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 .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