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鱼基因方面的一篇比较详尽的文章.docx
20页孔雀鱼基因方面的一篇比较详尽的文章基因讨论第一篇:基因的种类-性染色体与限、伴性基因因为我不是相关科系的,所以我所举的例子、所用的名词、 说明的观念也许不是很恰当,甚至不正确欢迎大家批评指 教,请大家当成一个可以讨论参考的文章,不要将它当成专 业的学术知识目前有关孔雀鱼的基因研究,都是建立在下面几个前提下, 我想这个前提也不会有错,不然很多理论与所发生的现象都 没有办法说明1. 孔雀鱼的性染色体与人类相同是[XY]型2. 体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十多条以上 上面两个前提中提到了性染色体与体染色体,接下来说明一 下,基因(Genes)上的染色体主要可以归类于两种,一种是决 定性别的染色体,基因代号是[Y]及[X],也就是性染色体 而非性染色体的就称他做体染色体先说明一下性染色体[XY]:复习一下,国中有学过,男女性别的决定是在[XY ]染色体上 的,所以当公母结合之后,细胞产生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即是 二倍体转变成一倍体的过程),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染色 体,经过再结合之后产生新的性染色体:他*的性染色体(XX)->(X+X)爸爸的性染色体(XY)->(X+Y) 儿子(XY):由爸爸提供Y基因,妈妈提供X基因 女儿(XX):由爸爸提供X基因,妈妈提供X基因 上列可以看到,儿子遗传了由父亲给的Y基因,而X基因必 由母鱼给定。
而女儿因为没有Y基因,所以XX基因各由父 母亲给定只有公鱼才会有Y基因,也就是说Y基因是决定性别的因素接下来说明一下性染色体在孔雀鱼上的作用情形日本蓝基因是带在公鱼身上的基因,因此把公鱼的性染色体 符号标成[XY(J)],其中[Y(J)]代表带有日本蓝(JAPAN BLUE) 表现的 Y 染色体日本蓝母鱼[XX]x[XY(J)]日本蓝公鱼仔鱼公[XY(J)]仔鱼母[XX]可以看到,仅仅有公鱼遗传到了[Y(J)]的形式,也就是说日本 蓝只会表现在公鱼身上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Y基因只会 遗传给公鱼因此我们就叫这种只会在公鱼身上表现的基 因,称做限性基因这很重要,因为孔雀鱼的育种及改良, 几乎都从这几个观念为基准点做抉择再看一下草尾的表现形式,草尾基因是带在母鱼身上的,因 此将母鱼的染色体符号标成[X(GL)X(GL)],其中[X(GL)]代 表带有草尾(GLASS)表现的X染色体草尾母鱼[X(GL)X(GL)]x[X(GL)Y]草尾公鱼仔鱼公[X(GL)Y]仔鱼母[X(GL)X(GL)]可以看到,公母鱼都遗传到了[X(GL)]的基因,就是说公母都 会有草尾的表现,这也正是为什么母鱼身上也会有草尾斑的 原因了。
我们将这种带在母鱼[X]上的基因,称作伴性基因 观察孔雀鱼公母鱼的表现,你可以发现公鱼漂亮的多,因此 可以猜测大部分的表现都是限性基因,如:白金、珊瑚、蛇 王、日本蓝等等少数伴性基因也很好判断,母鱼发色浓厚 且明显就可以判断是伴性基因,如:草尾、礼服、黑尾礼服 有些表现会因为基因重组,而同时存在于[XY]上,如礼服 [X(T)Y(T)],此类鱼种的公母鱼表现会更加接近,同时表现 上会比[X(T)Y]或是[XY(T)]来的更好所以要改鱼的时候, 首先需了解想要保存的表现位在哪条染色体上,否则做起来 也是徒劳无功关于基因重组,写起来落落长,孔雀鱼的新品种改良,主要 也是靠这点,所以将会另辟文章讨论若是你用上述的法则去判断白子基因,你会被搞的一头雾 水白子公母都会有,所以应该是伴性基因但白子公鱼与 普通种母鱼,生下来却又全部没有白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白子表现,并不是位在性染色体上的,所以上述的法则 并不适用白子表现是位于体染色体上,他的遗传方式是依 照孟德尔的独立法则来运作的体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遗传方 式,将留在第二篇做说明讨论第二篇:体染色体与孟德尔 法则在第一篇中有提到,位于[Y]上的基因称做限性基因,位 于[X]上的称做伴性基因,而不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称 为体染色体基因。
体染色体基因主要依照孟德尔法则一「显性法则」「分离法 则」、「独立法则」所组成其中分离法则即是指减数分裂,染色体由二倍体转变成一倍 体的过程独立法则是指二对以上的基因在作用时,是会独 自进行分离、不会互相干扰(但基因的表现仍会互相影响到, 独立法则是指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是独立作用的)显性法则是说当两种表现型互相交配时,所产下的子代,只 能表现出的一方就称为显性,以该品种的英文名称之大写前 缀表示,不能表现出来的即称为隐性,以该品种之英文名称 之小写前缀表示,接下来以最常看到的白子说明体染色体的 作用方式:白子(albino )属于隐性体染色体基因,因此要表现出白子,基 因型必须要为[aa]P公鱼的基因为[AA]—>经由分离法则变成[A]与[A]母鱼的基因为[aa]一>经由分离法则变成[a]与[a]Fl仔鱼由公鱼得到[A]并由母鱼得到[a],所以仔鱼的基因型 是[Aa]仔鱼长大后自己交配,仔鱼公[Aa]—>经由分离法则变成[A]与[a] 仔鱼母[Aa]—>经由分离法则变成[A]与[a]F2 因此仔鱼二代有四种基因组合由公鱼得到[A],由母鱼得到[A],基因型为[AA]由公鱼得到[A],由母鱼得到[a],基因型为[Aa] 由公鱼得到[a],由母鱼得到[A],基因型为[Aa] 由公鱼得到[a],由母鱼得到[a],基因型为[aa](出现白子) 做一下说明, P 是 Parent 指亲代, F 是 Filial 指子女, Fl 、F2 指的就是第几代子女的意思。
我们假设亲代公鱼是普通种, 基因型是[AA],母鱼则是白子,基因型是[aa],因此所产下 的第一子代并没有白子[aa],全部都是普通种,基因型是[Aa], 而将第二子代自交可以发现第四种基因组合出现了 [aa],出 现了白子,而四种交配型态中只有一种出现白子,因此可以 推测第二子代中的白子约占1/4若是白子配上白子时,产下的子代绝对都是白子,可以由下 列方式说明:白子(albino )属于隐性体染色体基因,因此要表现出白子,基 因型必须要为[aa]P公鱼的基因为[aa]—>经由分离法则变成[a]与间母鱼的基因为[aa]—>经由分离法则变成[a]与[a]Fl仔鱼由公鱼得到[a]并由母鱼得到[a],所以仔鱼的基因型 是[aa]亲代公鱼是白子,基因型是[ aa] ,母鱼也是白子,基因型是 [aa],因此所产下的第一子代百分百都是白子[aa] 以上就是体染色体基因的组合方式常见的体染色体有白子albino基因符号[a],相对基因[A] 黄化golden基因符号[g],相对基因[G] 真红眼real red eye基因符号[r],相对基因[R] 粉红pink基因符号[p],相对基因[P] 虎斑tiger基因符号[t],相对基因[T] 以上这几种都可以同白子的方式将隐性基因配出来。
也许有 人会想到,像缎带、燕尾属于什么染色体呢?缎带、燕尾既 不在性染色体上,自然是属于体染色体只是他们的规则比 较繁复一点,扯了一堆有的没的缎带ribbon基因符号[Ri] 燕尾swallow基因符号[Sw] 大家可以参考这几篇有关燕尾缎带的文章,里面有详细的介 绍:如何定义长公短公长母短母、[基因讨论]燕尾莫斯科蓝moscow blue基因符号[mo] 莫斯科蓝所扯到是不完全显性基因所表现的差异,这个也蛮 麻烦的,所以可能等下两篇再讨论第三篇:重组、连锁一 超白的做法写到第三篇时,发现自己第二篇已经有点抄书的感觉了,以 后会反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不然被指责缥窃可就严重啰 但很无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专业的东西,本来就是前人 种树、后人乘凉,外加枯燥乏味,大家还是耐着性子看完吧 本篇主要在说明连锁与重组,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观念,但 在做出衍生种时却非常重要,所以以举例的方式来说明 第二篇中提到,常见的体染色体基因有下列几种:白子albino基因符号[a],相对基因[A] 黄化golden基因符号[g],相对基因[G] 真红眼real red eye基因符号[r],相对基因[R] 粉红pink基因符号[p],相对基因[P] 虎斑tiger基因符号[t],相对基因[T] 再补一个蓝化blue基因符号,相对基因[B] (蓝化并不是相对基因,而是不完全显性基因,留到下一篇讨 论) 要说明超白之前,先要说明黄化体、蓝化体、连锁与重组: 黄化体的表现是全身的体色会由原本灰黑的野生色转变成 黄色,因为体表中所带的黑色素比野生色少,因此体色偏黄, 但黑色素又比白子多,因此没办法像白子那样白皙。
在各种 鱼种都会出现黄化体的表现型为[gg],我们称[gg]为隐性同 质结合体,同样是[g ]所组成的结合体蓝化体 blue 也是体染色体基因的一种,蓝黑色系鱼上要表现 蓝色需要有[Bb ]或出切的存在蓝化体的表现是全身的体色 会由原本灰黑的野生色转变为蓝黑色,用强光照射可以会更 明显显现出蓝色蓝化体的表现型是[bb],同样也是同质结 合体说明了黄化体与蓝化体之后,接下来说明连锁与重组:第二篇中有提到,体染色体基因主要依照孟德尔法则一「显 性法则」、「分离法则」、「独立法则」所组成而当体染色体 基因违反了独立法则,与其它的基因发生错误的组合时,就 称为连锁而错误的连锁再次经由减数分裂回复成原来正确的组合时, 就称为重组这就可以了解为什么黄化体与蓝化体会违反独立原则,会有 [Bg]异质结合体的出现了[由相异的两个染色体所结合,称 异质结合体,只要是显隐相对,就称为是异质结合体,例如 [Bb]、[Gg]都算是异质结合体]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说明白化体的做法了,我们采用最为复杂 的形式,最后才有利于说明:配子方式完全依照孟德尔分离法则P:公鱼[gg]x[bb ]母鱼Fl:子代[ggbb]或P:野生色[BbGg]x[BbGg]野生色Fl:普通体:蓝化体:黄化体:白化体=9: 3: 3: 1若将白化回打双重隐性异质结合体普通种P:野生色[BbGg]x[bbgg]白化F1:普通体:蓝化体:黄化体:白化体=1: 1: 1: 1有兴趣的自己可以把棋盘图画出来简单吧,[ggbb]就是白化,如果只想做白化的人,看到这边 一定很干,只要一句黄化配蓝化就解决的,这家伙居然废话 了一千多字,真是神经病。
白化的表现与白子不同,白化的 体色比白子更为白皙,大家仔细观察白子可以看到,白子仍 然偏黄色,并不是真正的白色但白化的体色却是接近白色 的白皙,眼睛却是黑色的,是因为他的黑色素仍然存在,并 没有白子基因让黑色素消失的关系因此由白化可以推论,若白化再加入白子基因,则体色一定 更为白皙这个推论是没错的,超白的基因型[aabbgg],为 三重隐性同质结合体这边有一个地方可以需要注意的,若是你已经培养出了白 化,想要配出超白,并不是随意的找一只白子与白化交配即 可P:公鱼[aa]x[??bbgg] 白化母鱼F1 :子代不知为何种形式 看出端倪了吗?白子因为表现的关系,已经看不出来原有的 体色表现,两只野生色所产下的白子,与两只黄化种所产下 的白子,表现差异极小,所以根本无法猜测基因型为何,这 种做法有可能产生超白,但也有可能会变回普通种,如 [aaBBGG]x[AAbbgg],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有时会出现白子 配白子结果生出普通体这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普通体,乃是 饲养者误判其中一只白化为白子的关系即使能确定白子具 有双重异质结合体基因[aaBbGg],若白化没有带白子基因 [AAbbgg],则又要到F2之后才有办法取到超白子代了,而 因为基因组合的关系,F1中所得到的子代,只有1/4是白化 而同时带白子基因,若考虑进白化种的生殖能力,能不能取 到足够数量的F1,都已经是个问题了。
所以,做鱼的时候就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