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54427414
  • 上传时间:2024-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4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咏赤壁,着重写景,为叙写人物做烘托;下片怀周瑜,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B. 首句是全词起兴之笔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C. “乱石穿空”以下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 D. 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表现出作者的随遇而安 2.对词句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颂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势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 “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 “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少部分分为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于婉约范畴 C.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 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4.以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念》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B. 《永》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将误国的担忧 C. 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 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 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瑾(jǐn) 哺育(bǔ)雄姿(zī) 羽扇纶巾(lún) B. 投掷(zhèn) 贮存(zhù) 绦虫(tāo) 廊腰缦回(màn) C. 故垒(lěi) 还酹(lèi) 露骨(lù) 鼎铛玉石(chēng) D. 模范(mó) 散漫(sǎn)华发(huá) 尽态极妍(yán) 7.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D.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 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作者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B. 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作者自己的“失意” C. 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 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同“花”,花白 C. 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 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回首向来萧瑟处 B. 千古风流人物 C. 便纵有千种风情 D. 同行皆狼狈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文本二: 2020年12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迟子建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评委会认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始终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突出的个人风格自然景观与社会景象的相勾连,生物灵性与各色人性的相贯通,使得她的小说,地气与元气相得益彰,灵气与生气融为一体,从而使小角度的故事总是蕴含着深邃与丰沛:小人物的悲欢总是携带着希冀与温暖以地域文化为基点,以底层生存为焦点,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使迟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识度,更使她具有了卓尔不群的重要性 (摘编自《澎湃新闻》)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这鼓角声令我心烦"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描述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B. 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心理的转变,对“我”的言论由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内心产生了触动 C.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的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周瑜英气的战将形象跃然纸上,还运用典型化的场景正面衬托人物状态。

      D. 小说通过“我"见到周瑜、与周瑜交谈、离开周瑜串联起小说的所有情节以“我”对英雄和战争的理解,引领读者去思考探索 12.英雄梦,是内心深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是对理想人事的渴望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苏轼心中的周瑜和文本一中的周瑜各是怎样的英雄形象 13.文本二中说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小角度的故事总是蕴含着深邃与丰沛,小人物的悲欢总是携带着希冀与温暖”,请简要分析文本一中是怎样体现这一点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2.1 一次方程(组).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5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大模块知识梳理+9个考点+5个重难点+1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2-北京版 (共13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1.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街心广场|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