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设备故障处理制度.docx
7页信息系统设备故障处理制度试行2018年8月版第一章 总 则为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的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修复后业务验证等日常维护支撑和管 理工作,保证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业务验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工作流程、相关要求以及考核指标,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所指信息系统包括:机房环境、配套网络、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 软件;第二章 故障处理流程第二条 信息系统的分类将信息系统分为重要信息系统和非重要信息系统两类 ;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公司重 要业务,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的信息系统;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 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 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非重要信息系统是指除重要信息系统之外的信息系统;第三条 信息系统故障分级据信息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将信息系统故障分为重大故障、较大故 障、一般故障三个级别;当故障满足多个级别的定级条件时,按最高级别确定故障级别;重大故障一级: 由于线上系统服务宕机,系统的操作性能严重降低,重要信息系统 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对业务运作造成重大影响;>较大故障二级:由于系统操作功能受损,使业务运作中的某一部分功能受到不良影响,但其它部分业务功能仍可正常运作,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 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 —般故障三级:由于系统的操作性能效率降低,业务运作的受到不良影响,但业务功能应用仍可正常工作,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业务无性能不足达1个小时含以上; 第四条 执行标准本制度由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执行;第五条 组织及职责,故障管理实行-两级管理体系本制度涉及的相关组织有信息系统故障申告部门、受理部门、处理部门;1、 申告部门包括、分支机构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部门;申告分为、和三个层面;申告 到层面能够解决的故障和问题,无须上报层面,在层面归口解决,解决不了的再上报层面解 决;2、 受理部门分为和两个层面;原则上,负责故障受理和预处理,各负责级故障受理和预 处理;3、 处理部门分为和两个层面;原则上,负责上报到的故障处理;各负责级的故障处理; 科技联系人负责级的简单故障处理;>申告部门职责1. 负责将发现的系统故障以及问题、建议提交到故障受理部门;2. 负责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与故障处理部门进行沟通;3. 负责对已修复的故障进行业务验证,在业务验证通过后及时关闭故障;>受理部门职责1. 负责响应信息系统的各级故障申告以及咨询、建议;2. 负责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7x24小时监控;3. 负责信息系统的故障收集、定级、初步分析和预处理;4. 负责将疑难专业技术问题转派给相关部门处理;5. 负责跟踪处理进度并及时向故障申告部门反馈处理情况;6.负责故障处理的档案建立,记录故障现象,解决方法及产生原因;7. 定期编写、归档和保管级运维报告;>处理部门职责1. 负责对派发的故障进行分析、定位、共性归纳,并负责在处理过程中与进行沟 通;2. 负责制定故障恢复应急预案和故障解决方案并负责实施;3. 负责协助申告部门对已修复的故障进行业务验证测试;4. 负责故障处理相关文件的归档管理,并提供操作手册和维护工具给故障申告 部门和故障处理部门并指导其操作;5. 负责对信息系统问题知识库的建设、维护、管理;6. 负责对故障申告部门和故障处理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相关培训;7. 负责提交重大故障、较大故障的故障分析报告;8. 负责协调与本系统接口的周边系统维护单位及时处理相关故障;9. 负责对派发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10. 负责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与故障处理部门进行沟通;11. 负责配合故障申告部门对已修复的故障进行业务验证测试;12. 负责将故障处理结果反馈给故障受理部门;第六条 执行标准A 申告方式1. 原则上故障申告部门在规定时限内通过IT运维管理平台统一申告故障;2. 对于信息系统的问题咨询通过 OA 邮箱提交给服务台;3. 对于紧急的或客户在前台迫切等待的故障,可在录入 IT 运维管理平台同时拨打 故障申告热线催办;申告内容故障申告部门在 IT 运维管理平台中填写故障网点/部门、故障发生时间、故障所属系 统、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影响范围、申告联系人、联系;对故障现象要求详细描述,并附 带故障截图;第七条 故障受理1. 受理部门收到故障、咨询、建议,在规定时限内响应,根据故障的影响范围和持 续时间确定故障级别,初步分析故障业务影响范围、可能涉及的系统和维护部 门,然后转派给故障处理部门;2. 受理部门有权对申告内容不全、故障现象描述不清、申告部门可自行解决的 一般故障进行驳回处理;3. 发生较大以上含故障时,受理部门用和工单两种形式并行通知故障处理部 门,同时做好故障跟踪记录;4. 受理部门将自行无法处理的故障提交到受理部门,提交时必须对同类型故障进 行归并;5. 对于一般性请求,受理部门可自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第八条 故障处理1. 故障处理部门负责对可自行处理的故障进行相应处理,在规定时限内处理完毕 后反馈给申告部门和受理部门;2. 故障处理部门收到派发的较大故障或一般故障,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响应,分析 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在规定时限内解决,然后及时反馈给故障受理部门;3. 故障处理部门收到派发的特别重大或重大故障,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响应并牵头 协调厂商进行故障分析,制定业务恢复应急预案和故障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4. 故障处理部门在故障解决后必须将故障发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及如何预防等相 关问题在内部作信息交流,如有需要,可将相关的操作手册和维护工具提供给 使用单位和故障处理部门;第九条 故障修复后业务验证1. 对于自行修复的故障,故障申告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业务验证工作,如验证 通过则关闭该故障,如验证未通过可重新提交到归口管理部门;2. 对于集中修复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故障,故障受理部门通知申告部门验证, 故障申告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验证工作,如验证通过则关闭该故障, 如验证 未通过可重新提交到归口管理部门;3. 故障归口管理部门对已修复故障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客户回访抽 查,并将客户满意度进行定期通报;第十条 故障处理时限1. 根据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和故障级别的不同,对故障申告、故障受理、故障处 理业务恢复、故障解决时限要求不同,具体要求见;2. 在规定处理时限内未解决的故障,故障处理部门必须在回单同时提供具体解决 方案和解决时限,并按照承诺的解决时限在根本上解决故障;3. 故障受理部门应对规定时限内尚未解决的故障继续跟踪监促,确认故障排除后, 敦促故障申告部门及时关闭该故障;第十一条 故障汇报制度1. 发生信息系统较大以上含故障,要根据突发事件报告路径逐级汇报;2. 对于较大以上含故障,参与故障处理的各方应在规定时间内撰写并向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报送故障处理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故障现象、诊断分析、处理过程以及改进建议;必要时,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厂商技术人员,召开故障分析会附件:故障受理/处理单故障地点故障发生时间所属系统提报人联系系统类别□重要信息系统 口非重要信息系统故障现象影响范围□部分用户 口部分网点 □单家 口或两家以上故障等级□特别重大 □重大 □较大 □—般注:故障等级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 般四个等级;受理人受理时间派单时间以上部分由故障受理人员填写故障定位前端:□市电电源DUPS □通讯线路□综合布线□机房环境□网络设备□打 印机□终端□刷卡器□密码键盘□读卡器 □扩展盒 口卩― □应用软件 □其它后端:□市电电源DUPS □通讯线路□综合布线□机房环境□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 □其它故障原因分析详细处理过程厂 家 服 务 信 息□支持 □远程登陆支持 □现场支持 □其它申告时间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备件更换□是□否备件请求时间备件发出时间备件到达时间其他说明故障恢复时间业务恢复时间业务验证通过□是 □否预防措施故障未排除原因此部分由故障处理人员填写故障申告评价意见□优秀 □称职 □基本称职 □不称职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