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的意义教材分析.docx
12页教材分析】《比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 基础上学习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 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核心教材以一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 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学生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 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中借助多个情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 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会求比值2. 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求比值教学难点】弄清比、除法及分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比” 师:唐山近几年的城市发展步伐迅猛,这使我们不由地越来越热爱家乡那么工 人搞建筑时,就少不了用水泥和沙子搅拌而成的水泥沙。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工人 师傅是怎样搅拌水泥沙的1.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两个工人的对话,并讨论工人对话是什么意思2. 师介绍水泥和沙子关系的式子及读写法:1 千克水泥和 3 千克沙子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1:3 读作 1 比 3 3 千克沙子和 1 千克水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1 读作 3 比 1 师:像1:3 和3:1 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是比号3. 巩固强化师:谁能用比的方法来说说水泥和沙子的关系?生:水泥和沙子的比是 1:3生:沙子和水泥的比是 3:1师:说得好不过,同样是比较沙子和水泥的关系,为什么一个是1 比 3,另一 个是3 比1 呢?生:1 比 3 是水泥和沙子的比,3比 1是沙子和水泥的比,不一样师:看来,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要弄清谁和谁比,先说哪个数,哪个数要 写在比号前面二、深入探究,了解比1. 口述问题,了解相关信息师:合理的泥沙配比,可以在建筑时奠定坚实的地基但城市建设同样注重干净 整洁,瞧环卫工人正准备将公路的护栏刷成浅蓝色,他们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 3 千克蓝色涂料调成比较浅的蓝色涂料2. 提出问题,同桌讨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3. 全班交流(师板书)生1:6F3=2,白色涂料的质量是蓝色涂料质量的2倍。
生2:3F6=l/2,蓝色涂料的质量是白色涂料质量的1/2生3:我们还想到可以用比表示两种涂料的质量关系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比是6:3读作6比3,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质量的比是3:6读作3比64. 揭示比的概念 师:6F3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关系,它们的这种关系也可以用比来 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比是6:3, 3F6表示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的质 量关系,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的质量比是3:6师:结合两组式子,说说比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揭示: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师: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并求比值在此可根据学生的举例说明不同类量 的比)三、探究关系,深化比(一) 认识比各部分名称师: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但它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自学结合具体的比明确: 比的各部分名称?怎样求比值?比值可以怎样表示?生自学后交流1.3:6=1/2前项比号后项比值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 或整数来表示二) 议一议1. 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并记录交流结果2. 全班交流汇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也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 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和分数中的分 数值。
3. 总结:“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密切,但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比是一种关系,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思考:比的后项能为 0 吗?为什么? 四、尝试练习,强化比一)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 千克黄豆可以出 4 千克豆腐黄豆和豆腐质量的比是():(),豆腐和黄 豆质量的比是():()2.某班有男生21 名,女生24 名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 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3. a=3,b=10,那么b与a的比是(),比值是()二)解决问题1. 用 8 千克的水果糖和 12 千克的奶糖配置一种什锦糖,写出这份什锦糖中水果 糖和奶糖质量的比并求出比值2. 配置一种盐水,在120克水中放了5克盐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比的关系?预 设:盐和水的质量的比、盐和盐水的质量的比、水和盐水的质量的比教学反思“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一方面加强了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又是学习比例 的知识基础比的内容主要有: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从学习的具体内容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 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计算以及解答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等知识,是学习 这一单元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
由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 联系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类比推理中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一点与除数和分 母不能为0是一致的,求比值与求商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 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开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进行类比和 推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有条理的思考,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 论课中在沟通比、除法、分数的关系时,我安排了议一议:比的各部分和除法、 分数的各部分的关系在认识比、知道比各部分名称后,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问题的引发下,学生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真正走进知识的深处,很快找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弄清三者联系的同时,师生共同对三者的区别加以明确:“除法”作为相对于乘 法的逆运算而存在,侧重的是计算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分数”是一个“数”, 相对的概念是整数中的“倍”,侧重表达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比”实际上是一 个几何意义的概念,是为了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其含义应当说包括 了分数表示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比、除法、 分数不只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2. 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搭建充分表达自己思考过程与结果的平台在设计教学时,教师本着“会的不讲、难的重点讲”的原则,把学习的时间和空 间交给孩子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在学习 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我采用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总结 在探索比各部分和除法分数各部分的关系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在小组内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借助教材、多媒体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 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基由于本单元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并与同学展开积极的合作与交流,在特殊方法与一般 方法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明晰知识的本质3. 借助生活情境与图示直观,理解比的含义,并在实际应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对于“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2011 版课标下的各个版本的教材尽管在处理方 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和体会的基础 上,再抽象出“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在编写思想、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 冀教版教材都严格遵循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 的联系。
我选择教材中呈现的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搅拌水泥沙和调制涂料两个 事例,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情境一,通过搅拌水泥沙的事例引出比课中以两个工人对话的形式呈现了问题 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水泥和沙子的关系在学生自主发现之后让学生初步感知比 的实际意义希望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充分理解 1:3 和 3:1 所表示的 实际意义的目的情境二,借助环卫工人调制浅蓝色涂料的典型事例,提出问题:“白色涂料和蓝 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马上能够说出两个除法算式 同时因为有了前一环节对比的认识,此时学生也能够用比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 料的关系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联系,把表示同一种关系的算式和“比”联系 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比的意义,即: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进而介绍比值及 比各部分的名称新旧知识的自然衔接,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也水到渠成 教材在问题情境图和分析与解答过程中,都采用图示直观地表示比的具体含义, 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个比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 何进一步表示这一关系同时,借助于直观图,也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转换 各种信息,多元表征概念及数量关系,因而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提 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课结束,往往留给我们很多遗憾,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本节课在应对 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时,教师抓得还是不够稳、不够准,没能及时根据学生的生成 问题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如何提高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呢?我想我们应多多思考以下几个方法:1. 教师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留有弹性的空间设计开放性的、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2. 教师要站在知识体系的高度设计教学活动,勾连起前后知识形成知识链接3. 教师要即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资源,随时调控课堂活动进程4. 对生成性的信息及时有效地评价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材分析】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和体会比的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核 心教材设计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神舟”五号这一现实 素材为载体,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情形在这样的基 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 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虽然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比,但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形式上。
因此,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系列情境,设计一些生活中 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 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目标】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 能正确读写,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比”(一)出示幻灯片:2003 年10 月 15 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 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 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1. 师:根据国旗长和宽的关系,你可以提什么问题?生 1:长比宽多几厘米?15-10生2:长是宽的几倍15F10生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F152. 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