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荣毅仁纪念馆讲解词.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5027060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71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荣毅仁纪念馆讲解词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前来游览参观荣毅仁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无锡市荣巷古镇,东街锡惠名胜,西连梅园横山风景 区,南临梁溪河,北至惠山山麓明朝正统初年(1436 年),被荣氏 家族尊称为“始迁祖”的荣清,带另全家人从湖北经南京迁居到无锡, 在这一带逐渐形成了合称荣巷的上荣、中荣和下荣三个自然村落,到 民国初年正式建镇在下荣的春益、春沂、春珊、春泗四支里,荣毅 仁家族属于春沂支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荣氏家族在民族工商界的崛 起,给荣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至今,这里还保存着一条长约 380 米、具有近代风貌的老街,和157幢具有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的 近代建筑群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又称为瞻仪堂堂 外悬挂着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荣毅仁纪念馆步入馆内,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的荣毅仁塑像,塑像 高 2.41 米,汉白玉材质,立于0.19 米高的黑色花岗岩底座上塑像 背后为红木大型屏风,屏风高6.6 米,高2.8米,上面雕刻的是由无 锡现代画家周怀民绘制的梅园风光图屏风的背面是荣毅仁的生平年 表塑像两侧,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位党和国家领 导人与荣毅仁的合影照片,塑像顶部则是浅浮雕形式吊顶。

      大家可以 感受的到,瞻仪堂的设计方正简洁,颇具现代气息,营造出一片祥和、 肃穆的庄严气氛大厅两侧的东西展厅则以荣毅仁实业报国、勤勉为政为主线,设 计风格继承传统又结合现代元素,通过动与静、虚与实、冷与暖相结 合的艺术手段,叙述和展示了荣毅仁经历丰富、角色多重的一生:从 民族资本家到上海市副市长,从中信集团的奠基人再到国家副主席游客朋友们,接下来,请随我往左走,我们先去参观东展厅东 展厅主要介绍了荣毅仁出生于工商世家,如何继承父业、实业报国, 如何跟着党走、成为了“红色资本家”,又是如何成为上个世纪的华 商巨子的大家请看,这幅照片是荣毅仁担任面粉厂经理时所拍荣毅仁是 荣德生的四子,出生于 1916年 5 月 1日父亲荣德生和伯父荣宗敬, 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伟大先驱和开拓者作为荣氏家族第二代,荣毅仁 并没有太多地享受到看守家业的轻松,反而背负着更多的责任在勤 俭诚信、醇厚家风的熏陶下,荣毅仁从小立志高远,很早便进入家族 企业学习经营之道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每逢假期,荣毅仁都要到 工厂车间见习和参加劳动,激发他对企业方面的浓厚兴趣荣毅仁住 厂实习期间非常认真、好学,虚心向厂里的师傅们请教,丝毫没有一 点大少爷的架子。

      他人缘极好,在和工人们的接触中学到了很多的书 本上学不到的东西1937 年荣毅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毕业之后担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管理企业、初展才华抗 战胜利后,荣毅仁秉承父旨、复兴企业,到1945 年便已担任无锡茂 新面粉公司经理上海解放前后,荣氏家族其他成员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和父 亲荣德生、七弟荣鸿仁却留了下来,选择留在了大陆那么,荣德生、 荣毅仁父子为何留在了大陆、跟着共产党走了呢?除了朴素的爱国情怀和对半个多世纪艰辛手创的事业不忍抛弃 之外,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呢,国民党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独裁、内战和卖国三位 一体的反动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巧取豪夺,变本加厉地压制民族 工业无情的现实使荣德生逐渐对国民党蒋介石失去了信心更令荣 德生寒心和绝望的是,他和家人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首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年,一场被称为“上海滩第一绑票案” 的绑架案轰动了全国:1946年 4月25日,72岁的荣德生被歹徒绑架 了最后荣德生虽然回来了,但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谁也不清楚 事后,荣家被特务匪徒敲诈去的赎金、付给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破案酬 金,以及给一些人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去勒索去的礼金、捐款等等,共 计六十万美元。

      荣德生在经济上蒙受了重大损失而且,绑架期间, 荣德生被关押在四壁无窗、终日无光的黑屋子里整整33 天,身心健 康也遭到严重的摧残紧接着,时隔两年半,1948 年 9 月 4 日,在 蒋经国发动的“打虎”运动中,荣宗敬长子荣鸿元因“私套外汇”遭 受牢狱之灾,前后扣押77 天、被勒去财物折合50 万美元事后,荣 鸿元全家出走香港,荣家前后两次案件加起来损失了 110 万美金,也 让荣家元气大伤到了1949 年 5 月,荣毅仁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国 民党法庭牵扯进了所谓的“军粉霉烂案”,后因上海迅速解放,才使 他避免了厄运,但已被法院勒索去黄金10 条、美金5000,共合美金 1 万元至此,荣德生终于认识到,国民党当局“视民力若牛马,等 民意如敝屣,剥尽民脂民膏,终至自弃于民于是,荣德生、荣毅 仁这对父子主动选择了跟着共产党走另一方面,我们党的统战政策和秘密工作,逐渐解开了荣德生心 中的疑虑,使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坚定了他留在祖国大陆的 决心我们党将对荣氏家族的统战工作,列为地下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时,我们党主要通过两条渠道同荣德生联系:一是数十年的至交薛 明剑的女儿、荣德生创办的江南大学化工系助教和共产党员薛禹谷。

      荣德生创办的公益小学,从1947年 9月起便一直是中共无锡工作委 员会秘密的机关所在地薛禹谷通过她父亲薛明剑向荣德生宣传中共 对工商界的政策二是思想倾向进步的工商界代表钱孙卿、钱钟汉父 子通过他们,地下党把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 人民解放军宣言》等重要文件送给荣德生他认真阅读,反复研究, 还经常同薛明剑、钱孙卿等交换意见,逐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工商 政策路线其中,包括“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 有,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三大经济纲 领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经 济总目标荣德生逐步认识到:“共产党也是要实业的”1949 年 4月 21 日,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国民党无锡地方 当局在溃逃前曾逼令无锡工商界人士随军南撤,,城防司令蔡润祺甚 至企图劫持荣德生去台湾,遭到他的痛斥:“我什么地方也不去,生 在无锡,死在无锡,除非你们再来绑架荣德生还同薛明剑商定, 各自乘坐人力包车,在无锡城闹市区兜行一圈,表明他们信守诺言、 留在家乡的决心,对当时无锡工商界安定人心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荣德生、荣毅仁父子主动选择留在大陆也成为荣氏家族 最大的命运转折点,党和政府给了 75 岁的荣德生很高的政治礼遇和 信任。

      由于荣德生年迈,管理企业的重任便落在了荣毅仁身上毛泽 东称荣氏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并指示说:认清社会发展的 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荣家走上了一条充满阳光的新路1950 年 6 月和 1951 年 10 月,荣毅仁两次去北京列席全国政协 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勉励他“要一辈子为 人民做好事”,周总理则称他为“少壮派”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图片, 是荣毅仁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与陈云、陈毅和宋 庆龄的合影在荣毅仁的主持下,荣氏企业很快从亏损走向了盈余,并逐步恢 复了生气1954 年,38 岁的荣毅仁率先将荣氏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 营,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荣毅仁“红 色资本家”的称呼也由此得来1956年1月 10日,毛泽东来到上海 申新第九纺织厂视察,这是他视察过的唯一的一家公私合营企业1957 年 1 月 9 日,在毛主席的建议和陈毅的举荐下,41 岁的荣 毅仁当选上海市副市长,1959 年 9 月,在毛主席的委托下,邓小平 将荣毅仁调任北京,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从此,荣毅仁走上了从政 之路当然了,“文革”初期,荣毅仁也受到了冲击:夫妇被批斗,自 己被发配去当了一年锅炉房的运煤工、清洁工,儿子荣智健也受到连 累,被下放到四川接受劳动教育。

      尤其是,他和夫人杨鉴清受到了红 卫兵的殴打,他的右手食指被打断,左眼因眼底出血延误了治疗而失 明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荣毅仁才得到了保护荣毅 仁虽然经历了一段人生低谷,但不相信会永久这样下去,他不仅自己 从不向别人谈起这些事,还一直教育儿子要相信国家、相信党,眼睛 要往前看果不其然,“文革”后,一个伟人的复出,以卓越的眼光, 让荣毅仁重新回归企业家的角色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半身照是荣毅仁中信时期的照 片1979 年 1月 17 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与荣毅仁、古耕虞、胡 子昂、胡厥文等工商界五位元老座谈他阐述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并 就如何发挥原工商业者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征询他们的意见年逾花 甲的荣毅仁抓住机会,并提出了引进外资兴办实业、创立国际投资信 托公司的建议1979年 10月 4 日,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经过国务院 的正式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人民大会堂成立了大家请看, 这是叶剑英为中信题的字坊间传说,邓小平以三顾茅庐的礼数,聘 请荣毅仁来当首任总裁不管怎样,荣毅仁首先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 一线企业家和思想前卫、学有所长的年轻人共同组成的中信核心团 队:王兼士、吴志超、吴光汉、雷平一、杨锡山、经叔平、叶选基和 王军等。

      这幅照片是 80 年代初,北京建国门外一座二十九层的现代 化建筑,在当时的北京可是独一无二的,大厦外部呈咖啡色,北京人 普遍叫它“巧克力大厦”,这便是荣毅仁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大本营——国际大厦,它也是北京第一座涉外写字楼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邓小平为中信成立五周年所题的词:勇于创 新、多做贡献是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对外 开放的窗口,并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荣毅仁卓越的商业才能,开创 了太多的第一,取得了快速发展:第一个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国际大 厦、京城大厦成为北京的商业地标;第一个涉足国际商用卫星通信业 务;第一个开展国际经济咨询业务……可以说,中信的业务经营遍 布实业、金融、贸易、房地产、经济咨询、卫星通讯以及海外融资投 标等各大领域因此,荣毅仁自称“包龙图”,这是无锡俗话,音同 “包弄大”,意思是说做事情就要做大事的确,荣毅仁实现了一个 企业家的价值和使命——创办了一家巨型企业集团,引进了巨额外 资,促成了一桩桩大项目的实施这是仪征化纤的厂房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严重缺乏资金当时中国 22 个重点 工程之一的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为投资不足准备下马发展中的中国 对于化纤产品是急需的,此项目如果下马,损失就难以预料了,纺织 部找到了中信以解燃眉之急。

      这笔投资并非小数目,荣毅仁权衡再三, 决定冒着个人的政治风险,通过借外债的方式为仪征化纤筹集资金 他比其他人更清楚,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环境之 外,荣毅仁的大胆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到政府高官,下到普通百 姓都难以接受这种筹集资金的方式虽然有争议和阻力,但是此时的 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要走一条新路邓小平请荣毅仁组建中信 的初衷之一,就是包括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在比较了几个主要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后,中信选中了日元利率比较低,而且坚挺的日 本市场作为首次发行债券的地方,也是考虑到方便为逐步进入国际金 融市场铺平道路经过将近一年的谈判交涉,1982 年 1 月 18 日,野村证券与中信 公司就发行债券达成了协议中信成功的在日本发行了100 亿日元的 债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在国外发行债券,数目虽然 不是很大,但在国家上影响很大此举表明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正 变得越来越灵活1985年仪征化纤终于建成投产,到1988年 6月底 全公司已实现了利税11.06 亿元,而中信在仪征化纤问题上的融资创 举,也被后人奉为“仪征模式”经营中信公司的 14 年,是荣毅仁后半生最辉煌、最充实、心情 最畅快的 14 年。

      1986 年底,荣毅仁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 50 名知名企业家之一,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司经营者首次进入国 际性的企业家排行榜中信已经成为拥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