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R命令详解分享.pdf
8页SAR 命令详解sar 命令行的常用格式: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在命令行中, n 和 t 两个参数组合起来定义采样间隔和次数,t 为采样间隔,是必须有的参数, n 为采样次数,是可选的,默认值是1,-o file 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 file 在此处不是关键字,是文件名options 为命令行选项, sar 命令的选项很多,下面只列出常用选项:-A:所有报告的总和u:CPU 利用率-v:进程、 I 节点、文件和锁表状态d:硬盘使用报告r:没有使用的内存页面和硬盘块g:串口 I/O 的情况b:缓冲区使用情况a:文件读写情况c:系统调用情况R:进程的活动情况y:终端设备活动情况w:系统交换活动下面将举例说明例一:使用命令行sar -u t n 例如,每 60 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 次,观察 CPU 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zhou 中,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u -o zhou 60 5 屏幕显示:SCO_SVscosysv3.2v5.0.5i8038610/01/2001 14:43:50%usr%sys%wio%idle(-u) 14:44:5001494 14:45:5002493 14:46:5002296 14:47:5002593 14:48:5002296 Average02494 在显示内容包括:%usr :CPU 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 :CPU 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wio :CPU 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idle :CPU 空闲时间百分比在所有的显示中 ,我们应主要注意 %wio 和%idle ,%wio 的值过高 ,表示硬盘存在I/O 瓶颈, %idle 值高,表示 CPU 较空闲,如果 %idle 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CPU 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idle 值如果持续低于10, 那么系统的 CPU 处理能力相对较低, 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 如果要查看二进制文件zhou 中的内容,则需键入如下sar 命令:# sar -u -f zhou 可见, sar 命令即可以实时采样,又可以对以往的采样结果进行查询例二:使用命行sar -v t n 例如,每 30 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 次,观察核心表的状态,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v 30 5 屏幕显示:SCO_SV scosysv 3.2v5.0.5 i80386 10/01/2001 10:33:23 proc-sz ov inod-sz ov file-sz ov lock-sz(-v) 10:33:53305/321 01337/276401561/1706040/128 10:34:23308/321 01340/276401587/1706037/128 10:34:53305/321 01332/276401565/1706036/128 10:35:23308/321 01338/276401592/1706037/128 10:35:53308/32101335/276401591/1706037/128 显示内容包括:proc-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进程表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PROC控制。
inod-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i 节点表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 INODE控制file-sz :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文件表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FILE 控制ov:溢出出现的次数Lock-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记录加锁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FLCKRE 控制显示格式为实际使用表项 /可以使用的表项数显示内容表示,核心使用完全正常,三个表没有出现溢出现象,核心参数不需调整,如果出现溢出时,要调整相应的核心参数,将对应的表项数加大例三:使用命行sar -d t n 例如,每 30 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 次,报告设备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d 30 5 屏幕显示:SCO_SV scosysv 3.2v5.0.5 i80386 10/01/2001 11:06:43 device%busyavquer+w/sblks/savwait avserv (-d) 11:07:13 wd-01.472.754.6714.735.50 3.14 11:07:43 wd-00.4318.773.078.6625.11 1.41 11:08:13 wd-00.772.782.777.264.94 2.77 11:08:43 wd-01.1011.184.1011.2627.32 2.68 11:09:13 wd-01.9721.785.8634.0669.66 3.35 Average wd-01.1512.114.0915.1931.12 2.80 显示内容包括:device : sar 命令正在监视的块设备的名字。
busy : 设备忙时,传送请求所占时间的百分比avque : 队列站满时,未完成请求数量的平均值r+w/s : 每秒传送到设备或从设备传出的数据量blks/s : 每秒传送的块数,每块512 字节avwait : 队列占满时传送请求等待队列空闲的平均时间avserv : 完成传送请求所需平均时间(毫秒)在显示的内容中,wd-0 是硬盘的名字, %busy 的值比较小,说明用于处理传送请求的有效时间太少,文件系统效率不高,一般来讲,%busy 值高些, avque 值低些,文件系统的效率比较高,如果%busy 和 avque 值相对比较高,说明硬盘传输速度太慢,需调整例四:使用命行sar -b t n 例如,每 30 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 次,报告缓冲区的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b 30 5 屏幕显示:SCO_SV scosysv 3.2v5.0.5 i80386 10/01/2001 14:54:59 bread/s lread/s %rcache bwrit/s lwrit/s %wcache pread/s pwrit/s (-b) 14:55:2901471005217800 14:55:5901861005257900 14:56:29 4232 988588600 14:56:5901251005237600 14:57:290891004126600 Average1156 995288000 显示内容包括:bread/s : 每秒从硬盘读入系统缓冲区buffer 的物理块数。
lread/s : 平均每秒从系统buffer 读出的逻辑块数rcache : 在 buffer cache中进行逻辑读的百分比bwrit/s : 平均每秒从系统buffer 向磁盘所写的物理块数lwrit/s : 平均每秒写到系统buffer 逻辑块数wcache : 在 buffer cache中进行逻辑读的百分比pread/s : 平均每秒请求物理读的次数pwrit/s : 平均每秒请求物理写的次数在显示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cache 和%wcache两列,它们的值体现着buffer 的使用效率, %rcache的值小于 90 或者 %wcache 的值低于65,应适当增加系统buffer 的数量, buffer 数量由核心参数NBUF 控制,使 %rcache达到 90 左右, %wcache 达到 80 左右但 buffer 参数值的多少影响 I/O 效率,增加buffer ,应在较大内存的情况下,否则系统效率反而得不到提高例五:使用命行sar -g t n 例如,每 30 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 次,报告串口I/O 的操作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g 30 5 屏幕显示:SCO_SV scosysv 3.2v5.0.5 i8038611/22/2001 17:07:03 ovsiohw/sovsiodma/sovclist/s (-g) 17:07:330.000.000.00 17:08:03 0.000.000.00 17:08:330.000.000.00 17:09:030.000.000.00 17:09:330.000.000.00 Average 0.000.000.00 显示内容包括:ovsiohw/s :每秒在串口I/O 硬件出现的溢出。
ovsiodma/s :每秒在串口I/O 的直接输入输出通道高速缓存出现的溢出ovclist/s :每秒字符队列出现的溢出在显示的内容中,每一列的值都是零,表明在采样时间内,系统中没有发生串口I/O 溢出现象sar 命令的用法很多,有时判断一个问题,需要几个sar 命令结合起来使用,比如,怀疑CPU 存在瓶颈,可用sar -u 和 sar -q 来看,怀疑I/O 存在瓶颈,可用sar -b 、sar -u 和sar-d 来看Sar -A 所有的报告总和-a 文件读,写报告-B 报告附加的buffer cache使用情况-b buffer cache使用情况-c 系统调用使用报告-d 硬盘使用报告-g 有关串口 I/O 情况-h 关于 buffer 使用统计数字-m IPC 消息和信号灯活动-n 命名 cache -p 调页活动-q 运行队列和交换队列的平均长度-R 报告进程的活动-r 没有使用的内存页面和硬盘块-u CPU 利用率-v 进程, i 节点,文件和锁表状态-w 系统交换活动-y TTY 设备活动-a 报告文件读,写报告sar a 5 5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07/2002 11:45:40 iget/s namei/s dirbk/s (-a) 11:45:45 6 2 2 11:45:50 91 20 28 11:45:55 159 20 18 11:46:00 157 21 19 11:46:05 177 30 35 Average 118 18 20 iget/s 每秒由 i 节点项定位的文件数量namei/s 每秒文件系统路径查询的数量dirbk/s 每秒所读目录块的数量这些值越大, 表明核心花在存取用户文件上的时间越多,它反映着一些程序和应用文件系统产生的负荷。
一般地,如果iget/s 与 namei/s 的比值大于5,并且 namei/s的值大于 30,则说明文件系统是低效的这时需要检查文件系统的自由空间,看看是否自由空间过少m 报告进程间的通信活动(IPC 消息和信号灯活动)情况sar -m 4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3:24:28 msg/s sema/s (-m) 13:24:32 2.24 9.95 13:24:36 2.24 21.70 13:24:40 2.00 36.66 Average 2.16 22.76 msg/s 每秒消息操作的次数(包括发送消息的接收信息)sema/s 每秒信号灯操作次数信号灯和消息作为进程间通信的工具,如果在系统中运行的应用过程中没有使用它们,那么由sar 命令报告的 msg 和 sema 的值都将等于0.00 如果使用了这些工具, 并且其中或者msg/s 大于 100 , 或者 sema/s大于 100 ,则表明这样的应用程序效率比较低原因是在这样的应用程序中,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进程之间的沟通上,而对保证进程本身有效的运行时间必然产生不良的影响。
n 报告命名缓冲区活动情况sar -n 4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3:37:31 c_hits cmisses (hit %) (-n) 13:37:35 1246 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