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器材使用手册.docx
17页感觉统合训练主要器材使用手册(一)滑板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1. 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30秒钟2. 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 势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3. 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 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4. 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 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 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 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5•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
旋 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 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6•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 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7. 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 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8. 滑板过河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 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 带动滑板滑动9. 过隧道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 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布 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尤其适用于 本体感觉失调的儿童10. 火车厢接龙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排成长龙,后面的儿童双手握 着前面儿童的双腿,由第一个儿童带领,顺着通道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由前面的儿童用双脚 勾着后面儿童的颈部一起滑动。
尤其适用于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的自闭症儿童11. 滑板上投球让儿童趴在滑板上,滑板旁放一篮子小球(小皮球或乒乓球),前方2-3米处放置一只空 篮子,要求儿童将球投到前方的篮子中增进前庭平衡、颈部张力、手眼协调可每天安排 儿童投球200—400次.12. 滑板上水平推球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约30厘米,用双手对墙壁做水平推球,待球从 墙壁弹回后双手接住再推,如此循环反复增进手部的本体感觉促进眼手协调和双手的协 调运动.13. 滑板上抛球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2-3米,双手把一个小皮球或排球,往墙壁 30—50厘米高的地方用力抛去,等球弹回时尽力接住弹回的球.增进视觉的立体判断,特别 有益于眼手协调、左右手协调,改善前庭功能和整体感觉系统都很重要14. 双人推球比赛当儿童对滑板爬行比较熟练以后,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两人一组,进行水平推球、接 球的活动增强眼球控制能力,改善视觉、听觉15. 双人拍球比赛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两人一组,各人手握球拍,进行拍球的对打游戏可用乒乓球、 小皮球、粘贴球等•增进眼球控制、身体形象、视-空知觉二)滑梯功能: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促进身体保护伸展反应的成熟;促 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
训练时间:每周2—3 次,每次20—30分钟1•俯卧滑滑梯让儿童自己将滑板抱起,放在滑梯顶端的平台上,身体俯卧在滑板上,头、手在前,脚在 后,由指导者协助轻轻推动滑板,使滑板由滑梯上自然地滑下来,也可让儿童自己用双手抓 住滑梯的两侧,同时用力往后拉,借用反弹力使滑板往前滑行,较快速地从滑板的斜面滑下 来也可以采用头上脚下的方式,从滑梯上倒着滑下来延伸的活动:(1) 推球:可以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力,锻炼眼球的注视能力,眼物距离的判断能力及 手眼协调能力2) 取物:可提高儿童的有意注意力、记忆力和运动企划能力(3) 扔物:让儿童滑下滑梯前手拿小球,要求儿童在下滑的过程中将手中的球扔进指定 的篮子或纸箱中4) 取物一扔物序列活动:当儿童从滑梯上滑下时,先让儿童从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抓 取指定的小球或其他物品,再按要求扔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5) 击打:从天花板垂悬一个球,使儿童在滑梯上滑行时可以碰得到,或在滑梯旁悬挂 一个或几个标识物,如小布娃娃,绒布小动物等,要求儿童在下滑的过程中用手中的木棒或 纸棒或塑料吹气棒击打悬挂在一旁的标识物6) 穿帘:在滑梯下面挂一个布帘或毛巾帘,让儿童滑下时掀开帘子穿过去。
7) 推墙:用塑料积木在滑梯前面堆成墙等障碍物,让儿童在滑下时推开也可由两名 指导者拿着旧报纸在滑梯的末端形成一面墙,让儿童滑下时穿破“墙壁〃8) 穿隧道:在滑梯上设置一个小隧道,让儿童滑下时穿过预先设置好的小隧道(9) 捡球:从滑梯的前面丢球给他,要求他滑下滑梯后拾起前面滚过来的球10) 捡球——抛球序列活动:当儿童对上述接球活动比较熟练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 儿童将捡到的球按要求扔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滑板和滑梯上所体验到的前庭和本体感 觉的输入,可以纠正异常的触觉系统;减少活动过量或不安、集中注意力2. 坐姿滑滑梯:适用于较小的儿童.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3. 蹲姿滑滑梯: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4. 立位滑滑梯:可以增强儿童空间认知能力、肌肉同时收缩能力,强化前庭感觉、平 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延伸活动:取物、扔物、取物一扔物、击打、接物.4.逆上滑梯(1) 俯卧逆行: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抓往呼拉圈或木棒,指导者拉着呼拉圈或木棒 由下往上将儿童和滑板拉上滑梯•或在滑梯的上端固定一条绳子,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 手抓住绳子,交替往前移动,由下而上爬上滑梯的顶端2) 仰卧逆行:实践证明,滑板和滑梯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阅读和行为。
(3)坐姿或站立逆行:(三) 网兜吊缆功能:强化儿童的前庭感觉;纠正儿童的触觉系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有意注意力. 适用于前庭平衡不佳、触觉敏感或迟钝及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1. 摇篮游戏让儿童轻松随意地仰躺在吊缆中,轻轻地左右摇晃可指定一特定的目标让儿童仰躺 在摇动的吊缆中注视目标,强化对眼睛控制的调整2. 吊缆秋千游戏让儿童俯卧或卷曲仰躺在吊缆之中,由指导者推动吊缆协助儿童进行前 后、左右的摆动或旋转吊缆的放置以距地面约20厘米为宜3. 吊缆插棍游戏让儿童俯卧在吊缆中,前后晃动吊缆,在吊缆下方放置一套小木棍子和有着相应小孔的 木板,要求儿童双手同时拿起小木棍按顺序插入孔中.4. 坐立吊缆游戏让儿童可以坐在吊缆中,两手抓住吊缆的边缘以保持身体平衡指导者晃动吊缆做前后 左右的摇动或360度的大旋转5. 直立吊缆游戏让儿童直立在吊缆上,双脚撑住吊缆底端,双手扶住吊缆上面的绳索,以保持身体平衡. 由指导者推动吊缆作前后、左右的摇摆和360度大旋转,对前庭平衡和身体形象认知帮助较 大四) 圆筒毛吊缆功能:活化前庭一固有体系;强化触觉体系;矫正重力平衡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1. 坐姿摇摆和旋转让儿童坐在底板上,双手环抱圆柱,身体紧贴圆柱,双脚以筒底边为支撑环绕圆柱紧紧 夹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指导者在操作时,应控制好方向的变化和时间的间隔时而左右,时而前后,时而作360 度以上的大旋转,此期间还应有数秒钟的间歇,这样可以促使前庭体系保持清醒,强化它对感 觉信息的过滤及选择能力.2. 站立摇摆和旋转让儿童站立在底板上,双脚夹住圆筒,双手握住上端的绳索,由指导者推动圆筒作前后、 左右摇晃及360度以上的大旋转。
还可训练儿童只用一只手抓紧绳索,伸出一只手来接或抓 取物体,或是只用一只脚站立,伸出一只脚来踢目标物体,促进手眼协调及姿势运动协调,发 展平衡能力及难度较高的运动企划能力3. 坐在圆筒帽上让儿童双手握住上端的绳索,坐在圆筒的上面可丰富前庭固有感觉还可让儿童坐在 上面做套圈圈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姿势运动协调、平衡能力及高度运动企划能力(五) 四足位平衡吊缆由两块木板和一根绳索构成上下两块木板的四个角分别用绳索相联,由上面木板的中 间用一根绳索作定点悬挂功能:促进前庭固有感觉、平衡感及自我形象、视觉统合、眼球控制及运动感觉发展 尤其适用于重力感不良的儿童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1、 站立摇晃让儿童站立在上面,双手抓住绳索以保持身体平衡•可让儿童自由晃动或帮助他进行前 后左右晃动或360度旋转做360度璇转时,每次持续转动以不超过10圈为宜,转转停停 对儿童前庭体系的苏醒帮助更大2、 蹲、坐、跪、躺、卧由指导者帮助做前后、左右的晃动或旋转还可在一旁放置积木或小球、洋娃娃等玩具, 让儿童在摇动时伸手去拿取3、 滑行游戏将四足位平衡吊缆上面的吊绳固定在可前后移动的滑道里1) (站、坐)滑行中击打目标、抛、接、投物.(2) 俯卧滑行捡、拾物品。
六) 圆木柱吊缆功能:增加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增进平衡、视动协 调、运动企划能力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1. 俯卧环抱圆木柱让儿童俯卧在木柱上,用双手双脚环抱着木柱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先让儿童趴在木柱上 体会木柱自然摆动的感觉,再由指导者推动木柱进行前后、左右的摇晃摇殖分钟,停下 来休息3分钟,再接着摇晃3分钟,如此循环5—8次,刺激儿童的前庭感受器,让儿童体会 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肌肉反应和前庭感觉输入延伸的活动:(1) 把小绒布娃娃、积木、橡皮等散放在圆木柱下面的地垫上,让儿童俯卧在圆木柱上, 摇晃圆木柱,要求儿童以他所能的任何方式紧抱着圆木柱,同时俯身把地上的物件捡起来2) 把小绒布娃娃、积木、橡皮等混装在一个纸盒中,将纸盒放在圆木柱下面的地垫 上,旁边放置一个空纸盒,让儿童俯卧在圆木柱上,摇晃圆木柱,要求儿童以他所能的任何 方式紧抱着圆木柱,同时俯身把一个纸盒中的小绒布娃娃全部取出来放人另一个空纸盒中3) 让儿童手中拿一个纸棒或木棒,在晃动的过程中对准目标物击打2. 骑木马让儿童骑在圆木上,跟骑木马一样,大腿夹紧以保持身体平衡这项游戏有助于姿势和 平衡的建立。
本体感觉不足,身体平衡能力差的儿童,一般不能自如地骑在上面进行活动, 有的甚至连坐都不敢坐延伸的活动:(1) 让儿童骑坐在木柱的一端,用手抓住绳索协助保持身体平衡,由指导者协助推动木 柱进行前后、左右晃动可在木柱的一侧设置一块木板,要求儿童每摆动一次,就自己用脚 蹬木板一下,借助木板对蹬力的反作用力来保持木柱的摆动2) 也可让两个儿童背对着骑坐在圆木柱上,圆木柱两侧各放置一块木板,要求儿童自 己用脚蹬木板,依靠木板对脚的反作用力推动木柱的摆动,且两个儿童蹬木板的力度要接近, 才能保持木柱较好摆动,若力量相差悬殊,则木柱总是歪向一侧3) 在圆木柱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