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版PKPM说明书.doc
123页目 录第一节 PMCAD模型输入和荷载输入的改进 1(一)新的PMCAD主菜单 1(二)PMCAD主菜单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程序的新界面 1(三)轴线输入的改进 2(四)构件定义和布置的对话框 8(五)增加【次梁布置】 11(六)增加【布层间梁】菜单 12(七)增加墙材料(混凝土或砌体两种之一)定义 12(八)增加错层斜梁的成批输入方式 13(九)【层间编辑】和【层间复制】的方便操作对话框 14(十)新增加的【荷载输入】菜单 14(十一)【楼面恒活】菜单 19(十二)【楼层组装】菜单 20(十三)改进的【工程拼装】功能 20(十四)新增加的【整体模型】菜单 21(十五)常用工具条和下拉菜单 23(十六)【退出】的系列选项操作 25(十七)关于2005版本对旧版本数据的处理 26(十八)关于建模的注意事项 27(十九)PMCAD软件在荷载输入中应注意的事项 28(二十)PMCAD主菜单2增加对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和钢的强度等级定义 30(二十一)PMCAD主菜单3只有【楼面荷载】和【次梁荷载】菜单 30(二十二)程序的容量扩大 31第二节 结构平面和楼板配筋施工图 31(一)用户界面和菜单: 31(二)楼板内力和变形计算: 32(三)增加楼板的人防设计功能: 37(四)绘制结构平面施工图和楼板配筋图: 39第三节 砌体结构主要改进 48(一)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增加按墙梁计算托梁的设计方法 48(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增加底框荷载图 50(三)改进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竖向荷载的倒算和传递 50(四)改进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侧移刚度比计算 50第四节 AUTOCAD 平面图向建筑模型转化 51第五节 接力三维结构计算的梁柱施工图设计 60(一)新增绘制旧图功能 60(二) 梁的竖向强制归并功能 62(三) 梁支座修改方式的改进 62(四)钢筋修改的多种方式 63(五)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与根据允许裂缝选筋 68(六)更加完善的自动配筋功能 70(七)新的立剖面施工图模块 73(八)新的界面和风格统一的通用功能 76第六节 PK二维建模计算绘图改进 78(一)全新的操作界面 78(二)PK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 79(三)框、排架和梁柱施工图 89(四)地震力计算方面的改进: 98第七节 剪力墙辅助设计程序JLQ的主要改进 100(一)调整后的主菜单 100(二)生成数据 101(三)编辑配筋 102(四)画平面图 105(五)截面注写图 106第八节 LTCAD主要新增功能和改进 111(一)全新风格的用户操作界面 111(二)快捷的楼梯建模过程,更多楼梯类型的处理 111(三)准确的配筋计算,方便的配筋较核和修改 115(四)贴近用户的楼梯施工图绘制模块 117(五)完善的即时帮助系统 119第一节 PMCAD模型输入和荷载输入的改进(一)新的PMCAD主菜单增加了主菜单1的工作内容,把原在PMCAD主菜单3中梁、墙、柱和节点的荷载输入改到这里执行,还把原在PMCAD主菜单2中次梁和层间梁的输入改到这里执行。
PMCAD主菜单2改名为“结构楼面布置信息”,PMCAD主菜单3改名为“楼面荷载传导计算”,这两项菜单需要在每层自动生成房间后执行增加了菜单C“Autocad平面图向建筑模型转化”可把Autocad平面图转化成PMCAD主菜单1层模型的大部分内容,从而简化模型输入的工作二)PMCAD主菜单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程序的新界面增加【荷载输入】菜单在同一结构标准层上输入作用在梁、墙、柱和节点上的恒载和活载程序可以自动计算梁、墙、柱的自重和楼面传导到梁、墙上的恒载和活载,因此这些荷载不应输入其他外加的梁间、墙间、柱间和节点的恒载和活载要在这里输入楼面恒活】同原版本的菜单,这里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需输入该层的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各一个值,该值应为该层大多数房间的值,对不同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的房间可在PMCAD主菜单3中重新定义如考虑地下人防荷载时,此处必须输入活荷载,否则SATWE、PMSAP软件将不能进行人防地下室的计算用户可以选择自动计算楼板自重,此时均布恒载中不应再计入楼板自重三)轴线输入的改进1.轴线输入的键盘输入坐标和鼠标键盘配合输入相对距离方式:例如欲输入一条3段直线ABCD,第1段AB段30°方向,长6000。
第2段BC段0°方向,长6000,第3段CD段-90°方向,长6000点取菜单【折线】,第一点A由绝对坐标(10000,20000)确定,在“输入第一点”的提示下在提示区键入!10000,20000【Enter】第二点B希望用相对极坐标输入,该点位于第一点30°方向,距离第一点6000这时屏幕上出现的是要求输入下一点的提示,这时键入6000<30【Enter】输入相对极坐标,即完成第二点输入第三点C用相对坐标输入,键入6000【Enter】,(Y向相对坐标0可省略输入)第四点D用相对坐标输入,键入0,-6000【Enter】鼠标键盘配合输入相对距离功能的使用:输相对距离时,用鼠标在屏幕上拉出方向,用键盘输入距离数值例如对上面的三段直线的输入,点取第一点A后,按[F4]进入角度捕捉状态,在30°方向拉出直线,键盘输入距离数值6000【Enter】给出B点,再在0°方向拉出直线,键盘输入6000【Enter】给出C点,再在-90°方向拉出直线,键盘输入6000【Enter】给出D点为了准确的找出方向,这样的操作应按【F4】进入角度捕捉状态2.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的数据参数定义方式在轴线输入菜单中有【正交轴网】和【圆弧轴网】二项菜单,这二菜单可不通过屏幕画图方式,而是参数定义方式形成平面正交轴线或圆弧轴网。
正交轴网】是通过定义开间和定义进深形成正交网格,定义开间是输入横向从左到右连续各跨跨度,定义进深是输入竖向从下到上各跨跨度,跨度数据可用光标从屏幕上已有的常见数据中挑选,或从键盘输入输完开间进深后应再点取【轴网输入】菜单,这时可形成一个正交轴网,将此轴线可移光标布放在平面上任意位置,布置时可输入轴线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与已有网格捕捉连接圆弧轴网】的开间是指轴线展开角度,进深是指沿半径方向的跨度,内半径,旋转角,点取确定时再输入径向轴线端部延伸长度和环向轴线端部延伸角度1)正交轴网下面将逐个介绍正交轴网对话框中各控件的功能 (直线轴网输入对话框)预览窗口:预览窗口可动态显示用户输入的轴网,并可标注尺寸鼠标的滚轮可以对预览窗口中的轴网进行实时比例放缩,按下鼠标中键还可以平移预览图形双击鼠标中键可以将预览窗口中的轴网充满显示在预览窗口的上方有三个小按钮:第一个按钮:放大预览图形第二个按钮:缩小预览图形第三个按钮:充满显示预览图形预览窗口的右边是两个列表框:左边的列表框:显示当前开间或进深的数据在该列表框中点击鼠标右键可弹出右键菜单(如图2-15所示),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可删除所选数据,【全清】命令可清除当前列表中的所有数据。
右键菜单)还可选择某个数据并按住鼠标左键拖拽该数据,拖曳至列表的其他数据位置可移动该数据,拖曳至列表外则删除该数据,在拖曳中如果按住【Ctrl】键可以实现数据的复制,先选择某个数据再点击此数据可以对其修改右边列表框:轴网的常用数据,鼠标双击某个数据,或将某一数据拖曳至左边列表框,可在当前轴网数据中添加该常用数据如果用户习惯键盘输入的方式,可以在预览窗下的四个编辑框中直接输入数据在输入数据的时候支持使用“*”乘号重复上一个相同的数据,乘号后输入重复次数(如图2-16所示)也可以象在WORD文档中操作一样,用【CTRL+C】和【CTRL+V】的快捷方式将一行数据复制到另一行 (轴网数据编辑框)出头控制:用于控制轴线边缘出头的长度,包括【长出头】和【短出头】两个项目,缺省状态下设置为0该功能是为适应部分建筑师画轴线草图的绘图习惯转角:是指轴网的旋转角度标尺寸:控制轴网预览图是否标注尺寸数据全清:可以清除所有数据读取上一次:可以得到上一次布置的轴网数据改变基点:可在轴网四个角端点间切换基点,以改变布置轴网时的基点数据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布置设置后的轴网,如图 所示:(布置的轴网)在布置轴网时,也可通过快捷键【A】改变轴网的旋转角度,通过快捷键【B】改变轴网的插入基点,通过快捷键【R】返回【直线轴网输入对话框】重新设置。
2)圆弧轴网圆弧轴网是一个环向为开间,径向为进深的扇形轴网如图所示【圆弧轴网】对话框圆弧轴网对话框)根据需要在该对话框中分别设置【圆弧开间角】和【进深】项目下的【跨数*跨度】、【内半径】和【旋转角】参数内半径:环向最内侧轴线半径,作为起始轴线旋转角:径向第一条轴线起始角度,轴线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也可单击右侧【两点确定】按钮输入插入点,缺省方式是以圆心为基准点,按【Tab】键可转换为以第一开间与第一进深的交点为基准点的布置方式完成后按【确定】按钮,弹出如图 所示的【轴网输入】对话框轴网输入对话框)输入径向轴线端部延伸长度为避免径向轴线端节点置于内外侧环向轴线上,可将径向轴线两端延长输入环向端部轴线延伸角度为避免环向网格端节点置于起止径向轴线上,可将环向轴线延长一个角度生成定位网格和节点:由于环向轴线是无始无终的闭合圆,因此程序将环向自动生成网格线来代表环向轴线,而径向轴线的网点可根据需要生成单向轴网:如果环向或径向只定义了一个跨度,该选项将激活,选择【是】则只产生单向轴网,否则产生双向轴网数据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布置设置后的轴网3. 轴线命名是在网点生成之后为轴线命名的菜单。
在此输入的轴线名将在施工图中使用,而不能在本菜单中进行标注在输入轴线中,凡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不论其是否贯通都视为同一轴线,在执行本菜单时可以一一点取每根网格,为其所在的轴线命名,对于平行的直轴线可以在按一次【Tab】键后进行成批的命名,这时程序要求点取相互平行的起始轴线以及虽然平行但不希望命名的轴线,点取之后输入一个字母或数字后程序自动顺序地为轴线编号对于数字编号,程序将只取与输入的数字相同的位数轴线命名完成后,应该用【F5】刷新屏幕注意:同一位置上在施工图中出现的轴线名称,取决于这个工程中最上一层(或最靠近顶层)中命名的名称,所以当想修改轴线名称时,应重新命名的为靠近顶层的层)4. 【上节点高】和它的成批输入方式上节点高即是本层在层高处相对于楼层高的高差,程序隐含为每一节点高位于层高处,即其上节点高为0改变上节点高,也就改变了该节点处的柱高和与之相连的墙、梁的坡度用该菜单可更方便地处理像坡屋顶这样楼面高度有变化的情况注意:目前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还不能考虑墙的坡度变化情况,如山墙等砌体结构考虑了墙的坡度变化情况除顶层外,用上节点高形成的斜梁,不能跨越本标准层操作上节点高菜单时,可按【TAB】键转为成批输入上节点高方式,即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各节点按同一坡度自动调整其上节点高。
这时需要输入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上节点高,程序自动把该直线上其它各节点按同一坡度自动调整,从而简化逐一输入的操作下图是成批输入上节点高的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