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概括.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32651763
  • 上传时间:2022-08-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格心理学》 (郑雪)1、 人格心理学定义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2、 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 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 知论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1)在理论上探讨人格心理学学科本身的一般性理论问题如对象、任务、体系、历史、发 展、理论评价、一般方法、研究途径,人格的基本问题如人性、善恶、结构、因素2)在实践上探讨如何对人进行测量评估、健康咨询与治疗、选拔应用4、人格心理学的特点更重视个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更注重人心理的内部稳定性和持续性, 是对人格的系统全 面探讨5、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人性论:孟子、荀子2)性习论:商代伊尹、孔子3)理想人格:燕国才十八特征论、庄子消极自然论4)人格形成与完善:孔子四因素论、荀子化性起伪论5)人格心理评估与考察:唐尧对舜的迷津测验、刘劭的八观五视6)人格分类:黄帝内经五类型、孔子三类、刘劭十二类6、西方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理性论: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2)中性论:亚里斯多德灵魂蜡板说、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3)善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论、蒙田人文主义人性自然论、卢梭天赋人权人性说4)恶论:基督教神学原罪论、霍布斯唯物论5)人格结构论:柏拉图理性意志情欲三因素论、亚里斯多德理性认识与情感意志二因素 论6)人格发展与改造观:柏拉图美德教育诱发轮、亚里斯多德实践得中庸道论、霍布斯理 性改造恶性论7)理想人格: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论、柏拉图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论、亚里斯多德美德中 庸论8)人格观察评估:亚里斯多德形相学、拉瓦特形相学拾零、 鲍多笔迹论、乔恩笔迹学体系、弗朗茨加尔颅相学9)人格分类学:柏拉图三类法、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康德心理四气质说7、 人格心理学的建立(1) 心理测量运动:贝塞尔个体差异、 高尔顿 个体测量(《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 《遗 传的天才》)、 卡特尔 常模(《心理测验和测量》 )、西蒙智力量表2) 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皮奈尔定精神病、精神病因躯体派与精神派、 魏斯麦催眠术、 弗洛伊德创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精神分析3) 其他学派如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也影响现代人格心理学形成4) 美国 阿尔波特 1937 年 《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 标志人格心理学的诞生8、 人格心理学的发展(1) 20 世纪 30-60 年代:新精神分析、行为学习论与社会学习论、特质论、人本主义、认 知论。

      2)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专题化、小型理论化、认知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重视文化因素 对人格的影响和跨文化研究、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9、人格理论的功能 指导启发、组织整合、解释说明、预测发现10、九种范型社会 -文化派、特质派、行为主义学习派、人本主义派、古典精神分析派、艾森克生物派、 卡丁纳与沙利文交互作用派、苏联维果斯基与列昂节活动派11、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12、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设想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理性与非理性、整体与元素说、素质说与环境说、主观性与客观性、前 动性与反应性、稳态与异态、可知性与不可知性、可改变性与不可改变性13、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与原则(1)一般方法论: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 研究的结合、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结合2)伦理原则:被试自愿参加、接近真实生活、有利的研究设计、被试自愿终止、充足补 救14、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途径(1)过程:观察与描述现象问题,建立理论与假设,对理论与假设进行检验2)途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15、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 文化模式、生活记录、社会记录、个人记录、表情活动、量表、标准化测验、统计分析、生 活情景微型、实验室试验、预测、深层分析、理想型、综合法。

      16、古典精神分析(1)创始人 弗洛伊德 ,1895 年与布雷尔合著《关于癔症的研究》标志精神分析的起点,代 表作《释梦》 精神分析主义包括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构成论、以性心理发展为主线 的人格发展论、以无意识为主要分析对象的研究方法2)弗洛伊德前期认为,人格由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组成无意识是主导力量,为意识 和前意识提供能源(被称为力比多,指生存本能和性本能) ,包括原始冲动、本能、遗传经 验、童年经验、创伤经验、不合伦理的欲望和情感前意识主要对消极经验起限制作用,防 止它们进入意识领域 意识是人格表层主观经验的集合, 主要负责满足日常需要 后期他认 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无意识仍然是整个精神分析的基石,主要成分是本我, 指人的动物性,负责储存和转化人的能量为自我和超我使用(能量称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自我是人格的理智和现实部分, 是执行机构, 根据现实情况调节本我和超我 超我是社会的 好坏标准内化形成的人格成分由于三者经常发生冲突,自我便发展出一套自我防御机制, 但严重者导致焦虑和人格分化3)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发展贯穿人生,分口腔期、肛门期、性雷期、潜伏期、生殖期 如果发展出现严重冲突, 就会导致发展停滞于某个阶段, 并表现出该期的特征, 如口腔型特 点软硬强求、肛门期型特点整洁吝啬固执强迫、性器型特点轻率自负。

      4)弗洛伊德的一般研究方法是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分析 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康庄大道, 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变形满足形式 无意识通过压缩、 替 换、观念形象化、反向作用把人生经验变成梦,梦的分析就是还原无意识,找到病根发表力作有: 《关于癔症的研究》 (1895)、《梦的解析》 (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 学》(1901)、《性学三论》 (1905)、《精神分析引论》 (1910)、《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弗洛 伊德自传》、《图腾与禁忌》 ( 1913)、《超越快乐原则》 ( 1920)《自我与本我》 (1923)、《文明 及其缺陷》( 1930)17、新精神分析 又称自我心理学、社会文化学派,包括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荣格分析心理学、美国新精神分 析(以霍妮、弗洛姆、和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 ,都重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作用,强调社会 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18、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1)行为动力:他认为人因器官缺陷、自卑、追求卓越而产生人格动力,称为侵犯驱力, 后称男性反抗,人的心灵活动方向就是摆脱女性气质,实现男性化2)生活风格:他认为人格特征体现在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先天遗传素 质、后天环境教育有关,还与个人创造性自我有关。

      统治 -支配型、索取 -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四种生活风格, 只有最后一种是健康的 错误的生活风格因童年的器官缺陷、 溺 爱或骄纵、受忽视或遗弃而引起,当时还只是 “原型 ”,但它规定着人生目标和策略理解生 活风格的途径是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分析3)创造性自我主要著作:《论神经症性格》 (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 ( 1917)、《个体 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 1919 )、《生活的科学》 (1927)、《理解人类本性》 (1929)、《生活对 你应有的意义》 (1932)、《儿童教育》 (1938)19、 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埃里克森)(1)弗洛伊德父女提出十五种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否定、禁欲、投射、利他主义、移置、 自我约束、反响、反转、升华、心理内投、对攻击者认同、隔离、抵消、退休;还提出自我 的发展路线2) 哈特曼 1939年发表 《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 ,标志自我心理学成立,提出自我与本 我同源论、两种自我的自主性、自我能量中性论,使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蜕变 3)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渐成说: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 共同作用形成的,认为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 包含着意识活动、个人经验。

      健康的自我能结 合内外因素,发展自我同一性,度过婴儿、幼儿、学前、小学、中学、青年、中年、老年八 个阶段,克服相应的危机(信任 -自主-主动-勤奋-同一-亲密-繁殖-整合) ,分别获得相应的品 质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智慧主要著作: 《童年期与社会》 (1950)、 《同一性和生命周期》 (1959)、《理解与责任》(1964)、《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 (1968)、 《新的同一性维度》 ( 1 974 ) 、 《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 (1975)、《游戏与理由》(1977)、《生 命周期的完成》 ( 1982)20、 社会文化论(霍妮、卡丁纳、沙利文、弗洛姆)(1) 凯伦•霍妮是社会文化派的领袖,重视个体是外在社会环境因素, 强调后天社会经验, 着重论述了神经症的成因与类型,认为神经症是应对恐惧的防御措施不当导致的心理紊乱, 是一种偏离特定文化模式的状态, 而导致神经症的冲突是患者内心的社会文化矛盾, 如竞争 成功与友爱谦卑、享受与挫折、自由与限制,神经症是时代与文化的副产品2) 她认为潜在的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发生在人际关系失调状态下,主要指亲 子关系, 由基本罪恶、 基本敌意发展为基本焦虑, 再泛化成神经症。

      神经症有十种特别需要, 趋向他人型有友爱与赞许、 狭窄空间需要, 反对他人型有权力、 剥削、 社会认可、 自我赞许、 成就需要,回避他人型有完美主义与自主需要3)她认为人格由真实自我、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组成, 神经症是因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 现实自我发生矛盾而产生的,甚至出现 “应该专制 ”主要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937)、《精神分析的新道路》 (1939)、《自我分 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 ( 1945)、《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1950)21、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1)他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结合,构建自己的社会精神分析论,着重论述了现代人 的性格成因和类型,对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2)他认为,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气质由体质决定,难以改变;性格由人格经验构成, 是可以改变的 性格动力来源于社会境遇即人性中的冲突 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 是以 适应社会为核心的 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 具有共同倾向的特征形成性格取向 性 格取向形成于个体满足自身需要和克服孤独感的过程3)他认为现代人的孤独感来源于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人自由化提高消极应对孤独就会产 生非生产性性格取向,如接受、剥削、囤积、市场性,积极应对就会形成生产性性格取向。

      生产性性格取向是一种自发性, 就是充分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并按照自己的真实 性来行事,实现自我,获得真幸福4)他认为,社会性格是某群体成员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共同驱力,由经济、 政治、文化因素交互形成,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著作:《逃避自由》22、 阿尔波特 的特质论(1)他是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与其兄合著作品 《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 是第一部阐述特质论的著作,其《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是人格心理学独立的标志2)他认为, 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行为方式, 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和动力性 他通过常规研究找寻 “共同特质 ”,通过特殊方法找出人格的 主要特质、次要特质、核心特质,开始了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全变量研究3)他提出人格动力的 “机能自主性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