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鱼鳞图册研究综述——兼评兰溪鱼鳞图册的重要价值【文化研究论文】.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054235
  • 上传时间:2017-09-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化研究论文-鱼鳞图册研究综述——兼评兰溪鱼鳞图册的重要价值内容提要:鱼鳞图册是明清时期一项基本的土地登记制度鱼鳞图册资料对于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由于该资料严重的稀缺和不完整,相关研究十分有限今存浙江省兰溪市财税局的清同治年间编造、民国年间补造的鱼鳞图册,是一份集稀缺性和完整性于一体的档案资料,值得介绍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关键词:土地制度 土地调查 鱼鳞图册 兰溪 史学研究之一要务便是史料的发掘、考订、整理研究者除了充分利用国家档案外,尤需悉心发现散藏的各类资料鱼鳞图册作为与黄册并列的重要资料,现存者大抵为散乱的零册断篇,研究者无不感叹资料之稀缺,难以作系统的研究兰溪鱼鳞图册是一份具稀缺性和完整性于一体的土地档案,对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古代晚期历史(明清史)乃至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 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官府编造以作赋课租税的地籍清册,是明清土地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所含信息包括地形、四至、田土形态、面积、科则(等级)和业主姓名等要素(有时兼列佃户姓名)有关鱼鳞图册问题,涉足者廖廖,明清史研究者时有提及,但作专题研究的很少。

      有关鱼鳞图册的研究当以 1933 年 8 月梁方仲发表于《地政月刊》第一卷第 8 期的《明代鱼鳞图册考》为最早①全文分鱼鳞图册之内容、鱼鳞图册与黄册之关系、鱼鳞图册名称之由来、鱼鳞图册之来源、明代攒造鱼鳞图册之经过、杂论六部分,初步考释了鱼鳞图册的基本情况文章凝炼,包括注释合计 5 000余字此后近 30 年时间,国内学术界很少有人间津②而韦庆远注意到,“在研究明王朝使用黄册来作为征调服役的根据时,就不能不接触到当时对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管理方法的问题,也就需要结合鱼鳞图册制度来进行分析③因此,在 1961 年出版的《明代黄册制度》一书中,他对鱼鳞图册以及黄册与鱼鳞图册的关系作了专门的探讨,分析了鱼鳞图册制度产生的前提和明初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问题;认为“明初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绘制鱼鳞图册是封建统治阶级管理地政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指出黄册与鱼鳞图册是“互相补充和互相配合的关系”,是明代赋役制度的 —————————————————————————————— ① 见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 1989 年版此文为梁氏于清华研究院经济系研学时所发 ② 《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 4 期有关文物工作报道中有一则“安徽省歙县发现明代洪武鱼鳞册”的消息。

      ③ 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中华书局 1961 年版.前言 两块基石;同时,肯定了鱼鳞图册的史料价值①进入 80 年代,从唐文基在《社会科学战线》1981 年第 3 期发表《明代鱼鳞图册始造于洪武元年》始,断续有学者发表文章,但至今总量不过 10 余篇②成果数量虽然有限,但研究者的严谨、细腻使成果具有较高的质量其中栾成显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所藏三册鱼鳞图册进行的解剖性研究,以及章有义利用图册资料对土地占有关系的深入研究,应是鱼鳞图册资料利用性研究的成功范例,后文将会述及 国外有关鱼鳞图册的研究,大抵以日本为主③日本学者中最先提出研究鱼鳞图册的是著名明史专家清水泰次,1934 年他就强调在研究中国江南土地制度时应对鱼鳞图册加以考察,他还对鱼鳞图册的有关文献记载以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鱼鳞图册实物作了介绍,并就鱼鳞图册的由来、性质、作用等进行了探讨1935 年,仁井田陞发表《中国土地帐籍鱼鳞图册的研究动向》,1936 年又发表《中国土地帐籍鱼鳞图册史的研究》,他的文章对当时有关鱼鳞图册的研究作了评介,另外还对鱼鳞图册的由来、编造情况等提出独立的见解1963 年村松枯次发表《关于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鱼鳞册》,对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各种鱼鳞图册作了介绍,还探讨了鱼鳞图册的性质、作用和利用价值等。

      鹤见尚弘则应是日本学术界有关鱼鳞图册研究最有成就的一位学者,其对鱼鳞图册资料的重视程度也是他人所无法比拟的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鹤见尚弘对鱼鳞图册进行了种种创造性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他首先就鱼鳞图册作为史料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证,其次还根据图册资料进行一系列统计和分析,再次他把鱼鳞图册的研究和土地制度等研究结合起来,使图册的史料价值得到真正发挥我们还需注意美籍华人学者何炳棣有关鱼鳞图册研究的成果,他在《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一书中,既对鱼鳞图册的起源作了介绍,又专章考实明初鱼鳞图册编制的情况可以说,何氏虽未直接利用鱼鳞图册史料进行研究,但他遍寻史籍中有关鱼鳞图册的记录而展开的有关鱼鳞图册本身(如从经界到鱼鳞、鱼鳞图一词的最早出现、鱼鳞图册的独特优点、两浙特别是婺州一地在鱼鳞图册推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明朝鱼鳞图册的全面推行、鱼鳞图册的“丈量”情况等等)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④另一位美籍华人学者赵冈也相当重视鱼鳞图册资料,在 1982 年出版的《中国土地制度史》中,他对此已有所论及⑤他最近的《简论鱼鳞图册》一文,则专题探讨了鱼鳞图册制度的沿革、图册的结构、丈量土地的方法、图册的可信度等问题,着重说明实亩与税亩的关系,得出税亩总额实际大于实亩总额的重要结论。

      ⑥ 统观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图册的本题研究,如鱼鳞图册的缘起与延续,鱼鳞图册制度在明代的普遍实施;图册编造过程、成册年代、图实相符与否等问题的考实;围绕田土存在形式、土地所有状况、户籍变迁情况等的初步研究—————————————————— ① 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第 72—79 页 ② 刘敏:《明代“鱼鳞图册”考源》,《学习与思考》1982 年第 l 期;周积明:《“鱼鳞图册”始于何时》,《江汉论坛》1982 年第 10 期;栾成显:《鹤见尚弘关于清代鱼鳞图册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3 年第 3 期;王剑荚:《黄册和鱼鳞图册》,《文史知识》1984 年第 3 期;栾成显:《龙凤时期朱元璋经理鱼鳞册考析》,《中国史研究》1988 年第 4 期;章有义:《康熙初年江苏长洲三册鱼鳞簿所见》,《中国经济史研》)1988 年第 4 期;栾成显:《日本所藏鱼鳞图册及其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 年第 2 期;栾成显:《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明史研究》1991 年第Ⅱ辑;栾成显:《徽州府祁门县龙凤经理鱼鳞册考》,《中国史研究》1994 年第 2 期;冯丽蓉:《明清无锡简介》,《史林》1994 年第 4 期;曹余潦:《明代“赋役黄册”“鱼鳞图册”考略》,《档案与建设》1999 年第 3 期。

      ③ 本文有关日本研究状况的介绍主要依据:栾成显前揭文《日本所藏鱼鳞图册及其研究》;鹤见尚弘《姜镇庆译》:《中国明清社会经济研究》,学苑出版社 1989 年版 ④ 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⑤ 参见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82年版 ⑥ 赵冈:《简论鱼鳞图册》,《中国农史》2001 年第 1 期 关于图册缘起与延续,梁方仲《明代鱼鳞图册考》早已明了,即“南宋已甚通行”,“元时亦有”后之研究者存有分歧,实属未曾接触梁文,或因史料发掘上的问题①现明确鱼鳞图册源于南宋的土地经界法,明时广泛推广,清袭明制,并沿用至民国②关于明代的实施情况,始于何年有不同的见解,有洪武二十年说,有洪武十三年说,有洪武二年说,有洪武元年说,还有宋龙凤时期说③关于明朝鱼鳞图册是否在全国实施也颇有分歧④另关于鱼鳞图册名称的来历,梁文列举“以其比次若鱼鳞状得称”、“以所绘若鱼鳞状得称”、“以排列先后之序常得变动得称”三种说法,认为三者“可并存不悖”一般认为图册因绘田块图形排列似鱼鳞而得名 有关图册的考证查实,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资料而言。

      栾成显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三册鱼鳞簿资料撰写的三篇文章,都有相当篇幅的考实内容《龙风时期朱元璋经理鱼鳞册考析》结合方志、族谱等,从纸质、形制、计量单位、官印、所载人名、文书对比文献记载几个方面,考证了该资料所属年代,认为这是朱元璋在正式建立明朝前,于宋龙凤甲辰年前后在徽州地区实行田地经理时的鱼鳞册实物,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本鱼鳞册;《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与《徽州府祁门县龙凤经理鱼鳞册考》也分别对簿册所记录的时间、地点及所载内容进行考证鹤见尚弘有关鱼鳞图册的研究也有大量的考证工作,这可从《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一种康熙十五年丈量的一本长洲县鱼鳞册》、《清初苏州府鱼鳞册考察》、《关于南京图书馆所藏康熙十五年丈量的长洲县鱼鳞册一种》等文章中得到反映⑤其他研究者也进行了类似性质的考证性工作 鱼鳞图册史料价值的真正体现,就是要利用它从根本上展开诸如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尚属初步研究者利用十分有限的鱼鳞图册资料,已经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章有义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藏江苏长洲三册鱼鳞簿,结合各时期基本史料,对相关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如从长洲鱼鳞簿中所见地权分配情况,推论其对于整个苏州地区所具有的一定的代表性进而得出:苏州“由康熙初年(5—15年)至 1949 年,二百七八十年间,地主(包括富农)同农民占地的比率几乎稳定在 65:35看来,人们设想的地主所有制支配下地权不断集中的必然性,在这里没有得到证实”;“在地权比较集中的苏州,小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尚且占有不容忽视的比重,其他地区更可想而知这就提醒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土地关系时,不应无视小土地所有者即自耕农的问题可以说小土地所有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乃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个特色如果把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当作土地关系的全部,那就未免之片面,过于简单化了即使就租佃关系而言,也可能发生在小土地所有者和无地户之间,甚至小土地所有者之间某些地区地权比较分散而租佃关系却比较发达,原因就在这里”⑥ _____________ ① 参考刘敏、周积明前揭二文 ② 王剑英前揭文认为:“到明朝灭亡,黄册以及鱼鳞图册就一起告终了”,此论当有误 ③ 参见栾成显前揭文《龙凤时期朱元璋经理鱼鳞册考析》和《徽州府祁门县龙凤经理鱼鳞册考》 ④ 一般认为明代全面实施鱼鳞图册制度,何炳棣前揭书提出质疑。

      ⑤ 见鹤见尚弘前揭书 ⑥ 见章有义前揭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十分有限”来概括鱼鳞图册的研究现状分析原因,一是对图册史料价值认识的不充分有关鱼鳞图册研究本身就很有限,介绍鱼鳞图册地位和图册史料价值的文章更是缺乏兰溪鱼鳞图册深藏数十年,没有发挥其作为史料的重要价值,究其原因不外乎对其价值认识的严重不足当然,还有知其价值而不知材料之所存的问题二是研究工作的艰巨性即便对鱼鳞图册的价值有充分的理解,但要投身其中进行研究,不仅要有扎实的功底,还需足够的勇气鱼鳞图册包含土地问题中最基本的一些要素,材料细碎;而且这种材料的运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比如完整的一都或一图)也就是说,要把具有一定规模的细碎材料综合到一起,在反复解读、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统计、归纳,同时借助其它材料,才能得出结论从研究者们来之不易的成果和艰辛的劳动中,多少可以找到人们望而却步的原因而在当今学术成果评价的所谓“数字化”时代,这种情况就更容易理解了三是文献典籍少有鱼鳞图册的记载鱼鳞图册起于宋,盛于明,续至清乃至民国,为政府重要行为,但史籍少有记载,各级志书的交代也不甚明了四是图册的缺失、零散和不完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鱼鳞图册的存量总情(发现和未发现的)无法统计,但从研究者过去的发掘中或可知其大概。

      目前国内所藏主要在一些研究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图书馆(如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博物馆和文物管埋部门(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辽宁历史博物馆、无锡博物馆等)由于计量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