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的粘度与温度.docx
2页玻璃的粘度与温度 玻璃的粘度与温度 在常温柔熔化温度之间,玻璃的粘度会减小15-20个数量级,在这个粘度范围内,玻璃会经受三种不同的热动力学状态: 1. 熔化态:在液相温度(liquidus temperature)Ts以上 2. 超冷熔化态:在液相温度Ts和转变温度(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Tg之间 3. 凝固、准固态熔化态:在转变温度Tg以下 结晶化和玻璃形成的体积-温度曲线示意图 1:液态;2:超冷液态;3:玻璃;4:晶体 Ts:熔化温度;Tg:转变温度 在超冷熔化态,结晶化的缺失是玻璃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全部温度区内稳定和平滑的粘度变化是玻璃的基本特性,而粘度的温度依靠性是玻璃生产和加工的关键特性 熔化和均质化通常必需在粘度小于200dPas时发生,典型的玻璃加工过程,如吹制、压制、拉制和轧制,需要玻璃在10e3-10e7 dPas的粘度范围,作为这个“工作范围”的特征温度点,通常定为粘度为10e4 dPas时的温度,称为工作点(woking point) 依据粘度介于10e3-10e7 dPas之间的温度差,玻璃常被区分为“长”(大温度差,粘度-温度特性曲线平坦、斜率小)和“短”(小温度差,粘度-温度特性曲线陡直、斜率大)玻璃。
在软化点(softening point)四周,玻璃会会由于自重快速发生形变,玻璃粉末烧结和玻璃吹制就在这个温度区进行软化点定义为粘度为10e7.6 dPas时的温度 当粘度高于10e10 dPas时,粘度具有越来越大的时间依靠性,建立结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终会变得很长在正常冷却条件下,粘度在10e13 dPas时的玻璃结构可以认为已固化或“冻结” 典型的粘度-温度曲线;重要加工技术的粘度范围和确定的 粘度点 2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