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草案.doc

57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27377569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1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草案)一、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承压和载人设备、设施,纳入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的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一)特种设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特种设备的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锅炉是工业生产的“心脏” 每年消耗掉煤产量的70%;石化装置中,特种设备比重高达40%;起重机械作为现代生产物料的搬运设备,是支持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主要产业的“骨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拥有量迅猛增加近几年来,特种设备每年平均增幅超过8%截至2005年底,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共300多万台(套),压力管道75万公里,气瓶1.3亿只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重大的影响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爆炸事故,损失超过亿元,上万名工人待岗;2004年4月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死亡9人,15万人紧急疏散;又如2005年新疆发生容器爆炸事故,除人员伤亡损失外,仅设备直接损失近千万; 2005年7月上海气瓶泄漏事故造成108人中毒入院治疗; 2005年3月江苏淮安液氯罐车倾覆事故造成28人死亡,数万人的疏散;2004年10月秦皇岛祖山索道事故24人在64米的高空滞留20多小时。

      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2001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1518起,共死亡1470人,受伤1905人,直接经济损失19013.16万元具体事故情况如下:2001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308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3起;严重事故294起;共死亡284人,受伤435人,直接经济损失1851.7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1.212002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352起,其中重大事故20起,严重事故332起,共死亡351人,受伤372人,直接经济损失2552.4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1.192003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89起,其中重大事故12起,严重事故277起,共死亡235人,受伤379人,直接经济损失3091.43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952004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95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6起、严重事故278起共死亡299人、受伤426人、直接经济损失4552.94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92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8起,严重事故255起,共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损失6964.69万元。

      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87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在设备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万台设备事故起数呈下降趋势,每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基本持平,重特大事故起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增加,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三)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情况为了做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各级质检部门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质检总局加强对重点设备的演练进行指导,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组织开展了各类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工作;质检总局不断推进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努力消除盲点盲区,切实做到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全国已配置安全监察人员7517人,聘用安全监察协管人员6.8万人,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初步形成;质检总局正逐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化网络,完善动态监管,现已初步形成省级网络公共业务管理平台,初步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特种设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特种设备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试点,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较好的信息支持。

      然而,我国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没有国家及地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使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缺乏协调和指导;二是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三是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缺乏信息支持;四是缺少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科学研究;五是没有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通讯保障系统,通讯信息不畅;六是资金投入不足,绝大部分基层质监部门没有专用的应急救援交通工具,无法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没有个人防护装备和必备的检测仪器,缺少培训演练资金等总之,应对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综合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整体需要四)“十一五”期间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保持事故稳中有降的平稳态势,到2007年,力争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0.8起以下,特种设备事故万台死亡人数1.0人以下;到2010年,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0.5起以下,特种设备事故万台死亡人数0.8人以下为完成上述目标,依法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的积极性,提高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迫切和可行的。

      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和相关部门职责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涉及质检、安全生产、消防、交通、公安、卫生、气象、环保等部门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作为专业应急救援体系,为当地政府指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事故救援过程中,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领导指挥现场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如组织协调和指挥相关部门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决策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协调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讯等保障工作;部署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消防队伍、企业或社会专业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力量是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在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过程中发挥重要协调作用质检部门是特种设备安全的主管部门,在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过程中主要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各级质检部门内设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事故发生前,指导和督促企业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掌握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隐患,及时通报预警信息;建立并完善各种应急信息资源系统;组织相关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组织宣传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知识和灾害预防措施。

      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在事发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构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发挥技术支持作用,提供发生事故设备的基础数据;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家提出抢险救援方案的建议,供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决策;提供专业救援机构和抢险器材物资资源信息,供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调动等特种设备抢险工作结束后,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见下图:领导技术支持指挥指挥领导领导技术支持救援指挥支持配合支持技术技术需求技术支持领导指挥领导支持领导技术支持当地人民政府当地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资源库事故其他部门事故现场指挥部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机构公安消防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其他社会力量上级人民政府上级特种设备应急机构上级相关部门三、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一)建设目标通过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应急救援业务体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手段和仿真技术,整合现有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资源,形成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平台;通过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知识培训和演练,完善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形成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特种设备应急运行支持机制。

      二)主要内容1.应急业务体系建设:在国家、省、地市、县质检部门内分别设立特种设备应急机构,相关企业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形成覆盖全国特种设备的应急救援体系;2.应急技术平台建设:(1)通讯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满足需要的国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中心、省地(市)县各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各级通讯保障系统、培训基地等基础设施,配备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专用车辆、快速检测设备和个人防护器材2)信息资源库建设:建成满足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需要的专家、地理信息系统、特种设备基础数据、专项预案、应急队伍、抢险物资和装备等信息资源库3)基础技术研究:进行特种设备事故灾害仿真、灾害评估、应用系统、应急救援原型系统等方面的研究3.运行支持机制建设:完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法规标准体系,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完善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四、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构成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由应急业务体系、应急技术平台、运行支持机制三部分组成一)应急业务体系1.组织体系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中心、省地(市)县各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企业和特种设备救援队伍。

      1)国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中心国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中心是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中枢,主要职责是:①组织协调全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指导省级以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构工作;②负责全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及各种信息资源、通讯系统及软硬件装备的规划建设工作;③组织起草有关特种设备救援方面的规章、规程、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划指导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和验证;④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⑤按国家安全综合管理部门的部署,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资质认证;⑥负责组织全国特种设备救援技术培训工作;⑦监督检查省级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救援工作2)省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起草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相关企业制定专项预案;②组织指导和协调所辖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③根据地方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④负责组织辖区内企业特种设备救援技术培训工作;⑤监督检查指导下级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救援工作和企业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救援工作3)地(市)、县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

      在地(市)、县设立应急机构,主要职责是:①负责起草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相关企业制定专项预案;②组织指导和协调所辖区域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③监督检查下级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救援工作和企业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救援工作4)企业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计划,落实应急救援设施、队伍、应急救援物资等资源,并接受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督应急救援队伍应进行培训和演练工作2.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包括预警和预防、事故报告与接警、应急响应、事故调查等部分1)预警和预防①信息监测特种设备监测网络及监测点分为四个层次:即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点、县(市、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地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构企业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必须实施监控,各级监测点应定期逐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