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

161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931147
  • 上传时间:2018-07-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50MB
  • / 1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顶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v教学目的和要求:v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 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v教学重点:v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的剩余 价值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v教学难点:v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 识形态的本质主要内容v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v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形成v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v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v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v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v二、资本主义所有制v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 对规律v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v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v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v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商品经济的矛盾v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形成v(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 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v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v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v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城市形成—手工业行会(封建)--简单商品经济—竞争---两极分化)v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商人—包买商—控制商品生产者; 商人和高利贷者---(借贷)---控制小生产者)(二)资本的原始积累v1、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 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 手中的历史过程v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 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 结束资本原始积累贩卖黑奴掠夺美洲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对外殖民掠夺;对内残酷的剥削 )2、原因: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 --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度的 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意义 : 加速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 ①必须拥有大量的有人身自由的但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这些劳动者就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②必须在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 的货币财富。

      单纯依靠小生产者的分化方法来形成这两个条件,必然是一个缓 慢的过程,不能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新兴的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使用暴力手段,加速了这两 个条件的形成,从而加速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历史过渡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v17世纪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 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 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 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 ,最终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v(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v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v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v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 者二)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 的二重性1、商品及其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具有两个基本因素:使 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 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交换价值:马克思从商品的交换价值入手分析 商品价值,指出:价值是交换价值 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 式。

      商品二因素图表商 品 二 因 素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形式基础价 值(3)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v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 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 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另 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的过程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 动 二 重 性不同质不同质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相同质相同质 价值价值特定具体形式无差别人类劳动商 品商 品 二 因 素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量来决定的衡量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 动时间v,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价值量的决定因素v(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 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vA、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简单劳动 和复杂劳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 尺度来计量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 复杂劳动可以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 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 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 品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 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劳 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 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价值、价格与供求关系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 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 然发挥作用B、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是商品价值的货币 表现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商 品本身的价值;市场供求关系;货币自身 的价值;政府的经济政策;商品生产经营 者之间的竞争,等等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Ø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的以价值为基础,遵 循等价交换的原则ØB、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受供 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求 市场价格价值供=求 价格供价格供求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ü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围绕价值上 下波动是价值规律最一般的、必然的表现形式 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时 ,价格会高于价值;供求平衡时,价格相当于 价值ü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表现是:ü第一,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并非具有价格的 东西就一定具有价值;ü第二,供求关系会引起价格变动,反过来价格 的变化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

      v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总的趋势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 实际上是通过无数次的不等价交换实现的价 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会引 起商品生产经营者调整自己的经营决策,从而 逐渐使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价格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价格波动始终 以价值为轴线商品总价格与 总价值相等1.6角 2角2.4角(1.622.46角)+ +=三个鸡蛋总价值量=6小时(6角)价格机制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 市场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l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 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l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 与价值是一致的 l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 值是一致的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u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生产 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 合理和优化uB.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 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 展u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 两极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 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优化 。

      追加投资获利多供过于求价格上涨价格下跌供不应求得利少减少投资(调节)(调节)B.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两极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技术劳动生 产率个别劳动时 间比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商品 出售结果先进 高 低 等价 落后 低 高 等价 吃亏 (少得利)多 赚 (多得利)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v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v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v第三,可能出现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分配比 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 货币的产生价值?????价值价值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交换1.价值形式的发展货 币 是 特 殊 商 品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双重使用价值自然属性自然属性 决决 定定 的的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特 殊商品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社会职能社会职能 决决 定定 的的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商 品2.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流 通 手 段世 界 货 币支 付 手 段贮 藏 手 段3、货币的职能价 值 尺 度价 值 尺 度货币的职能(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商 品品 经经 济济 产产 生生 条条 件件社会社会 分工分工私有私有 制制劳动是生产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私人劳动矛矛 盾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ü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贯彻商品经济发展过 程的始终。

      ü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ü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ü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商 品品 经经 济济 产产 生生 条条 件件社会社会 分工分工私有私有 制制劳动是生产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私人劳动矛矛 盾盾交换交换 成功成功解决的途径是交换成功解决的途径是交换成功•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 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商 品品 经经 济济 产产 生生 条条 件件社会社会 分工分工私有私有 制制劳动是生产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私人劳动矛矛 盾盾使用 价值价值具体 劳动抽象 劳动个别 劳动 时间社会 必要 劳动 时间矛盾•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 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甲乙丙8 小 时10 小 时12 小 时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生产 率高生产 率低10 小 时•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

      v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 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 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 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 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 然性Ø(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Ø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 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础Ø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 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 理论指导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并发展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 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 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