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docx
7页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次临床研究分析采用对照试验的分析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分组方法为双盲法,在治疗方法上,两组抑郁症患者均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在护理干预方法上,对照组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环境干预;而实验组的措施包括认知心理干预和个性化心理疏导观察比较有效率、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从结果数据上看,实验组其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依从率100.0%;对照组依从率8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治疗及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躯体功能(66.88.3)分、心理功能(68.54.8)分、社会功能(66.96.6)分、物质生活(67.38.3)分,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抑郁症患者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抑郁症;有效率;依从性病情严重的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功能退缩,对家庭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抑郁症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护理对策也应该随之进步,以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1]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实验对象,开始选取的时间是2018年6月,而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院临床人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抑郁症患者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65岁,平均(48.364.67)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3.754.24)个月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9~65岁,平均(48.454.64)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23.184.81)个月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均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43)进行治疗,口服,一般剂量为20mg/d服用2~3周后根据患者的反应,每周以10g量递增最大量可达50mg/d,应遵医嘱连续给药12周1.3护理方法1.3.1对照组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向抑郁症患者传递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对生活习惯进行调整,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②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应该安静、舒适,空气清新,通风良好1.3.2观察组①认知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打招呼,和患者交谈通过交谈的方式来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护理人员的陌生感;通过交谈,护理人员也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亲近、友好、互信的新型护患关系[2]②个性化健康教育,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包括计划性教育方案、随机性教育方案、交谈式教育方案、书面形式教育方案等,这些教育方案的基本目标都是一个,就是让患者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情绪调节小技巧等[3]通过这些健康教育方案,让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1.4评价指标1.4.1疗效评价标准以HAMD减分率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治愈: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HAMD减分率在75%以上;显效: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HAMD减分率在50%~74%之间;有效: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HAMD减分率在25%~49%之间;无效: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HAMD减分率在24%以下1.4.2依从性评价根据患者遵医嘱治疗和护理的表现进行评价。
完全依从:患者全程严格遵医嘱执行治疗及护理,积极配合;部分依从:患者基本上可以根据医嘱进行执行治疗和护理,配合比较好;不依从:患者完全不遵医嘱进行治疗,中途中断治疗1.4.3生活质量评价以QO-LI-74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内容有心理、生活、独立性、社会关系等4个领域,一共有74个项目,每个项目以1~5级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5统计方法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从结果数据上看,实验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其总有效率8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组别例数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依从率实验组5040(80.0)10(20.0)0(0.0)50(100.0)对照组5026(52.0)16(32.0)8(16.0)42(84.0)x28.696P0.0032.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结果数据上看,实验组完全依从40例,部分依从10例,不依从0例,其依从率100.0%;对照组完全依从26例,部分依从16例,不依从8例,其依从率8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n(%)]组别时间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实验组治疗前55.35.757.43.954.25.956.86.2(n=50)治疗后66.88.368.54.866.96.667.38.3对照组治疗前55.75.857.33.754.75.855.76.4(n=50)治疗后61.34.462.25.661.67.462.45.7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经过治疗及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躯体功能(66.88.3)分、心理功能(68.54.8)分、社会功能(66.96.6)分、物质生活(67.38.3)分,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5030(60.0)18(36.0)2(4.0)48(96.0)对照组5019(38.0)23(46.0)8(16.0)42(84.0)x24.533P0.0413讨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十分复杂护理作为临床治疗的配合部分,多占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应该承担住院患者的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健康宣传、心理护理等工作,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综合性心理护理工作方法的提出和推广,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改善心理治疗工作的实际质量,促进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为:符合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前17项的等于或超过18分[5]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6]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优越性主要体现为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意识,改善了患者的治疗舒适度[7-8]从研究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在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为84.0%这与刘艳[9]研究中,通过对治疗组患者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其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中,实验组依从率为100.0%;对照组依从率84.0%这与侯彩云等[10]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治疗抑郁症患者,其依从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的结果一致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经过治疗及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躯体功能(66.88.3)分、心理功能(68.54.8)分、社会功能(66.96.6)分、物质生活(67.38.3)分,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叶明珊等[11]的研究中,通过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其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躯体功能(66.57.3)分、心理功能(67.44.3)分、社会功能(67.24.7)分、物质生活(68.38.2)分,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一致。
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改进,是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客观需求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刺激着心理护理工作朝着细节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工作改进的要点在于:①心理护理细节处理,认真核查现阶段的工作方法是否护理相关临床规定;②促进管理工作方法的更新和调整,根据时代需求,及时为管理方法注入新的血液综上所述,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借鉴[参考文献][1]潘剑.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6):661-662.[2]陈海琴,胡丽英,陈慧琴.舒眠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2):268-271.[3]何娟娟,徐珺杰,王皓月,等.心理剧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9,5(34):185-186.[4]王鸿.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2):7-9.[5]向美玲,林涌超,邹晔峰.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3):93-94.[6]罗爱华,李洁锋,利少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1557-1558.[7]冯玉勤.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1):3357-3359.[8]陈晓容,汪佳裕.心理护理和社区关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21):100.[9]刘艳.合并抑郁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2):46-47.[10]侯彩云,郭巧莉,朱云英.理性情绪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2):186-187.[11]叶明珊,李军.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93+295.-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