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主题班会.ppt
14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观所有得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美国)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古希腊)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友谊.—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士兵委员会是红军中的民主组织,又是监督机关.监督军官不许打骂士兵,违反纪律的士兵可有士兵委员会作出处置.取消军官小灶,一律同吃伙食.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井冈山会师 “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平等的”,这是陈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在领导了湘南起义后,率主力开进郴州一进郴州,发现河道淤秽,蚊蝇扑面,当地民谣说:“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疟疾)可见当时郴州的环境卫生状况差到什么程度郴州人很快发现,这支新来的工农革命军扛着铁锹,挑着水桶,卷着裤管一齐上阵,搬走了垃圾堆、清除了臭水沟,郴州很快河清街净可是他们不知道,带头挖污泥的正是这支工农革命军的党代表陈毅陈毅的平等观念也表现在国与国的交往中1958年后,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对外交往中,他秉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论是对美国、苏联等大国,还是对亚非拉的一些小国,他都不卑不亢,以诚相待。
陈毅上任不久,因为美国干涉台湾等问题,中美之间摩擦不断对待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陈毅立场坚定,多次在公开场合揭露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但陈毅对美国人民却并无偏见,他认为:“美国是个了不起的国家,建国才180多年,科学、工业就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假若美国改变了目前敌视我们的政策,两国关系是有前途的在中美大使级谈判中,他还告诉中方大使王炳南,可以与美国大使握手、问好,星期天请吃顿饭也是可以的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此乃泱泱大国之风也我们都是平等的”,这为陈毅在党内外赢得了无数朋友,也为新中国赢得了许多朋友结论结论: 平等就是消除歧平等就是消除歧视视,同等同等对对待他人待他人.点点评评:人与人之间有智力 能力和职务上的差别,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让百姓感受到了平等 体会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在现代中国,平等的观念更是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国家的进步.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第一人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第一人 申纪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就已家喻户晓她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至今唯一一位第一届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新中国农村争取男女同工同酬权益的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申纪兰感觉到当地妇女地位很低按当时公社里起初的规定,男人下田一天记10分,妇女一天记5分老五分”挫伤了妇女们的劳动积极性,大家说还不如在家纳鞋底申纪兰心里也很不服气 一天,她在地里撒粪干的活虽一样,但男劳力都记10个工分,妇女却只记4个工分申纪兰提出质疑,记工员说:“男的就是比女的强嘛,地里的哪项技术活儿不是男人干的?”但倔犟的申纪兰不信这个邪耙地开始后,她有意与村里的一名有名的“耙式”一起干活她死活不牵马,非踩耙不可收工后人们都称赞她耙的地又匀又平,她一本正经地故意问记工员:“牵牲口和踩耙哪个是技术活儿?”记工员头也不抬地说:“当然踩耙是技术活儿她又问:“那谁得的分多?”“这还用问,自然是踩耙得分多俺今天踩了一天耙,这工分怎么记?”看着申纪兰,记工员憋红了脸,不情愿地给申纪兰记了10个工分西沟村妇女一天挣10个工分还是第一次,很快在村里炸开了锅,村里人无不佩服申纪兰,妇女们更是感激她当时西沟人没有意识到,给申纪兰记了10个工分,同时也揭开了新中国妇女解放、男女同工同酬的历史 1952年秋,山西长治地区召开互助工作会议,申纪兰作为妇女代表出席,并在会议上介绍了她怎样动员妇女出工、怎样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经过。
当时在场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听了后,敏锐地意识到:发生在申纪兰身上的事情,关系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的大问题他及时地进行细致的采访,很快写出题为《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经过》的通讯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通讯,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从此,申纪兰名扬天下她的建议直接催生了新中国《劳动法》中“男女同工同酬”的规定男女平等和社会平等一样,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我们所要追求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应该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落实在制度建设上从这个角度上说,申纪兰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行动,在当代中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点评】选举法修改:取消城乡差别实现选举法修改:取消城乡差别实现““同票同权同票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7日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准备“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意味着我国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将取消城乡差别,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
我国的选举法制定于1953年,1979年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此后在1982 年、1986 年、1995年和2004年又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要求,有必要在深入总结选举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举法及时进行适当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今天就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时表示,“要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高度,完善选举制度,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点评点评:从男女同工同酬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平等原则在我国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处处得到了体现.在当代中国,公民之间平等相待,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平等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真正保障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才能真正保障人的尊严,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结论:平等就是所有人都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平等就是所有人都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毛泽东反对特权毛泽东反对特权1939年冬,毛泽东拒绝了留守兵团负责人萧劲光为其添加的一床棉被、一套新棉衣。
毛泽东指出,“我现在若要搞特殊,人家群众就会不相信你,他们就会说你不是真革命者,是蒋介石,是皇帝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但没有为子女提供任何特权,反而更加严格要求他们,即使是在乘车、吃饭这样的日常小事上,毛泽东也从不放松对他们的要求1950年沈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在市中心修建一座开国纪念塔,并准备在塔上铸毛泽东的铜像,毛泽东批复说建纪念塔可以,但“铸铜像影响不好,故不应铸”毛泽东还要求,“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的妻舅要求到北京工作,他给湖南省委书记写信:“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也不应允许” 1959年毛泽东又说:“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1937年10月,在全面抗战之际,延安发生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而枪杀女青年案件凶手黄克功是红军团长战斗功臣,被害者是由太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16岁女青年刘茜如何审判黄克功?成立才两个月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不在,重任落到审判长雷经天身上。
雷经天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与黄克功一同走过长征路红军法官要审判红军将领,简陋的边区法院从未经历如此大案毛泽东、贺子珍、张闻天、胡耀邦都不可回避地参与此案面对国内外的舆论,面对愤怒的学生百姓,面对老红军的请求,雷经天承受各方压力,采用公开审理,民主判决的方法审判此案在陕北公学的操场上,二千多人参加,胡耀邦作为代表公诉人发言,有12位群众代表发言,黄克功当庭辩论,最后审判庭五人展开了激烈争辩……黄克功一直在期待毛主席的特赦令,终于毛泽东的复信来了,在大会上宣读,他赞成处黄克功以极刑,没有赦免他[点评点评:在当时法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多人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还存在以权代法的现象,毛泽东要求严判黄克功,其目的是为了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以严肃法纪,维护公正.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也就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这是实现平等,维护法治与公正的重要前提.结论结论:平等就是要反对特权平等就是要反对特权,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平等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也指每个人在机会人格等方面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等”,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平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承担义务,反对特权.总总 结结思考与实践思考与实践:(1)思考一下自己的身边有什么不平等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来维护平等?(2)组织一次关于平等的主题班会,讨论一下特权观念会给社会风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延伸阅读篇目推荐延伸阅读篇目推荐1.2014年3月27 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宪法平等权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