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docx
9页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 生产成本1. 生产成本的含义生产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2.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1)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2)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亏的标志3) 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二、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这一具体形态2.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1)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都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二者在数量上是一致的所不同 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2)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 利润率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1)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2)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同一剩余价值量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 率,它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在于:①二者在质上不同m'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P'反映预付 资本的增殖程度②二者在量上不等由于c+v总是大于v,因而P'总是小于m'。
4.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三、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1)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追求较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2) 部门之间竞争的目的是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 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的部门3) 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进而引起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结果 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2. 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1) 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预付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是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 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X平均利润率2)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由于平均利润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得到的利润量和该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就不一定相等资本有 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 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才本 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大体相等。
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剩余价 值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重新分配的结果,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3)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的 分配比例因比,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 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3. 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平均利润率形成后,是等量资本获得到等量利润,似乎利润完全取决于资本量,利润完全是资本的 产物,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 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含义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是价 值的转化形式2.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 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因为:第一,生产价 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第三,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3. 超额利润(1)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2) 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二节商业资本、利息和地租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 商业资本的本质和作用(1)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 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式,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2) 商业资本的作用第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量第二,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第三,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第四,可以加速产业资本周转2. 商业利润的来源(1) 商业利润不能来源于单纯的商品买卖,也不能来源于商品的购销差价2)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 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和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如包装、保管、运输费)是通过商品 价值的实现而获得补偿2) 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又称纯粹流通费用,它是和商品价值形态变化有关的费用(如广告费、 办公费、通讯费和商业职工的工资),是从剩余价值的扣除中获得补偿。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1. 借贷资本(1)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2) 借贷资本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和周转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会有 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如固定资本的折旧费、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用于积累而尚未投资的剩余价值) 需要贷放出去;另一方面又存在对货币资本的急需,这样便产生了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闲置的货币 资本就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2. 利息和利息率(1)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平均利润的一部 分,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2) 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最 低界限为零,也就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3)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以及习惯和法律等因素3.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以及与货币有关业务的资本主义企业银行的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 充当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工具2) 银行的业务主要有:①负债业务,即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职能 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食利者的货币资本、社会其他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
②资产业务,即通过 放款贷出资金银行贷款的方式有:期票贴现、抵押贷款、信用贷款、长期投资等③中间业务,即银 行代客户办理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有:汇兑、信托、租赁、咨询、代理 收付等3)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本,即银行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 即银行资本家吸收的存款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4) 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费用后的余额,在量上相当于平 均利润,其来源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 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1)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或招募股份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是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 式企业组织形式: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2) 股票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其 基本特征是:不可偿还性、收益性、流通性和风险性股息是股票持有人根据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获得 的收入,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3)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股票能带来股息收入,因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从而 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息量的大小;二是存款利息率的高低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而 与利息率成反比三、资本主义地租1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是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演变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在农村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经历了两种典型的道路:普鲁士式的道路和 美国式的道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土地所有权与 土地经营权完全相分离;第二,农业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2)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 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在于:第一,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超经济强制,即存在农民对地主 的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则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并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体现一种纯 粹的经济关系第二,封建地租在量上一般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资本主义地租则是农业工人创造 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第三,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土地所有者 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 级差地租(1) 级差地租是指租种较好土地而交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 生产价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2)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数量有限性引起的对土地的 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3)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 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 的级差地租3. 绝对地租(1)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是农产品的价值高 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超额利润2)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这使得农产品价值 高于社会生产价格3)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正是这种垄断使农产品能够按照价值出卖而不按 社会生产价格出卖,从而使经营任何土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4. 土地价格(1) 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2) 土地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量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
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土地价格地租量/利息 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还有供求关系以及其他因素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 社会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的不断更新和不断重复社会再生产按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 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就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 进行2)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 进行3)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一次孤立的过程时所看不到的一些重 要特点,进一步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①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②全部资本都是 工人的劳动创造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 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