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歧伯按摩十卷.doc
18页《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目 录 传 说 …………………………………………… 1 《导引按跷经·经文》 ………………………………… 7 《导引按跷经》说文 …………………………………… 8 师徒传承 ………………………………………………… 10 经文释密 ………………………………………………… 18 一 元 卷 一 有无论及篇 第 一 ………………………………… 30 无极太极篇 第 二 ………………………………… 31 太虚宇宙篇 第 三 ………………………………… 33 气质变化篇 第 四 ………………………………… 35 虚实动静篇 第 五 ………………………………… 37 升降离及篇 第 六 ………………………………… 39 天地阴阳篇 第 七 ………………………………… 41 五行匹配篇 第 八 ………………………………… 46 浑玄一气篇 第 九 ………………………………… 49 一泰至括篇 第 十 ………………………………… 51 同 元 一 体 卷 二 玄论三才篇 第十一 ………………………………… 53 随道来去篇 第十二 ………………………………… 56 精神灵魂篇 第十三 ………………………………… 59 天人合一篇 第十四 ………………………………… 62 至 真 气 行 卷 三 三六传始篇 第十 五 …………………………………… 65 宗总化统篇 第十 六 …………………………………… 68 气血转传篇 第十 七 …………………………………… 72 经纬关锁篇 第十 八 …………………………………… 84 府库支给篇 第十 九 …………………………………… 86 出入门户篇 第二 十 …………………………………… 88 济 泌 篇 第二十一 …………………………………… 90 泌济清浊篇 第二十二 …………………………………… 93 气玑隧道篇 第二十三 …………………………………… 96 隧道布散篇 第二十四 …………………………………… 98 图 说 篇 第二十五 …………………………………… 102 至 要 邪 乱 卷 四 真伪邪正篇 第二十六 …………………………………… 104 亢卑虚实篇 第二十七 …………………………………… 107 疾病急留篇 第二十八 …………………………………… 111 风 候 篇 第二十九 …………………………………… 113 风候潜积篇 第三 十 …………………………………… 116 症瘕积聚篇 第三十一 …………………………………… 118 七情所伤篇 第三十二 …………………………………… 121 五 脏 篇 第三十三 …………………………………… 124 五脏相入篇 第三十四 …………………………………… 132 五行阐微篇 第三十五 …………………………………… 138 气止休亡篇 第三十六 …………………………………… 143 平 邪 定 乱 卷 五 举 落 篇 第三十七 ……………………………………146 归散来去篇 第三十八 ……………………………………149 颠 倒 篇 第三十九 ……………………………………151 开 合 篇 第四 十 ……………………………………155 平邪转传篇 第四十一 ……………………………………158 开关解锁篇 第四十二 ……………………………………163 解 邪 篇 第四十三 ……………………………………167 欲解六仲篇 第四十四 ……………………………………171 内 导 行 运 卷 六 松静自养篇 第四十五……………………………………178 环周由真篇 第四十六……………………………………181 通行转返篇 第四十七……………………………………184 内 景 篇 第四十八……………………………………186 五行水火篇 第四十九……………………………………189 言声入脏篇 第五 十……………………………………191 四 时 篇 第五十一……………………………………193 养兵剿匪篇 第五十二……………………………………195 外 引 行 施 卷 七 形动名分篇 第五十三 …………………………………200 三元至宝篇 第五十四 …………………………………202 精查无妄篇 第五十五 …………………………………204 按 跷 篇 第五十六 …………………………………207 临症持重篇 第五十七 …………………………………210 善 恶 篇 第五十八 …………………………………212 三步技阶篇 第五十九 …………………………………215 法式灵通篇 第六 十 …………………………………220 一法开天篇 第六十一 …………………………………222 二法彻地篇 第六十二 …………………………………224 三法合中篇 第六十三 …………………………………225 相合杂治篇 第六十四 …………………………………227 杂治匹配篇 第六十五 …………………………………228 十二配方篇 第六十六 …………………………………231 方解释义篇 第六十七 …………………………………233 四 相 机 玄 卷 八 四 相 篇 第六十八 ……………………………………237 乾坤男女篇 第六十九 ……………………………………241 纯阳六一篇 第七 十 ……………………………………243 出入根标篇 第七十一 ……………………………………246 动爻天盘篇 第七十二 ……………………………………249 支属五行篇 第七十三 ……………………………………251 尺 寸 篇 第七十四 ……………………………………255 三关气命篇 第七十五 ……………………………………257 关之候审篇 第七十六 ……………………………………259 转入相机篇 第七十七 ……………………………………261 八 纲 八 法 卷 九 八 兑 篇 第七十八 ……………………………………263 八兑图解篇 第七十九 ……………………………………265 行 气 篇 第八 十 ……………………………………268 存 蓄 篇 第八十一 ……………………………………272 收 止 篇 第八十二 ……………………………………276 消散结凝篇 第八十三 ……………………………………278 激启其怠篇 第八十四 ……………………………………281 惊 腾 篇 第八十五 ……………………………………285 归 入 篇 第八十六 ……………………………………289 转 传 篇 第八十七 …………………………………… 归 真 卷 十 天 罡 篇 第八十八 ………………………………… 298 地 煞 篇 第八十九 ………………………………… 302 脉 道 篇 第九 十 ………………………………… 306 脉度随息篇 第九十一 ………………………………… 310 至节名定篇 第九十二 ………………………………… 312 气潜穴名篇 第九十三 ………………………………… 314 为道由路篇 第九十四 ………………………………… 320 方位干支篇 第九十五 ………………………………… 323 归 真 篇 第九十六 ………………………………… 327 性命谐合篇 第九十七 ………………………………… 331 三步尘技篇 第九十八 ………………………………… 335 罡斗玄秘篇 第九十九 ………………………………… 338 传 说 蚩尤兴战,大败涿鹿之野。
……帝与臣民同庆喜宴 (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黄帝轩辕氏与蚩尤大战在涿鹿之野 战败蚩尤后,黄帝同百姓共同欢庆这胜利的喜悦帝曰:“人生之乐矣,莫过神情之慰;人之苦兮,莫过触感情伤今视天下,治兵乱,弃芜荒,乃臣民之功吾夙愿天下永熄兵戈,升平永享 (黄帝说:“人生的快乐,莫过于是精神愉悦,心理上得到最大的安慰;人生的痛苦,是情感被伤害现在看到了国家停止了兵战,战斗的创伤又得到了恢复这都是各位将士与百姓们的功劳,我愿天下永远的消除战争,让人们永远享受幸福和平与安宁 臣民声呼,愿吾中华万万载! (大家共同高呼:愿我中华千秋万万年!) 帝曰:“万民同此欢娱,共享升平福德吾举首樽美酒,以祭天之生德;次祭,地之承灵;再次,万民同乐!” (黄帝又说:“大家一同在此欢庆娱乐,共同享受这和平安宁的幸福我举起这第一杯美酒,来祭祀上苍,感谢它赋予缔造了生存的良德再用这第二杯美酒去祭祀大地,是它(生长了万物)又养育了我们这第三杯美酒,让大家同饮共庆胜利的喜悦!) 百官依席而敬之…… (官民们有秩序的互相敬勉…… 帝曰:“普天同庆,升平之喜吾倍思从争战戈,熄灭生灵其何罪之有,亦丧挺刃之争?非此,不亦同乐乎!”(这时黄帝又说:“见到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安定团结的喜悦中,我才更加怀念与我们一起战斗而牺牲的将士们。
他们又有什么罪过,确丧亡在战争中?不然不就会同大家一起欢乐吗!”) 歧伯天师于侧奏曰:“吾帝,无愧德之仁君承灵之命,乃为一气之合,报效升平志仁之英烈,献身于万民之乐为一气平秘,奉献九洲虽身首异位,昂笑九泉幽冥躯伤身亡,虽死犹荣!丈夫浩然正气,授福万民体败浩气存,身亡英灵在寓意太空翱翔,偌大自由矣故,悲非悲,喜非喜;哀非哀,乐之来矣 (歧伯大臣在一旁说:“圣帝,您不愧是宽仁厚爱有德的领袖啊!英烈的将士们,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存亡而牺性的他们虽然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但虽死犹荣且含笑九泉浩然正气,确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志士身残,浩气在;人虽牺性了,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这好比是英灵们,在整个太空展翅任意自由高飞所以说:这悲不是悲,是悲所换来的喜;说是喜,也算不上是喜因为我们这喜,正是从这悲中得来的 帝,默而无言良久叹曰:“今虽熄兵戈,弃芜荒,尔等终难逃身衰神亡吾夙愿万民康健,万代永享吾焉能独此擅任,永保子孙安康兮?” (黄帝沉默了好久,感叹的说:“现在虽然平熄了战争,放弃了战争中的荒芜,正在重建家园,可终有—天,我们逃不出身体与精神上的衰退了我时刻在盼望,如何让子孙永远的生存在祥合与安宁与健康之中。
可是我怎能承担起保障子孙们,永远幸福安宁与健康哪?”) 歧伯曰:“帝深德众望,臣民所愿足偿此,天行有常,毋乱妄长,德性修潜,以尽天年勿荒淫、醉醇浆,砥碣明神,规矩者长亲也故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无病侵染,不忤天地日月星光,身躯以拒,风寒暑湿相侵,此非长寿者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