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doc
9页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一系列加工B. 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刺激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 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通过高尔基体转移到细胞膜中D. 叶绿体合成的ATP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答案】A【解析】溶酶体内的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但不属于分泌蛋白,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由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入,A错误;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刺激时能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可见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通过高尔基体转移到细胞膜中,C正确;叶绿体合成的ATP只能供给暗反应,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错误点睛】D选项容易做错,误认为叶绿体合成的ATP也可以为其他生命活动的提供能量,其实叶绿体合成的ATP只能用于叶绿体的暗反应2.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与甲硫氨酸密码子都是AUG,但胰岛素第一位氨基酸却不是甲硫氨酸,这是分子加工修饰的结果。
下列有关胰岛素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素的形成过程中既有肽键的形成也有肽键的水解B. 胰岛素合成过程中作为模板的只有DNAC. 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是由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直接决定的D. 胰岛素合成过程的催化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答案】B【解析】胰岛素的形成过程中既有肽键的形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也有肽键的水解(修饰过程中会发生肽键的水解),A正确;胰岛素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中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B错误;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是由mRNA的碱基序列直接决定的,C错误;DNA聚合酶促进DNA的复制过程,胰岛素合成过程中不需要该酶的参与,D错误3.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遗传物质DNA和直接能源物质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双链DNA中有氢键,RNA中没有氢键C.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D. 依据五碳糖和碱基种类的差别,可以判断出DNA和RNA【答案】B【解析】DNA和AT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A正确;双链DNA中有氢键,tRNA也有数量氢键,B错误;真核生物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四个基本条件,C正确;DNA和RNA含有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核糖,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D正确。
4.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缺乏对照原则B. 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未加CaCO3、只加SiO2、无水酒精,得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C. 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D. 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可在pH=7的条件下进行【答案】C【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实验前后构成自身对照,A错误;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未加CaCO3、只加SiO2、无水酒精,则叶绿素被破坏,不能得到清晰的四条色素带,B错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出现紫色反应,C正确;胃蛋白酶在pH=7的条件下已经失活,D错误5. 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 由T淋巴细胞产生 B. 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 可裂解乙肝病毒 D. 可被蛋白酶水解【答案】D【解析】当外界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在体液免疫中,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A错误;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抗体能够使抗原失去增殖能力并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在特异性免疫中,机体不会直接裂解抗原,只是通过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而使靶细胞裂解,C错误;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可以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免疫的过程中抗体的作用6.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凝胶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 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过程中,既有细胞分裂又有细胞分化C.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这是由基因决定的D.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癌变,则细胞膜的成分会改变【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考点:本题考查干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二、非选择题7.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影响BF段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
图中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有有机物积累?____________(有/无)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某光照强度下处理12h,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则12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答案】 (1). 合理密植 (2).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 光照强度 (4). 有 (5). b-a【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图乙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图丙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图中C点为中午12点,此时光合作用较强,并且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影响BF段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E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该二氧化碳用于合成有机物储存于植物体中,因此一昼夜内植株有有机物积累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乙,明确图乙中各个点的生物学含义,如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8.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重力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__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生长素 (2). 生长素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 (3). 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4). 但不含生长素 (5). 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1)由于顶芽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所以去掉其顶芽后,激素浓度降低的是生长素.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有促进作用.(2)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对照组为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③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故答案为:(1)①生长素 ②生长素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2)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③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9. 乌鱼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
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进行食物种类分析,结果如下表食物天敌乌鱼河蚌泥鳅水蚤泥鳅√水蚤√小球藻√√√①根据上表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__________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在池塘空地种植农作物,可利用信息素防治有害昆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②在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C元素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下表太阳能光合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水蚤河蚌10101%10%106106乌鱼能从鱼塘获取__________kJ的能量答案】 (1). 捕食和竞争 (2). 标志重捕法 (3). 化学 (4). (含碳)有机物 (5). 8.1×105【解析】试题分析:据题表分析,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共构成3条食物链,分别是:小球藻→河蚌,小球藻→泥鳅→乌鱼,小球藻→水蚤→泥鳅→乌鱼①据题表分析,水蚤和泥鳅都可以以小球藻为食,泥鳅又可以以水蚤为食,所以它们是捕食和竞争关系乌鱼是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对其进行种群调查应该用标志重捕法.信息素防治有害昆虫,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②碳循环中,在群落内部,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整个生长季节,小球藻的能量是1010×1%=108,泥鳅直接从小球藻获得的能量是108×10%-2×106=8×106,泥鳅总共获得的能量是8×106+106×10%=8.1×106,乌鱼从鱼塘获取的能量为8.1×106×10%=8.1×105kJ。












